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阳成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1)
高职院校国防体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紧密联系现代国防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分类管理和分层培养、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增强国防意识和文化素养等特点。在国家现代化国防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高职院校国防体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和训练方式、注重创新和实用相结合、加强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四个方面进行相关工作开展。
高职院校国防体育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通过军事训练、文化教育和体育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军事素养[1],提升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能力。高职院校国防体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高职院校国防体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紧密联系现代国防需求。高职院校国防体育是国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紧密联系现代国防需求,围绕国家安全战略,加强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其二,强调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国防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2],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其三,注重分类管理和分层培养。高职院校国防体育在教学管理上注重分类管理和分层培养,按照学生的年级、专业、兴趣和能力等进行分类管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其四,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国防体育要求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国防和军事技术的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其五,强化国防意识和文化素养。高职院校国防体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要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和文化素养,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质,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总之,高职院校国防体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和工作,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要意义。通过国防体育教育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责任感[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军事素养,为国家现代化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高职院校国防体育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国防素质和能力,因此,构建体系时应注重实用性,使体系能够实际帮助学生提高国防素质和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和实战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注重实用性原则,将课程和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首先,在课程和训练中,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4]。例如,可以在课程中加强实验教学,或者组织实际演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到国防体育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需要结合时代需求,将课程和训练内容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例如,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应该注重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此外,还可以将国防体育与应急救援、灾害防控等相关领域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另外,需要加强实战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例如,可以组织实战模拟演练,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应对,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应对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实际的应用技能。例如,可以加强军事装备和武器的操作和维护教育,让学生掌握实际的技能和知识。此外,还可以加强军事通信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
高职院校国防体育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军事理论、体育技能、文化素质等,因此,构建体系时应注重综合性,使体系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综合性原则,将各方面的要素和因素进行统一和协调,构建一个全面、有机的体系。首先,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例如,可以利用当地军方的资源和优势,组织军地合作,共同开展国防体育教育和训练,提高教学效果和训练质量。同时,注重学科交叉,将国防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和研究。例如,可以将国防体育与信息技术、物理、数学等学科相结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和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5]。其次,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课程和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例如,在课程中加强实验教学,或者组织实际演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到国防体育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将国防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防意识。例如,在教学中注重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防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防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因此,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创新性,使体系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更新和改进。这就要尝试新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新的技术和思路,创新教学和训练模式,不断推进国防体育教育的发展和进步。首先,需要开展创新教学模式,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例如,可以采用互联网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需要推进课程创新,注重课程内容的创新和设计,将课程和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例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中,可以引入应急救援、灾害防控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实用技能和应对能力。其次,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引入新的技术和思路,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教学和训练中,可以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模拟实战环境和场景,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战能力。最后,需要开展实践创新,引入实践教学和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例如,可以组织实战模拟演练、实际演练等,让学生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
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体育教学、军事训练、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构建,使体系具备多样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其一,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中的体育教学主要包括军事体育、技能体育、竞赛体育等方面的内容。在构建体系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其二,军事训练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中的军事训练主要包括军事训练课程、实践教学、军事理论等方面的内容[6]。在构建体系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制订训练计划,科学安排训练内容,提升学生的军事素质和实战能力。其三,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中的文化教育主要包括军事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构建体系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念,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在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一,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明确各级领导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其二,建立专业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国防体育教育应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注重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其三,加强资源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体育设施和装备的质量和数量,保障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同时,还应加强软件资源建设,提高教学和训练的信息化水平,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平台。某高职院校依托于“体育教学中心”“军事训练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三大中心而实现,能够达到对国防体育体系建设的全面覆盖和管理。同时,该学校还重点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和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7]。此外,该院校还注重资源建设,加强了体育设施和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和实践基地,提高了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的构建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和训练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和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一,实行分层次教学和训练。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能力水平,实行分层次教学和训练,将学生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层次进行培养,提高教学和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二,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学校需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4]。其三,强化实践教学和实战训练。实践教学和实战训练是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实战能力。比如为学生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模拟战场,提供真实的场景和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实战能力。同时,该院校还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教学等,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注重创新和实用相结合,提高教学和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学校应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和训练的信息化,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效率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学校应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如协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另外,学校还可以创新课程设置和训练内容,结合时代需求和实际情况提高课程和训练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8],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训练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实践经验。除此之外,体系中的训练和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实际,注重实战训练和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国防体育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创新和实用相结合,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和训练的信息化。同时,该院校还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协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4]。此外,该院校还创新课程设置和训练内容,注重结合时代需求和实际情况,提高课程和训练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训练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首先,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注重教育学生珍惜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荣誉感。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另外,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国防体育建设和实践,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例如通过建立“军事思想教育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系列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和民族自豪感。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可进一步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军训成果展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高职院校国防体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不断地完善和改进,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和训练方式、注重创新和实用相结合、加强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推进,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防意识。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该将军事理论、技能与学科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军事素养和实战能力。同时,应加强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国防观念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