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侠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融合教学,以实现协同育人的一种课程教育理念。“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蕴含的经济学思想和价值观教育目标决定了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文章以“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依据,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积极构建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体系,以期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宏观经济学”;经管类专业;思政课程;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4-010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角下《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JSJYYB2320)、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23年校级一流课程“宏观经济学(4学分)”(编号:2023YLKC06)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并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协同育人为目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取国外研究之精华,依本国教育之需求,构建中国特色学科和特色体系[1]。“宏观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虽然出现的时间较晚,但在经管类学科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财经类院校必须着重建设的课程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其思政元素的挖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相关研究。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课程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目标。例如,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视频引入、热点讨论等教学手段,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最终形成思政承载于课程、思政寓于课程的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是一种育人体系,其强调的“思政”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将课程知识转化为良好的品德、品行和品质。而“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类课程的统称,强调的“思政”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该类课程是“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两者的最终目标和育人方向是一致的,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了解二者的区别和性质,是推进二者协同育人效果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1.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发展的成熟期,基础的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尤其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其今后的工作岗位较多偏向于银行、会计、审计、贸易、保险等与货币密切相关或与财务密切相关的岗位,这类岗位要求学生具备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刚正不阿,以及经世济民的良好品质[2]。由此可见,经管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很有必要。教师可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立体化的人格塑造,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課程发展的内在需要
经管类专业课程与现实联系较紧密,时代感较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又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授课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引入课程思政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战略、分析经济形势,了解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等,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深入社会实践,学以致用,从而更真实地关注现实问题。
3.落实教学目标的需要
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需要重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七大学科之一,经管类专业更要将课程思政融入经管类学科、课程和专业建设中,并逐步落实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大纲的修订、教学计划的设置、教材的选用,以及教案课件的编写等各个环节,进而实现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一致性,有效培养出思想上和专业能力上均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1.“宏观经济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目标
“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以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讲授“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两方面内容[3]。“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结合中国国情,拓展传统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坚实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使学生在知识层面既能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政策主张,又能结合实际了解西方国家制定经济决策的依据和原理。第二,提高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国家及全球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与预测能力,使学生既能拥有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能拥有用经济学手段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4]。第三,重视价值引领,使学生能够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出发,正确运用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理论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和解决,并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职业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三观,主动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5]。
2.“宏观经济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理论:一是以GDP定义、GDP核算方法、绿色GDP等为主要内容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二是以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法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三是包括需求端的管理政策、供给端的管理政策以及国际方面的经济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四是以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为研究重点的国民收入变动理论。这四大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3.“宏观经济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在选择“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和手段时,既要考虑课程特点,又要关注授课对象的差异性。从课程特点来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课程,课程内容具有理论多样性、问题复杂性等特点,教师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可借助图形
分析的方法,对较难知识点进行拆解,也可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框架构建,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授课对象的差异性来看,“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大二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线上或线下授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有目的地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具体场景。例如,在讲授“GDP”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全球GDP近40年动態变化的视频,并通过对比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引出本堂课的重点:GDP的基本含义及计算。
(2)案例分析法。在讲授“失业问题”时,教师可利用真实的案例讲解失业的几种类型,并通过对比分析加强学生对四种失业类型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经济学现象,引导学生在就业时,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课堂讨论法。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一方面来自社会经验,另一方面来自互联网及多种信息渠道,因此他们对于很多问题往往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课堂互动与小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经济增长”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通过课堂派、慕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增长的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人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一问题?进而引出我国经济政策的变化: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4.“宏观经济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评价
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来进行检验[6]。因此,健全的课程考核体系对于检测“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至关重要。授课教师可通过制定合理化的量化指标来进行检测,如课前演讲的效果、线上听课时间以及课程思政案例的完成情况等。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平时表现,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由学生的考勤和课堂表现构成,占比为10%,这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评价指标,主要考查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和课堂参与情况。“宏观经济学”主要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开设,这一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第二部分主要由笔记和作业构成,占比为10%。“宏观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在学生后续的考研、考公、专业考试中都会占有一定的比例,笔记和作业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复习、总结习惯的重要途径。
(2)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评价占比为10%,是灵活度最高,也是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重要环节。“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要植根于丰富的经济实践,中国的宏观经济实践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6人~9人,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热点”“典型案例”在课前十分钟进行课程思政展示,以此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评价考核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关注生活中的经济学,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
(3)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评价占比为20%,主要以期中考试的形式进行。该考核方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期末模拟考试使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期末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课程难度和课程计划,督促学生提前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减轻期末复习的压力。
(4)综合性考核。综合性考核评价占比为50%,是课程最后阶段的考核,主要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构成。一般综合性考核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采取闭卷形式考查。“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需要学生掌握和了解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和经济运行机制。期末考试除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还会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考查,主要包括客观题考查和主观题考查。客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形式为单选、多选和判断题目。主观题的考查灵活性较高,以开放性题目和时事热点考查为主,有利于学生跳出书本,进行知识的架构融合,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协同。另外,“宏观经济学”也注重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
1.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实施能力
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教师的德育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第一人,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做好示范作用,有效引导学生。因此,学校可通过岗前培训、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讲座、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分享及举行优秀老教师课程思政公开课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能力。
2.建立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和资源库
教授同一门课程的专业课教师要定期交流课程思政经验,以便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快速找到解决对策。另外,学校还要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教授经验建立课程思政案例集、课程思政论文集及课程思政习题集等线上线下资源,并根据授课和新热点、新资源不断进行更新。
3.不斷优化创新教学形式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及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完善、优化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可组织读书交流会,交流学生课下阅读经济学经典著作的心得,并通过展示优秀学生笔记,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优化教学形式。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既传道授业,又教书育人。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实现“教书”和“育人”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对“宏观经济学”课程而言,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加快完善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高宁,王喜忠.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J].中国大学教学,2020(09):17-22.
[2]贺景霖.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建设路径探究———以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1).
[3]李舟.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探析———以广西科技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J].对外经贸,2021(01):147-151.
[4]刘元春.大时代下宏观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变革[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2,24(04).
[5]蒋春艳,张锦,吴晓艳.基于应用场景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对外经贸,2022(02):129-132.
[6]寇凤梅.基于课程思政下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J].甘肃高师学报,2022,27(01):91-94.
Discuss 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Course of "Macroeconomics" as an Example
Wang Lingxia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Jinshen College, JiangsuProvince, Nan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a curriculum education concept that integrates various courses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to achiev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acroeconomics "is a fundamental course for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 and the economic ideas and values education goals it contains determine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urse.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macroeconomics" course, deeply explo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ourse, actively construc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macroeconomics cours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help students form correct three outlook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croeconomics"; major ofeconomics and management;ideologicaland politicalcourses;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