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拯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要一改从前的刻板教学模式,开展核心素养教育,强调知识与文化的深度结合。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英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底蕴,寻找适当的时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在感受英语文化魅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因此,文章结合教学实际,讨论了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文化与知识交相辉映的英语课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文化有机结合,不仅能有效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世界观等核心价值观念。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通过英语课堂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英语课堂只讲解知识技能、单词语法的现象,改变单一、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文化为养料填充英语课堂,拓宽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感知语言,探究语言和文化间不可分割的必要联系,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语言的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正视文化差异、理解不同文化内涵的基本方法,深度解析、对比中西方优秀文化的内涵。因此,在课上教学时,教师要从英语知识过渡到英语文化,让学生解析单词语法背后的文化含义,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也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并逐步建立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民族文化自豪感。
(二)利用文化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是关注人的综合发展、全面成长的教育,即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还要使其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与價值观。这意味着教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持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文化正是语言表层背后的深层内涵,在语言课堂中渗透文化,能让学生感受语言背后的人文底蕴与文化特色,探索其中蕴含的精神文明,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英语语言背后的英语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碰撞,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人文素养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助力学生逐渐生成健全的人格,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举措。
(三)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着力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新一代年轻人应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如今,很多西方国家并不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许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也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新一代年轻人积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自信地讲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让中国文化“走出去”,面向世界,解决学生在与外国人交谈时的“文化失语症”。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带领学生品析传统文化的韵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其从心底接受、认同传统文化,并在日后的生活中积极践行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约束己身,实现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弘扬。
二、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渗透中的不足
(一)传统文化内容少,西方文化内容多
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学科文化内涵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也是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有很多教师开始在课上渗透英语文化及西方的思想文化意识。虽然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学习西方礼仪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文化渗透,给学生提供英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语言,但有可能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对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影响。
目前,有一部分课堂存在西方文化渗透过多、传统文化内容较少的问题,这种中西方文化渗透不均衡的现象已然成为英语课堂上文化渗透的主要问题,教师必须多加重视,并调整在英语课上渗透的文化内容。除了结合课本知识为学生讲解西方文化,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以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带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设置一些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课程内容或教学活动,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在英语课堂落地生根,使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看待中西方的多彩文化,从根源上解决英语课堂中传统文化缺失问题。
(二)文化渗透形式少,融合模式陈旧单一
在英语课堂上渗透文化内容有许多种形式,但目前普遍存在文化渗透形式化、表面化,或教师选用的文化与课堂融合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影响了文化的渗透效果。如,许多教师仅仅是在讲解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文本内容或本阶段涉及的单词、语法等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拓展、延伸,为学生讲述这些单词背后涉及的一些文化小故事,故事内容相对浅显。
相较于文化渗透与文化教学,这种文化形式更像是教师在课堂上活跃气氛或调节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手段,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不注意听讲,或听完故事很快便抛之脑后,并未从思想与观念的角度上理解文化背后的内涵。这种文化渗透融合方式效率低,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人格、渗透传统文化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新时代的初中英语教育,要改变这种固化的教育模式,教师要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与课程内容的联系,结合学情,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与学习态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更多样的文化内容,让文化在英语课堂上扎根,切实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教材,寻找可融合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要想使传统文化合理地融入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必须找到英语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寻找可以将两者自然地连接在一起的切入点。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丰富个人的传统文化储备,在日常学习、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同时,不仅要学习新的英语文化知识、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还需要学习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这样才可以在备课时活学活用,随时将本课的教育主题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教师要认真分析英语教材内容,根据新课标的教育标准和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文化融合教育方案,使英语课堂教学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利用传统文化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与呈现内容,让传统文化与英语语言碰撞,实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Lets play sports!”教学为例,教材中Hobo与Eddie正在讨论与运动有关的内容,而Hobo正在踢足球。教师可以先开展“看图说话”活动,让学生挡住教材中的文字部分,用英语描述图片中展示了怎样的画面。之后,将话题由“Hobo踢足球”转变成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足球运动——蹴鞠。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有哪些同学有这项业余爱好,或者参加过足球比赛呢?大家对足球的演化历史有了解吗?知道中国古老的足球——蹴鞠吗?”通过问题打开课堂讨论的大门。接下来,教师展示提前制作好的PPT课件,为学生讲解与蹴鞠相关的知识后,再让学生总结、归纳PPT中的内容,并用英语简要概括蹴鞠是什么,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使用英语展示中华文化的方法,以此解决学生的“文化失语症”。
简短的师生互动活动,既让学生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及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史,利用新奇、有趣,且学生相对熟悉的蹴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本课的教学成果,让学生生成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二)渗透传统节日,感受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寓意,寄托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期盼和祝愿。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国家,不同地区在过传统节日时的风俗各有不同,探索传统节日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古人的智慧及情感,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大地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形式、地域风俗习惯,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思想。初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可以与传统节日文化融合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渗透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特色,了解传统节日的韵味,为学生讲解不同的节日习俗。在学习传统节日习俗、体验传统节日民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历史过往、重温历史记忆,在心中埋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唤醒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Seasons”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春、夏、秋、冬的四季词汇、与四季变换相关的英文表达形式。在本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讨论互动活动,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熟知的,分别处于春、夏、秋、冬四季的特殊节日。不限制学生说出的节日类型,只要学生想到一个节日,便将其记录在黑板上。其中,中华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要分别列于黑板左侧与右侧,组成两个小队。在学生不再提出新的答案之后,教师要表扬全体学生,尤其是能用英语说出节日名称的学生,要给予特定的表扬。若学生以中文说出节日名,且不知该节日的英文表达方式,教师则要在鼓励学生之后,写出该节日的英文名称,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音。
接下来,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黑板上的两组节日名,并思考为什么要将这些节日分成两组。这时,很快便有学生意识到这些节日一部分是中国节日、一部分是外国节日。由此,便导入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节日文化的教育。若课上时间充裕,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解几个重要节日的来源,或让学生尝试用英语说说自己在某个节日中有过哪些有趣的体验,将其作为本课的口语交际教学。教师还可以在课上创设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经验。此外,教师还要通过语言引导与知识讲授,让学生正视中西节日文化的差异,给学生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三)组织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要想进一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师可以根据课程主题,给学生设计小组合作形式的项目活动。如,在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项目课题,保证课题内容与本单元的主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贴合,将其作为单元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自主讨论的实践与探究中,会获得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而且,项目学习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能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Good manners”单元教学为例,根据本单元的课程安排,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学习一些常见的西方礼仪。在单元学习之后,教师设计“探索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项目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探究。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网上搜索与之相关的资料信息,并汇总、整理成一份完整的PPT报告,在日后的综合性学习课堂上展示本组的研究结果。整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要打破陈规,改变传统知识技能教学的基本形式,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让英语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从根本上解决“文化失语症”的问题,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