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沉默螺旋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探析

2024-01-02 16:06蒋智华覃智玲
高教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领袖舆情观点

蒋智华,覃智玲

(1.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2.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在新媒体环境下,经典的传播学理论之一的沉默螺旋理论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日渐式微。反沉默螺旋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中悄然兴起,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利用反沉默螺旋理论分析,找到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传播途径以及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变动规律,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创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制,成为数字化全媒体时代高校应对突发性舆情事件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1]。

一、反沉默螺旋理论对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适切性

沉默的螺旋是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依曼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经典假设。该假说认为,当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派时,可能会因为害怕被社会孤立而选择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持少数观点的人越来越少,而多数观点则越来越多。然而,自该假说问世以来就受到学术界的批评,尤其是进入数字化全媒体4.0传播新阶段,学术界在理论延伸博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反沉默螺旋假设,认为数字化新媒体赋能沉默者们不再惧怕群体压力,沉默的崛起和歇斯底里的呐喊就是反沉默螺旋的现象。

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更积极地利用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同时,在制造舆论和传播观点的生命周期中,大学生相对更理性,相比一般的社会公众更注重事实、逻辑和数据支持。但这种理性是建立在大学生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发展演化本身有着客观真实了解并作出独立判断的基础之上。他们渴望通过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希望成为引领大多数人认同或者对其观点产生共鸣的意见领袖。这与传统的沉默螺旋理论中假设个体在表达意见或观点时主要动力源自于孤独恐惧感的假设存在差异[2]。因此,反沉默螺旋理论下大学生表达观点的动力源显然非源自孤独的恐惧感,而是来自意见和观点在交互过程中的认同感、影响力以及显示度。针对大学生突发性舆情事件的分析,采用反沉默螺旋理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理论指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传播主体的丰富化,受众角色也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传播者。这种转变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下变得更加明显,不仅可以提升传播效率,还有助于加强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因此,反沉默螺旋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大学生突发性舆情事件的基本过程,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作用。

二、反沉默螺旋理论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分析

(一)学生维度

1.反沉默螺旋拟态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扩散速度快、控制难度大。沉默螺旋理论认为围观与观望是大学生面对网络舆情所采取的普遍态度[3],看似风平浪静但相关意见和观点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却暗流涌动。学生在线上通过班级、宿舍、亲友微信群以及微博传播,一旦出现意见领袖“添油加醋”或者“煽风点火”,极可能引发错误或非理性信息传播的无限扩散,这种扩散在话题的围观下可能呈现裂变式增长。在线下相对集中的生活空间和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容易就一些共同关注的话题吐槽、扩散、宣泄情绪从而引发舆情。

2.反沉默螺旋理论下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群体极化效应明显。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生命周期中的逐步形成阶段,有的大学生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辨识力不强,容易在不法分子的挑唆、教唆、诱导下制造极端化或者不当言论,从而导致舆情事件朝着极化和异化方向演进发展。现实中,社会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公权力腐败、城市治理中的执法者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冲突等很多网络曝光事件容易成为大学生“吐槽”、围观、口伐笔诛的集中地。他们迫切希望通过网络传递自己的观点以达到参与治理、挖掘真相、减轻被孤立的恐惧的目的。

3.反沉默螺旋理论下大学生更容易受情感的驱动进行舆论站队和共情传播。网络舆情是民意、情感、事实真相的混合物,“情感在前,真相在后”是互联网全媒体时代网民的最大心理特点。对于正处于成长成熟期的青年大学生其情感更加丰富,无处安放的情感更需要通过合理渠道进行宣泄和表达,而社交媒体就是最好的媒介。我们发现,大学生在社交媒体公众舆论场中的价值导向呈现明显的情感化倾向。当话题能够唤起大学生的兴趣,让大家感同身受,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就容易在情感的驱动下进行群体化的舆论站队,这就是共情传播。

(二)学校维度

1.反沉默螺旋理论下舆情政治化,校内外舆论关注度高。西方敌对势力经常会煽动和利用处于价值观成长期、情感易冲动的高校青年学生,把社会问题渲染升级为政治问题,煽动高校学生诋毁党的大政方针,黑化丑化国家领导人,妄图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网络舆情发生后快速进入孕育萌发期,这一阶段因为事实的真相尚在调查未公布于世,留给大众很大的猜测空间,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此时一些别有用心者开始捏造事实发表激进言论,将网络舆情推向“政治化”,企图煽动普通群众对社会不公吐槽和对政府的不满与抱怨,这类话题极易产生共鸣并迅速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网络舆情意识形态化风险燃爆点低、具有偶发性和防不胜防的特点,一旦燃爆,危害性极大、处置难度也较大。

2.反沉默螺旋理论下焦点扩大化,爆点多燃点低涉及广。从反沉默螺旋角度来看,每当突发舆情事件发生时,总会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社交媒体话题的开放性、敏感性和扩散性来煽动情绪、制造谣言等,从而操纵和影响舆论,在舆情事件上制造话题,有意识地将话题引到敏感性问题上,瞬间点燃了舆情导火线,造成舆情“引爆”。比如,在高校学生意外自杀身亡事件,这本身是一起偶发性事件,但在一些别有用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引发了舆论过度炒作和过分渲染,加之官方发声不及时,容易出现各种阴谋论,这些阴谋论很容易蔓延引申到高校教育模式的缺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学生管理服务的不足等焦点问题上,甚至可能演变成影响更广泛、规模更大的社会事件。

3.反沉默螺旋理论下传播裂变化,参与度共情度较高。校园是高校学生栖息成长的主要场所,学生不仅是网络信息的创造者和受众,也是信息传播者,具有号召力强、群体性参与广泛等特征。当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舆情通过微信、微博、自媒体号、论坛等渠道生成,在校园特定的网络空间内,学生群体会高度参与、话题共鸣,呼应迅速,在意见领袖的话题引爆下网上网下的互动性更强、“沉默螺旋”们通过社交媒体表达自身观点的愿望更强,蝴蝶效应就此产生,小小舆情浪花在数字化全媒体的推动下掀起轩然大波,校园网络舆情在核裂变中生成几何式扩散。

4.反沉默螺旋理论下行为圈层化,线上线下叠加发酵。大学生在同一物理空间长期生活学习,形成了丰富的社交圈层,这些圈层在线上和线下产生了大量互动。然而,有些圈层因为内部封闭和缺乏规范化管理而形成了信息孤岛和信息茧房效应,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孤立者。长期将自己囚禁在阴暗窄小的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产生狂妄自大、心胸狭隘、心态失衡、傲慢与偏见等不良心理,其情感和思维方式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社交心理学领域,极化思想常常被解释为一种认知偏差,即倾向于将自己的观点视为绝对真理,排斥所有不同意见的入侵。一旦一个人的观点获得他人的认同,他们往往会感到更加确定和坚定,并进一步强化这种思想,从而导致极化思维的形成。部分校园网络意见领袖故意用夸张的标题吸引关注,引发和带动网民参与自己炮制的话题中,意见领袖就成了持续助推舆情“升温发酵”的台前幕后推手,甚至激化矛盾引起学生极化思想上升成为“政治事件”。

(三)社会维度

1.反沉默螺旋理论下受众个体意见表达意识不断增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反沉默螺旋现象已经成为网络舆论的一个突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受众个体的意见表达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网络舆论的讨论,并表达自己对于某一议题的观点和看法。这种现象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突出,因为他们具有更加积极的思想意识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并引导受众个体的表达行为,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2.反沉默螺旋理论下受众个体的从众心理逐渐淡化。这是因为网络平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公开、透明和民主的社交环境,个体意见和观点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表达。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从众心理得到了更加有效的遏制,从而更好地维护了网络舆论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对于高校而言,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能够准确分析网络舆论的动向和趋势,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的管理和引导。

3.反沉默螺旋理论下受众个体的网络影响力逐步提升。这是因为个体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社交和信息交流活动,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个人的意见和观点。同时,网络平台也为个体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得个体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可和支持。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一个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舆论意识,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导和规范受众个体的网络言论和行为,更好地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

三、反沉默螺旋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构建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包含监测、研判、预警、引导、处置几个环节流程,其中监测是前提,研判是基础,预警是支撑,引导是重点,处置是关键,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管理。由学校党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专门机构和专业团队,构建高效顺畅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运行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目前,一些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监测机制还比较滞后,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中,更加注重事后也就是事态产生一定后果或者失控以后才想办法如何“平息”舆情,而非把工作注意力放在事前,通过一开始监测到舆情就提前介入引导舆情朝着良性和积极的方向发展。应建立舆情追踪干预机制。同时,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辨析网络舆情,可以建立一支专门从事舆情评论的引导团队。这种团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干预,同时也应该进行线下干预,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使其能够辨别真伪、不盲目跟风,并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舆情进行统一回复。学校可以通过权威人士和意见领袖的“权威表达”来缓解和减小负面舆情的影响,从而尽量避免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过去关于舆论传播传统的“黄金24小时”法则在数字化新媒体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参照价值,人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黄金4小时”概念,将舆情的最佳处置时间大幅度缩短。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学生群体意见监测、评估和引导机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监测和评判,以了解学生对舆情事件的态度和观点变化。一旦出现学生群体聚集并持有极端观点或产生负面情绪,并受到相当数量学生的追捧,应立即态度鲜明亮出正向观点并引导学生的意见向积极方向转化。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是一种对网络媒体舆情进行价值和趋势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综合分析网络舆论的客观现状、发展态势及其传播影响等内容,对舆情事件进行研判。这种分析不仅包括网络舆论所涉及的信息内容和意见倾向,还包括舆论参与的主体结构、信息聚合和意见交流平台类型、传播路径以及社会影响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高校需要借助各种科技手段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以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动态变化,及时掌握其发展趋势。反沉默螺旋理论下,网络热点舆情事件在意见领袖的引领推动下,舆情极易走向失序状态,这也是高校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要建立定期的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安全稳定工作的专门研判机制,每季度召开相关研判会,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灵活应对各类社会突发事件与舆论危机,以有效防范高校重大舆论危机事件的发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加强舆情研判能力的建设,例如组建网络舆情研究团队、开展培训课程等,以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研判水平,保障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保障高校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手段。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涉及多个方面。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专业化的网络舆情监测团队,加强培训,提高网络舆情预警业务水平。其次,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这包括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工具等,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发生重大演变的舆情事件,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同时,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也应该建立适当的舆情预警等级制度,将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类、评估和预警,以便针对不同等级的事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如重大疫情发生期间,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此时,网络上涉及疫情的言论往往容易引起公众情绪波动和社会不稳定,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并及时采取措施。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应该结合疫情发展情况,划分网络舆情预警等级,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以抑制不利于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的网络舆情。最后,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不仅需要相关人员和技术的支持,也需要高校管理层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保障高校稳定和社会安全。

(四)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干预引导机制

稳住了学生群体,就稳住了整个网络舆论场。若高校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则高校管理层在处理网络舆情问题时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难以有效引导舆情发展。建立一套干预机制可以使引导者更加从容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在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信息传播速度呈爆发式增长,因此,建立高效的干预机制至关重要。一是妥善处理小众群体或者非主流的意见和观点。按照沉默螺旋理论的基本观点,由于大多数相同意见群体的强势观点引领和主导网络热门话题,导致小群体、少数人以及非主流的意见会在沉默螺旋过程中被逐步淹没在社交媒体,被淹没和被掩盖的意见只是“一叶障目”暂时性地被压制而造成间歇性沉默,但意见和观点没有随之消亡消失,一旦随着更多真相的曝光以及舆论环境发生变化,这种沉默的意见极有在“反沉默螺旋”下重新获得发声机会,甚至可能发生惊天大逆转并成为决定事件后期走向和处置的主导意见或观点。因此,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该妥善处理小群体或非主流观点,采用引导、融合、批评等方法引导他们向积极方向转变。二是要坚持及时发声,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据“塔西佗陷阱”理论,当公权力面临信任危机时,无论它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不可信的,因此公权力应当积极回应和处理舆情,以避免进一步加剧信任危机[4]。“塔西佗陷阱”一旦形成,无论官方怎么发声弥补,民众都不会相信,其后果十分可怕。如果高校在遇到网络舆情事件时不重视,不能在第一时间实事求是地发声,随着各种谎言乘虚而入,在短时间内就会陷入“塔西佗陷阱”之中。因此,高校对于舆情的应对,核心要义就是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地回应舆情,否则,就会造成被动的局面。要提高热点问题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重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运用,注意分析网络舆情危机形成的原因、内容,把握校园网络舆情所处的阶段,冷静疏导、科学应对。

(五)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处置机制

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处置机制是现代高校管理的必要内容。随着网络舆情的不断发展和影响的加深,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为此,需要建立层级分明、责任明确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部门,可由学校党委牵头组建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院系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在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中,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担任组长,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保卫处、心理健康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该领导小组应对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承担领导责任。各院系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由院系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各班班长、心理委员、寝室长等组成,并建立起学生寝室、班级、年级、学院四级联动机制[5]。为了提高各院系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成员的专业化水平,各院系应加强对工作小组成员的培训。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干部应第一时间告知辅导员,辅导员应尽快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分析评估风险程度,按照化解冲突、稳定局势、控制影响的原则,积极配合宣传部、医务部、保卫部等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理,并及时上报校院主要负责人,进一步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各院系是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基本部门,承担着突发事件处理的主体责任[6]。因此,各院系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加强组织和领导,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学生突发事件。

(六)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一支具有较强政治素质、较强网络技术能力、熟悉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人员组成的专门机构,为应对网络舆情提供保障[7]。同时,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针对性培训,提高其相关业务水平,以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挑战。其次,应积极培育高校“意见领袖”,通过引导和引领来影响和塑造网络舆情。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认为意见领袖是“二次传播”的核心。他认为信息从媒介到受众,意见领袖的桥梁作用至关重要。在数字化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的作用也发生了悄然变化,呈现出从窄播到广播、从单向到互动的特点。传统的意见领袖类似于电视台主持人引导新闻舆论传播,但渠道单一,传播效果有限,而数字化新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可以借互联网和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向不同的受众进行广播,传播力更强。传统的信息只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网络意见领袖可以全时空和受众进行交流互动,并且每个人都有了成为意见领袖的可能,正因如此容易出现“阴谋论”的意见领袖,推动舆情事件演变升级。网络中的意见领袖扮演着不同阶段不同角色的重要作用,他们通过提出议题和观点,参与不同的意见交流和辩论,最终推动受众群体与意见领袖形成一致看法,引导和影响舆论走向。在当前的环境下,意见领袖在引导和推进舆论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行对舆论进程施加影响,进而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培养成为网络舆情引领者的意见领袖至关重要。一方面,培育由教师队伍组成的专家型意见领袖队伍,利用其理论功底与专业知识占据舆情主导地位,一旦发生舆情事件,专家型意见领袖迅速发出积极正面的声音,引导舆情事件朝着良性可控的方向发展;专家型意见领袖必须顺应当下新媒体潮流趋势,在语言范式上尽量运用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增加观点可读性,以便被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培育由学生自己组成的意见领袖,在高校的统一管理下协同应对舆情。这样的意见领袖来自学生,更受到大学生群体欢迎和追捧。

猜你喜欢
领袖舆情观点
领袖风范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观点
领袖哲学
舆情
舆情
舆情
平民领袖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