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解构及对策分析

2024-01-02 18:38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职业

赵 倩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1]。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2022 年高校毕业生达1076 万人,2023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 万人,再创新高,同比增加82 万人[2]。而后疫情时代大学毕业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大变化,一些大学毕业生产生的如从众、焦虑、逃避、自卑等消极就业心理日益凸显。同时根据麦可思《202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求稳心态和提升学历意愿日趋强烈。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反映了毕业生的就业观,“以生为本”角度研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利于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而当前我国研究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或者整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的文章较多,较少单独关注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新时期“00 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态度、就业意向和观念现状,解构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内外环境,以探索促进高职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为深入研究分析新时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呈现的新特征,本文以广东省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为例,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其进行问卷调研,问卷主要涉及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就业态度、就业意向等。本次调研共回收问卷1 802 份,有效问卷1 800 份,涵盖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艺术类,其中文科专业占比49.67%,理工科占比41%,艺术类9.33%;从招生方式来看,普通高考占比55.28%、高职3+证书占比15.61%、自主招生占比11.89%、学考招生为15.72%、三二分段占比0.52%;政治面貌方面,团员占比最多,达57.89%;群众、预备党员和党员分别占比21.56%、20%和0.56%。调查样本专业背景、招生类型及政治面貌等分布情况与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实际情况一致,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专业认可度低,自我效能感差

77%应届毕业生对疫情下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评价持消极态度,认为就业机会一般或较少。同时他们倾向的就业与专业对口相关程度不到70%,对是否通过大学相关专业就业持保留态度。其中艺术类应届毕业生倾向就业与专业对口相关度比例高于文理科毕业生,但相较于文理科毕业生更消极。应届毕业生中党员和预备党员比团员和群众对就业形势评价更乐观,也更倾向于找专业相关工作。

高职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不乐观,8.78%的学生一般不关注或从不关注就业信息;只有25.17%的学生经常关注就业信息,同时他们接受就业观念教育的主要信息渠道为学校教育和现代网络平台(如微信、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现代媒体);非常愿意接受学校就业教育的应届毕业生仅为31.83%。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普遍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就业心态仍然“佛系”“躺平”,并未采取积极行动主动关注就业。

(二)面对就业压力,提升学历意愿强烈

调查结果表明,49.5%的应届毕业生倾向于升学,其中招生方式为普通高考、学考招生和三二分段的毕业生升学意愿高于高职3+证书和自主招生毕业生超10%。进一步针对选择升学原因进行排序,依次为:66.67%的学生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38.89%的学生认为就业困难希望缓解就业压力;32.02%的学生是由于父母期望选择升学;22.12%的学生是对专业感兴趣,希望继续深造。同时当前疫情背景下毕业生对自身就业难以判断为焦虑的学生认为产生就业压力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竞争力强、学历要求过高(占比82.34%),其次是实习实践经验匮乏和职业规划不清晰。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就业焦虑的应届毕业生53.59%选择升学,提升学历的意愿更强,认为学历提升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又可以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

(三)就业选择“务实”“个性化”明显

确定就业意向时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更倾向听取自己的意见(占比80.12%),其次才是父母(占比57.21%)和朋友(占比55.07%)。70.89%的学生倾向于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就业,愿意回乡发展的毕业生仅为20.37%,他们选择就业地区最看重经济收入,其次是地区发展,再次是家庭因素和职业发展;同时,影响他们选择就业岗位的主要因素也是工资收入,其次是自身兴趣,专业对口和岗位发展均排在收入和兴趣之后。由此可见,学生对收入的重视程度远超职业发展,更看重当下利益和个人兴趣,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个人长期职业发展的潜力。同时针对不同就业倾向的学生分析发现,倾向升学和直接就业的学生更务实;倾向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更看重自身兴趣的发挥和个人时间支配的自由。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环境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

第一,家庭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身心状态产生有重大影响。家庭的客观条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影响大学生工作理想去向:非创业家庭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较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大学生越倾向于升学。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大学生月薪期望整体上随之升高,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都更倾向于向往大中城市就业。同时,家长的主观职业偏好会反映在对孩子的职业期待中,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生源90%以上来自广东本省,家长对孩子的就业选择体现出不希望孩子出省,就业地区倾向于“离家近”或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等特征。

第二,学校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2022 年4 月20 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04-21)[2023-07-06],援引新华社,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375.htm。。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与市场需求结合的紧密程度深刻影响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认知,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不足、教学内容、课程实践更迭换代和社会市场需求脱轨都是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产生畏惧、胆怯、迷茫等消极就业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外环境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

第一,社会经济形势及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影响。“00 后”大学生成长于中国“富起来”的历史进程之中,物质条件比较丰裕。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竞争逐渐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同时中国经济由重速轻质跑道转向重速重质跑道,就业市场机制作用也发挥得愈发突显,大学生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双方也更加灵活自主,但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也给我国就业市场带来“震痛”。在近年国内产业结构大调整的环境变化下,就业市场形态发生巨大改变,企业用工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家庭对孩子的职业期待也“顺势而变”:自201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2019 年、2020 年和2021年连续三年向社会发布了共计40 个新职业,部分传统岗位消失,随之诞生许多如“互联网营销师”“碳排放管理员”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工种,新业态经济发展对于具有时代特色的复合型、交叉学科人才需求逐步增加。新时代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成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首选,但新职业的未来发展有待市场检验,新职业的社会保障并未完善,导致大学生对新职业向往又胆怯。

第二,融媒体时代,网络社会已成为集学习、娱乐、社交、生活为一体的虚拟社会,当代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网络社会参与群体,受网络的影响最大,不仅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和就业选择,甚至他们查找用人单位、开展求职行为等也较大程度上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社会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赋予大学生更充裕的成长空间,但他们思想尚未成熟,价值观尚未定型,裹挟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中。一方面学生会因辨别力、洞察力的欠缺,产生求职路上的攀比、从众、焦虑心理;另一方面学生注重个人体验,倾向于追求个人兴趣,宁缺毋滥,不愿妥协进入就业市场,就业热情低。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与建议

(一)因事而化,以学生为本,构建就业生态圈

高职院校毕业生积极就业心理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基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存问题和需求,推进“四位一体”就业工作生态链建设,政府、企业、高校、家长均需加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中。各级政府深入调研,结合高职毕业生实际出台就业保障政策(例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引进、技能等级晋升政策)、加大就业监管力度(例如消除就业歧视、建立信用系统等)和树立高职典型榜样(如产业工匠)等,助力增强高职学生社会认同感。企业应主动参与学生就业工作,加大提前介入力度开设“订单班”“学徒制班”、招聘需求从社会招聘为主偏向增加校园招聘需求,建立应届毕业生“导师制”“轮岗制”、走进学校以开展“大咖说”“实战型发展导师”讲座等方式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企业发展历程和人才招聘要求,等等,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即入职。“家庭成员”主动加入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中,避免“大包大揽”,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学生个体健康发展为核心,尊重学生对职业生涯的选择权,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正能量”。高校方面,基于学生青睐“在线找工作”,对线上就业答疑服务的需求,做好就业“云端”阵地建设,通过学校就业官网、公众号、微信群、QQ 群等为学生提供不间歇的“云招聘”和“云客服”服务,帮助学生“云就业”;基于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对有“佛系”“躺平”“啃老”等就业心态失衡的毕业生,究其缘由,帮助其转变错误就业心态;对“二战”“拼爹”“准结业生”等就业动力不足的毕业生,重点加强就业观念辅导,先就业再择业;对经济困难的毕业生,重点加强生活及情感咨询辅导,主动指导学生申请求职就业补贴等;对求职经验不足的学生[3],重点加强求职就业技能辅导;对因病、残疾就业困难的毕业生,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就业岗位推荐;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毕业生,重点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辅导,力促困难群体毕业生顺利就业。基于朋辈示范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朋辈沙龙、朋辈小课堂、朋辈互助结对、“升本”经验交流会、“头雁领航”师兄师姐有话说、“山区计划”分享会等活动最大化发挥朋辈榜样力量,助力学生获取第一手求职资源与经验分享,朋辈互助,共同成长。

(二)因时而进,强化思政引领,提升职业素养

以课程思政、社区思政和网络思政为抓手建立“思政矩阵”,着力构建“思政+就业”协同育人格局。首先,发挥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坚持课程教学在专业课程讲授的基础上,同时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内涵式的提质增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相融贯通,同向前行。其次,打造学校全方位社区育人平台,在学生生活区域突出就业思政元素,开展生涯育人活动和生涯咨询服务,通过思政教育、精品活动、志愿服务、社团建设等方式,多方合力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提升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最后,依托学校官网、公众号和视频号等方式占领生涯教育网络主阵地,做好学生就业意识形态工作和生涯指导服务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化解“拜金主义”对学生的腐蚀,使其坦然面对就业竞争,引导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行业去建功立业,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三)因势而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就业竞争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一方面需要紧密对接国家和地方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落实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三联动,实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匹配,将产教融合、数字赋能、创新创业、工匠精神等理念全面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立产业学院,“引进来”企业课程,配置企业导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人才培养的强力支撑,不仅强化过程督查与目标考核,同时优化评价指导和绩效分配,双轨并行鼓励在校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在岗实践,将企业最新的技术、理念带回学校传授给学生,使课堂内容与工作岗位有效衔接,提升学生就业的信心和底气。

四、结语

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后备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调适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00 后”自诩是整治职场的一代,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勇敢说不,但同时“躺平”“佛系”“拼爹”“拜金”等价值观也在不断影响着这一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以生为本不仅要助力学生增智赋能,更重要的是筑梦扶志,这需要社会、政府、高校、企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