郑 英 林 凯
(福州市长乐区医院内分泌科,福州,350200)
糖尿病属于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好发于老年群体中,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1-2]。睡眠障碍属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以早醒、易醒、浅睡以及入睡困难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睡眠障碍会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因此需及时加以诊治。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还需配合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则为生理-行为睡眠护理[3-4]。为了探究生理—行为睡眠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了7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长乐区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63~77岁,平均年龄(70.34±1.26)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64~76岁,平均年龄(70.33±1.3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者;2)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3)积极配合调研。
1.3 排除标准 1)伴有精神异常或沟通能力障碍者;2)伴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3)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包括血糖水平监测、作息指导、饮食指导、环境干预以及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生理-行为睡眠护理干预,1)生理干预:在患者睡前指导其对足底的失眠区域、腰反射区域及大脑反射区域进行按摩,放松身心,按摩5 min。2)行为层面:在患者入睡前半小时,练习睡眠内视法,主要的步骤为:患者在夜卧时指导患者右侧卧位,右腿屈膝,左腿微微屈膝与右腿上方呈同一水平线,主要以患者自身舒适为主。让其右肘自然弯曲,并在胸肋处、右手除大拇指外的手指自然张开,在耳垂后的凹陷位置将大拇指贴上。在右侧太阳穴的位置将中指及食指贴上,并将头部安置在枕头上,对患者的左肘指导其自然弯曲,掌心靠在右肩的位置,轻轻闭合双眼,换换呼吸,不要控制呼吸频率,使全身得到放松,练习时间由于患者的不同而不同,当患者出现困意时,可结束练习。
1.5 观察指标
1.5.1 睡眠质量测评 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予以评价,总分21分,分数越低,睡眠质量越好,指标包括觉醒次数、入睡时间、睡眠障碍以及睡眠效率等。
1.5.2 血糖水平测评 对患者抽取血液样本并检测其血糖水平,指标包括三餐前血糖及睡前血糖水平等。
1.5.3 自我管理能力测评 根据《自我管理能力调查表》予以测评,指标包括有血糖监测、饮食管理、生活管理以及遵医用药,分数期间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5.4 护理依从性测评 护理依从性的测评等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未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35×100%。
2.1 睡眠质量测评 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睡眠质量测评分)
2.2 血糖水平测评 测评患者血糖水平的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糖水平测评
2.3 自我管理能力测评 测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测评分)
2.4 护理依从性测评 测评患者护理依从性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依从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测评[例(%)]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该病具有并发症多、发病率高、病程较长以及难以根治的特点,患病后会造成患者生命质量水平降低,同时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及威胁[5-6]。睡眠属于人体正常的一种生理状态,通过睡眠可以修复并调整患者机体的神经与免疫系统功能,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各项生理功能的维持[7-8]。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属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非常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导致其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较多,其中常见的包括老年群体睡眠特点、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年龄因素等,老年患者大多存在易惊醒、睡眠浅、早醒以及夜间睡眠时间较少等特点;环境因素是指医院环境对患者来说较为陌生,加之亲友探视、护理行为以及治疗行为等;心理因素主要是受疾病影响患者出现的抑郁以及焦虑等负性情绪等;生理因素主要是指患者患病后会出现三叉神经痛、夜尿频率增加以及全身持续性瘙痒等情况;年龄因素是指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其机体各个组织器官会发生退化,这会影响患者舒适度,从而影响其睡眠质量[9-10]。对于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而言,患病后要及时就诊,目前临床上针对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改善其睡眠质量以及提升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为主,但临床实践表明,常规治疗效果较为有限,因此还需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现阶段,临床上主张在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引入生理-行为睡眠护理干预,生理-行为睡眠护理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的依据为个体综合性评估结果,并以此为根据了解行为方式以及生理状态对患者疾病的具体影响,从而制定出具体护理措施,以此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可以充分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全面性,这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11-12]。本研究对比结果显示,采用生理-行为睡眠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中,患者的睡眠质量、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护理依从性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来说,应采用生理-行为睡眠护理干预,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利益冲突声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