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禹名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5)
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辅导员在工作开展时身份是多重的。但是就当前辅导员工作现状进行分析,角色理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角色作用发挥仍存在困境,难以使角色作用起到明显效果,这需要积极采取有效解决措施。
角色理论主要指的是结合角色对个体社会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该理论旨在通过角色分析,解释由于不同人的身份、地位的差异,从而使他们结合不同角色期望、角色理解、角色要求展现不同行动。一个人在具备充当一种角色条件时,基于角色条件要求,呈现出对应的角色行为,承担角色职责便是角色扮演[1]。在进行角色扮演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以下方面:第一,角色期望,无论是何种社会角色,均具有社会要求、社会限制,要想使某个角色扮演好,就需要认识到他人、社会对于角色的期望以及要求。第二,角色领悟。无论是他人还是社会对于角色的期望,均属于外在力量,不属于角色承担者个人的想法,其中,社会期望对于个体进行角色扮演时形成较大影响,但是个体进行角色实践时,主要是基于他们对于角色的理解、认识以及支配。在道德水平、价值观念、认知能力等有所差异和所处环境有所不同的情况下,在理解同一角色时,往往会存在一定差别,甚至存在较大不同,在此情况下,便导致了不同个体扮演同一社会角色时表现明显不同。第三,角色实践。角色实践即通过个人行动将角色表现出来,然而个体对于角色实践、角色领悟往往具有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角色实践开展时,不仅会受到所属领域的影响,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制约。个体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困难,也可能会面临失败,在此情况下,便会出现角色失调问题。其中角色冲突属于角色失调的重要表现,如果出现角色冲突,便会对角色扮演产生影响,导致正常生活秩序、个体交往受到破坏,在角色发生冲突情况下,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效解决策略,即针对角色冲突做出调试。角色冲突为角色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一人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往往能够同时针对多个角色进行扮演,也能确保各角色间达到和谐一致,然而在部分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角色冲突[2]。基于角色理论划分角色冲突,一般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即角色内冲突以及角色间冲突。角色冲突即个体进行角色扮演时,出现了障碍、矛盾,甚至是失败。其和角色协调之间为相反概念,角色协调体现在个人对于自身角色认知和他人角色期望达成一致,使角色地位、角色行为与身份之间相匹配,增强角色行为适当程度,进而将角色扮演任务顺利完成,与之相反的情况下则属于角色失调。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育人工作的中坚力量,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育人角色[3]。辅导员对学生健康成长能产生较大影响,正是因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接触最多,彼此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因此,辅导员在全过程育人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主要体现在,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活动指导任务,参与评定奖助学金工作,管理党团和班级建设,监督班风学风建设以及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和咨询等职责[4]。
基于学生层面进行分析,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者、组织者以及指导者,在引导学生形成政治觉悟、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中,具有关键作用。基于学校层面进行分析,无论是处理突发性事件,还是学校的发展改革大事,都需要辅导员的积极参与,辅导员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表现为辅导员角色不清。主要是指本人或者是大众并不清楚角色行为标准,不了解角色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高校辅导员一直以来角色处于交叉状态,工作职责边界并不清晰,工作过程中,不仅应将本职工作做好,也需要兼顾行政工作。多数辅导员对于自身扮演角色并不是十分清楚,同时,部分情况下,外力会在辅导员身上强加,导致其不堪重负,工作能量被消耗。其次表现为辅导员角色中断。主要指在角色变迁过程中,个人原本社会身份消失,也可能由于角色扮演者体验到了压力,前后承担的角色出现了矛盾。高校辅导员扮演的角色比较多,原本为管理干部,在之后很可能被教师角色覆盖,原本扮演着教师角色,后面变为了学生知心朋友。由于高校辅导员会涉及多个角色,但是难以将重点抓住,部分情况下,在中途可能会失败,导致角色发生中断。最后是辅导员角色失败。也可称角色崩溃,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扮演者不能成功扮演,导致扮演出现了中途终止问题,也可能虽然并未退出角色,在扮演时却遭遇重重困难,每当前进一步便会遭遇更多矛盾[5]。在高校当中,辅导员的工作负担比较重,承担事务比较多,心理压力比较大。其工作集管理、教育、服务于一身,“五加二”为辅导员工作中的常态,进行角色扮演过程中,常常在角色冲突影响下,面临角色失败问题。在角色失调的影响下,辅导员在工作当中,难以对工作内容形成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在完成各角色扮演时,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困境,首先体现其所扮演的不同角色间的冲突。角色冲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个体在进行角色扮演过程中,不同角色均在一人身上集中,而各角色要求有所不同。其中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第一,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的冲突。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作为政治教育者,需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也需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指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且通过合理方式,推动学生发挥潜能;作为管理者,需管理学生行为,进而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人才。两种角色在扮演时,对于辅导员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个是运用柔性方式进行引导,一个是运用刚性方式进行管理[6]。第二,心理健康辅导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冲突。在扮演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时,需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并对学生心理、道德进行辅导、教育,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之间便会有所交织,然而这两种角色具有较多差异,其中包括工作准则、理论基础、工作方法等多个方面。扮演心理健康辅导者这一角色时,辅导员需对学生心理有较全面的认识,把握学生不同心理需求,研究学生思想情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难以清晰分辨不同角色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区别[7]。第三,学生服务者和学生领导者之间的冲突。在辅导员工作中,需管理学生日常事务,其中包括组织实践活动、党团建设。学生自主意识较强,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并给予其温暖,而辅导员很难将服务者和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处理好。第四,权益维护者和规范执行者之间的冲突。辅导员属于高校管理队伍中的一员,开展工作时需从学校立场、学校角度进行思考,对于学校制定的规定,应当认真执行和准确传达。同时,辅导员需做好学生权益的维护,将学生心声表达出来,在学生权益、学校规定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往往调节好这两方面难度较大,因此便容易产生角色矛盾。
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困境,还体现为角色内冲突。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为同一角色,外部对于辅导员角色规范、行为期望规定有所不同,导致了冲突出现;一种为角色行为主体在客观环境、自身主观方面存在不同理解的情况下,导致角色扮演时角色内部冲突。具体体现在这几方面:第一,对角色期望不同导致的角色冲突。辅导员属于教育管理者,不仅需执行国家教育政策,也需落实学校规章制度精神。开展工作时,往往基于高校规定、精神,在出现不同角色期望时,辅导员常常在工作中会无所适从,难以明确工作重心,进而产生了角色期望冲突[8]。第二,角色期望和价值观念的冲突。辅导员具有角色示范作用、承担先进思想引领者角色,基于角色作用和特征,需要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针对学生开展信念教育,而辅导员作为意识主体,具有自身价值观念、个性,由于自身经历所形成的观念与社会主流观念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使其在进行角色扮演时,需结合主流价值观念展开教育管理。在两种观念差异的影响下,辅导员个人价值观念便会和社会主流意识观念出现一定冲突。第三,知识能力有限和多种角色职责之间的冲突。在工作过程中,辅导员需展开多种角色扮演,不同角色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会有所不同,这便需要辅导员注重自身知识素质完善以及综合素质提高。但是由于日常工作比较繁重,因此往往不能对学生工作展开详细的研究、调查,这导致其在解决学生问题过程中,难以及时提出科学方法[9]。角色冲突的存在,往往会导致辅导员在扮演某个角色时,受到其他角色的影响,角色价值不能获得充分发挥,并且造成工作内容难以顺利完成。
当前较多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面临着角色超载问题,常常会迫使辅导员在透支心理资源、生理资源的情形下,完成过重、过量的任务,当一位角色当事人面临诸多客观而合理的角色期望,但自身的时间和能力条件又难以顺利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时,便会产生角色负荷[10]。在此影响下,对于辅导员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往往会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首先,辅导员心理压力突出。学生在校园中,辅导员属于直接责任人,班级和谐、学生安全、校园稳定均和辅导员之间联系紧密,因此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压力往往会比较大,在工作压力过大的影响下,往往会导致其身体健康受到影响[11]。其次,辅导员面对的期待压力较高。在日常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具有生活与学习指导者、思想引导者、心理辅导者的多重职责,不仅需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熟悉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基于此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将冲突、矛盾有效化解;同时也需要在校园文化、学风建设、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如此影响之下,辅导员角色负荷日益加重,工作中常常会出现精力不足、情绪紧张等问题。角色负荷过度的存在,会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需一人分饰多种角色,无论是工作难度还是工作压力均较大,长此以往,容易使辅导员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也难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角色不清是指角色承担者乃至社会大众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规范不清楚、不了解,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辅导员对角色不清首先表现在工作职责未能清晰划分。大多数辅导员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作为新任的辅导员,从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角色,其专业水平、业务素质等方面并不高,工作经验较为欠缺,必然存在不适应、不知所措的情况,处理复杂问题时易产生迷茫心理,再加上繁杂的工作任务要求,什么工作都在干,但什么工作又都干不好,出不了成绩,于是不断地循环下去,干得越多、越久,越不明白自己的角色,辅导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往往会受到影响。其次,高校对于辅导员实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十分完善,存在各个部门一旦遇到什么事情便找辅导员的情况,让其陷入不知道对本职工作是什么的尴尬境地,面对各种各样的事务,容易忘记自身还是一名辅导员。在此状态下,辅导员难以充分展开角色实践,这些都加剧了辅导员自身对角色不清的问题,进而产生角色失调[12]。
辅导员需要扮演的角色较多,有学者提出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扮演好五种特殊的角色,分别是核心性角色——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组织者;基础性角色——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实施者;关键性角色——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指导者;主体性角色——大学生人生困惑的疏导者;特殊性角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者[13]。因此学校、学生、家长、个人会对这五种角色带来不同的期盼。辅导员作为学校规章制度的维护者,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但高校基于辅导员本职工作的职责,希望其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权威者和朋友这两种角色容易产生冲突,这就经常造成辅导员往往难以达到这一高度,成就感比较低。同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于辅导员扮演角色的期盼都比较高,需要其成为教育者、知心朋友、人生导师等,但除其本职工作之外,还要配合做好其他部门涉及的学生工作,长此以往,就认为本职工作还包括部门事务的执行者,导致对本应扮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角色的认识不清。此外,辅导员对于自身也有一定期盼,除了希望获得学生、领导的认可之外,也希望获得学术研究突破,将自我价值充分实现[14],然而繁杂的工作占用了辅导员的大量时间精力,并且高校对其的学术成长重视程度不高,学术成长缓慢会造成其内心受挫。这意味着辅导员在工作中会面临学校、学生、家长、个人等多重期盼的彼此叠加,导致工作容易顾此失彼。
角色负荷是指个体因资源不足而无法满足角色期望的压力感知,是引发众多心理问题的压力源[15]。一方面,由于工作量的增加使得辅导员精力不断投入容易导致个体精力衰竭。《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工作职责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实践中,学生事务的权责归属仍然比较模糊,导致辅导员工作的实践范围过大。并且部分高校辅导员还需要承担招生、教务等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务。有八成的辅导员感觉到工作负担重[16]。另一方面,辅导员很多时候不得不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工作,导致部分辅导员工作疲倦程度加深。辅导员还是学生安全的责任人,安全责任带来的是高度的精神负荷,时刻挑战着高校辅导员的应急能力。不少辅导员“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压力大的情况较为普遍,有的甚至为此导致了焦虑、抑郁等情绪及失眠、头痛、胃痛等生理症状。角色负荷的增加需要辅导员在任务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着有家庭的辅导员,他们自感对子女的照顾不足,缺少必要的时间与孩子沟通互动、没有很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不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出有效的建议等,未能很好地执行家长角色,让其经常处于内疚和焦虑的情绪之中。正是辅导员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影响,使其形成了角色负荷过度,长此以往,有限精力和无限责任产生的矛盾堆积,会导致身心健康受损,产生较大不良影响[12]。
制度是规范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基础,高校应首先在制度上,明确辅导员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内容,辅导员应形成坚定的角色意识,任职时积极展开辅导员培训,组织辅导员学习。完善辅导员培训管理体系,对其培训形式进行划分,在正式入岗之前对辅导员实施岗前培训,有利于辅导员形成角色意识,避免出现角色失调问题。深入理解辅导员职业,同时面对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出现的变化,有效把握自身角色工作,防止其在工作中发生角色中断情况[17]。高校还应严格职业准入制度。高校在对辅导员进行选聘过程中,需保证其具有和工作适应的职业素质、知识背景、职业能力,熟悉学生事务管理,如大学生在心理出现问题时,需具备问题解决能力。高校应积极推动教师由职业化向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制定辅导员职业资质标准,使其成为辅导员资质认定的依据。
环境的优化需从社会、学校和自我三方面进行。在社会层面上,为解决辅导员在工作中存在的角色冲突问题,社会各界应积极为辅导员发展、生存构建有利的宽松的外部环境,强化辅导员工作认知,通过构建社会化准入渠道、理顺教育管理体制等多种手段,促进辅导员角色冲突的缓解。在学校层面上,高校应组织辅导员开展学习考察、社会实践等,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同时,在辅导员工作开展时,应帮助其尽量减轻角色负担,针对辅导员角色期待展开适当整合、调整,关注辅导员的薪资待遇、职业发展、身心情况等,使辅导员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角色,降低角色冲突出现概率。在自我层面上,辅导员体现出的业务能力,对于工作生活会产生直接影响,关系到人生价值实现,这便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对于角色形成正确认识,能够适应自身角色,重视角色规划,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首先高校需制定针对辅导员的帮助计划,旨在促进辅导员能够有效克服角色冲突、角色负荷过度等造成的情绪、心理、行为各方面的问题,增强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推动辅导员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在计划实施过程中,需将辅导员当前工作饱和度作为依据,科学制定并积极推广实施方案。在计划展开时,可以结合个体咨询、专题知识讲座、团体辅导等各种服务将辅导员存在的工作压力排解,积极改善辅导员工作,给予其更多关怀。随后,要对计划展开情况做出评估,结合评估情况制定具体改进建议及改进意见,使计划在实施时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可行性。其次是构建科学目标管理机制,明确辅导员具体的角色责任,尽量减少其工作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具体实施时,需形成管理意识,基于目标管理理念,量化管理辅导员工作,明确具体工作职能,体现职能的具体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防止各项工作在实施时出现脱节问题或交叉问题。同时,高校需完善管理体系,明确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原则等,提升工作执行力,增强工作主动性。此外,需细化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加强领导、搭建平台等多重手段,协调各项工作实施。最后促进辅导员形成职业规划意识。在工作过程中,辅导员需基于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个性谋划职业定位,并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便在工作开展时,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辅导员需进行准确职业定位、自我评估,根据工作环境要求,针对职业发展潜力、工作能力展开评估,制定具体职业发展计划,努力实现职业发展目标[18]。同时,应形成正确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针对个人职业发展展开系统性思考,做好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规划,认真克服职业面临的困难,为实现职业发展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