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乡遗韵(组诗)

2024-01-01 00:00:00徐辉
满族文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木作柞树绣花

满 绣

从女真人在皮革上补绣时起

女人的闲暇最适宜用来针绣和扎花

针和线的萨满,女人绣出花鸟、草虫、走兽

也绣荷包、幔帐、虎头帽、头帕、云肩

绣裙和肚兜

女人一生最轻盈的时间都在飞针走线

一针一线间———

男人跑马,观星,喝酒,攻城掠地

打渔狩猎,男耕女织

在灯下,女人绣花,也绣蟒袍

绣得最多的还是富贵牡丹、福寿双全

鸳鸯戏水、骑虎娃娃

待字闺中的大姑娘绣花

生了孩子的老娘们儿也还是绣花

绣的都是:福禄、禧寿、富贵、八宝、吉祥

直到如今,眼前这唯一传人

观柞树叶雕

一片柞树叶轻轻叫醒了案牍里的流水声

一叶轻舟是人与刻刀的喻体

在一树蓊郁积攒的光影里行船

这是它在人间与众不同的经历

加热,蒸煮,上色

再以点、切、剔、刮,刻画出

流水微微的震颤

一叶一菩提,才成就了秋天

这本经天纬地的大书

被一代代叶雕传承人逐页翻动

置身在历代相承的波澜

人世变迁,山川江河也必定流转

但流水声始终不变,叶落归根不变

一个人在一片柞树叶中的

凝神致志,一呼一吸也没变

这一刻,沉重与瑰丽一片片减重

露出底色,一切枯黄和行将腐坏的

因投入这一叶上不绝的流水

而获得一种尽可以千变万化的新生

布糊或堆绫

没有绫罗绸缎可堆

奶奶就积攒各种颜色的布片、布头

在寒酸的旧衣服上拼贴出一件新的花衣裳

立在屋檐下像一扇五颜六色的小窗棂

走在乡道上像一个轻盈欲飞的小万花筒

我相信这是最原始的一种布糊或堆绫

直到它在富贵人家,慢慢将绘画、雕塑

刺绣、裱糊、剪纸融为一炉

在成为非遗前,它盛开在靴、帽、衣服

前胸、后背、弓囊、箭囊、烟荷包上

也偷偷怒放在肚兜和包被上,叫做“补花”

一捧野花,放好在奶奶的墓前

在这堆饱含着族人情感的黄土前

姑姑含笑道:再穷,我们的生和死

也都在万花丛里

满族木作

六叔用藤条编土篮子

这是我见到的第一件木作

六叔又学了木匠

一根钉子不用,做了炕琴和升斗

单为我做了驳壳枪和口琴

六叔懂雕刻,善开榫卯

足迹遍布十里八村

小姑会绣花,剪纸

在炕琴和高低柜上描龙画凤

树鸟虫鱼,嫦娥月兔,公子小姐

六叔带回一把神奇的烙铁

把它们一一灼成烙印

如今外乡有一派满族木作

将枯枝废木巧妙组合

把树根、废木、松木塔壳

制作成圣诞树、木筐、木画

卖到外国

白发斑驳的六叔现在

则居寻常百姓家,常把小块木料

雕成玉米、花生、大枣、板栗

四十年后时光收回了木制口琴和驳壳枪

我把六叔和最纯朴的满族木作

写进了诗里

满族剪纸

那时一把剪子剪布料灯芯也剪谜题

一张红色的纸因而郑重,神秘

我们带着疑问,期待

看一把剪刀神气地左一下右一下

谜底往往是鸡鸭鹅狗

花鸟鱼虫、树木山石

最容易猜的是字

福寿禄喜,富贵有余

更久远的是

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

养个孩子吊起来,生命树和嬷嬷人

现在再看,一张纸剪出的全是

人应当怎样过活的答案

刻瓷:《沈阳故宫》

黄昏有深浅不一的条纹

黄昏是一个人静静敲开的,瓷的国度

心稳得住经得起,击打就成了器乐

深谙轻重缓急的宫殿开始沁凉,滑溜,放出

光泽

这光落在手掌上,摸到胸膛上也有

深浅不一的条纹

多年前的沈阳故宫,一个叫做阿骨朵的少女

曾将在袖口里摩挲过的夕光递进我手

在我古瓷一样迷离着,转身离开时

此刻我就是这个埋头刻瓷,传承技艺的匠人

这个人用刻刀走过峡谷,峡谷就留在那片等候多时的光泽里

走出故宫,就在心里留下一座被烧过,捶过,哭过

空无一人的宫殿

【责任编辑】柳 沄

猜你喜欢
木作柞树绣花
松鼠绣花
黄河之声(2022年12期)2022-09-27 14:48:02
木作艺术对于现代茶空间环境的氛围营造
福建茶叶(2021年6期)2021-12-10 10:30:26
江南绣花楼(组诗)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3:52
岜沙苗寨绣花女
金秋(2020年12期)2020-12-03 23:04:07
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立法”
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0-08 08:55:44
柞蚕饲养技术岗位团队完成“柞树菌根真菌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省级成果登记
蚕学通讯(2019年1期)2019-02-18 04:15:07
系列纪录片《中国手作》第一季《木作》开播
电影(2018年10期)2018-10-26 01:55:50
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如何修缮分析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49
传统小木作语言在现代地域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蒙古栎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