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宏
摘要: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阅读问题、提供多模态学习体验、深入文本解读和分析、营造积极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创造性表达、重视阅读与实践的结合、关注跨学科整合设计等深度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造力,使学生形成高阶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阶思维;初中语文;深度阅读;问题;体验;表达;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5-0085-04
深度阅读是相对于“浅阅读”而言,其是以提升学生的学识修养、理论思维以及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深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表面意思,还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和解读文本内涵。高阶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时所需的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等。基于高阶思维导向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活动可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同时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深度阅读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挖掘作者的用意和观点。这样,就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解读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度。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深度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理解其中的观点、论证和立场[1]。这样,通过对文本的思辨性讨论,学生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观点并进行合理论证。第三,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深入阅读不同题材和文体的文本,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思想、观点,逐步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并形成跨学科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实现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2]。第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深度阅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使其能独立获取、理解和运用各种文本信息,形成终身学习能力。这种终身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和适应社会的基础,对其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高阶思维在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发挥着导向作用。第一,高阶思维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审视文本中的观点和论证,从而对阅读文本形成深度理解。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评估和辨析文本中的信息和观点。第二,高阶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深度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对文本结构、语言运用和主题等方面的分析。高阶思维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细节和内涵,分析文本的结构和特点,教师可提出引导性问题或指出分析文本的关键要素,使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意义和观点[3]。第三,高阶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深度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发掘其中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意义。高阶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提出独特的见解,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师可设计开放性问题和创造性的思考任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形成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第四,高阶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深度阅读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思想,需要学生进行综合思考和知识整合。高阶思维能帮助学生跨越学科边界,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性思考和分析,教师可设计涉及不同学科的问题,促使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综合素养[4]。
1.提出引导性阅读问题
在高阶思维导向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引导性阅读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以《济南的冬天》教学为例,教师可提出多个引导性阅读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礎上进行多个层面的思考,如“根据文中描述,你感受到的济南冬天是怎样的”“文中提到的济南的景点和特色活动有哪些?它们为什么能吸引人”“文中描绘的冬天景色有哪些特点和韵味?你最喜欢的景色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济南冬天的感受?请找出几个例子并分析其效果”“你认为文中描绘的济南冬天与你所在地的冬天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借助这些引导性问题,学生会仔细阅读文本,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并积极表达、交流个人观点。教师还可以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语言运用技巧、修辞手法等,使其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如“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式展示主题的”“有哪些关键词或关键句在文中暗示了主题”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如探讨文章的开头部分是否引人入胜,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部分是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展开文章主题;结尾部分是否有总结性的内容,以强化文章的主旨。通过分析文本结构,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课文的脉络和逻辑,并在积极思考、分析和表达中,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实现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2.提供多模态学习体验
语文教师在高阶思维导向下开展深度阅读教学,提供多模态学习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理解和感知文本,并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纪念白求恩》教学为例,教师可具体进行以下方面的教学设计。第一,视觉体验。展示与白求恩相关的图片、艺术作品,以视觉感知加深学生对白求恩的认识和理解。制作展板或海报,展示白求恩的事迹和形象,以视觉呈现使学生深入了解白求恩的奉献精神。第二,听觉体验。播放与白求恩相关的音视频素材,如影视片段或留存的音频,以听觉感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白求恩的声音和形象。同时举办讲座,分享白求恩的故事及其价值观,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其思想。第三,互动体验。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就白求恩的奉献精神和思想进行深入交流,如讨论白求恩对中国医疗事业的影响,其人道主义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启示等。教师可在讨论后组织全班学生分享个人观点,或进行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活动,以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第四,创作体验。鼓励学生绘画或制作手工,以表达对白求恩的敬意和理解,如绘制白求恩医治病人、传播医疗知识的场景,或者制作与白求恩相关的折纸、剪纸等艺术作品,撰写相关的文章、诗歌、短剧。多模态的学习体验可使学生更全面地感知、理解白求恩精神内涵,并形成情感共鸣[5]。
3.深入文本进行解读、分析
高阶思维导向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深入文本进行解读和分析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下面以《中国石拱桥》教学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导读和前期知识准备。在阅读文本之前,教师可展示中国著名石拱桥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了解石拱桥的历史、结构和文化价值,以及石拱桥相较于其他桥梁的特点、在中国古代桥梁中的重要地位等。第二,文本结构和语言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了解作者的行文组织方式、逻辑顺序,并鼓励学生观察、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以及对应的效果[6]。这样,学生就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积累写作经验。第三,关键词和主题概括。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及其在整个文本中的作用,鼓励学生总结和概括文本的中心思想,并借助关键词和主题进行文本解读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可使学生聚焦文本的关键信息,更准确地解读和分析文本,并形成思辨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第四,文本细节和证据挖掘。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关注作者对石拱桥的描述,并提取具体细节和证据来支持作者的观点和论述。同时,鼓励学生就文本细节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揭示石拱桥的独特之处及文化内涵。第五,比较与扩展。引导学生比较中国石拱桥与其他类型桥梁的特点,分析石拱桥在文化和工程方面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生拓展思维,思考中国石拱桥在历史、建筑和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以及在古代交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学生能深入解读文本,理解石拱桥的历史、文化等特點,并发展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
4.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基于高阶思维导向的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充分发挥潜力和创造力。下面以《木兰诗》教学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在教学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音乐、视频等,介绍木兰的故事,营造出具有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木兰诗》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第二,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对《木兰诗》的理解和感受,或组织学生扮演诗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通过互动体验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诗歌内涵[7]。第三,提出开放性问题,如“《木兰诗》中有哪些具体的意象描写”“诗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这些情感如何影响木兰的行为选择”,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并表达出自身的独特理解。教师还可以具有深度思考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方式,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诗歌中的韵律如何影响整体的表达效果”“《木兰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诗中的哪个句子或词语引起你的注意?你认为其在表达中有何特殊意义”。第四,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化遗址或博物馆,让学生深入了解木兰故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鼓励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绘画、书写等方式,表达对木兰故事和《木兰诗》的理解。第五,提供课外阅读材料或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木兰诗》相关的文化知识、历史知识或对其进行的现代解读,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例如,可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深入探究与木兰故事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等,探讨现代社会对“木兰精神”的诠释和应用,在深入挖掘木兰故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表达
高阶思维导向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下面以《苏州园林》教学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带领学生参观苏州园林或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苏州园林的美景和特点,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建筑、植物等细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第二,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创作与苏州园林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剪纸、拼贴等。教师还可设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苏州园林为主题,写一篇游记,或鼓励学生写一首介绍苏州园林美景或文化的诗歌。第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让其分别扮演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导游、游客等角色,再现与苏州园林有关的历史故事,通过互动体验深入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第四,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PPT、视频或展板,展示苏州园林的特点、历史,并以口头演讲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设计,以此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提升其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重视阅读与实践的结合
在高阶思维导向下,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将阅读与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面以《安塞腰鼓》阅读教学为例,探索具体教学设计策略。第一,提供关于安塞腰鼓的阅读材料,包括其起源、历史、表演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思考与安塞腰鼓相关的文化知识。这样,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会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对安塞腰鼓的影响。第二,组织学生观看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或实地欣赏安塞腰鼓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第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动作、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或鼓励学生通过写作、小组讨论,从教育、文化推广、社区参与等不同角度,思考在现代社会传承和保护安塞腰鼓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的有效策略。第四,引导学生制作与安塞腰鼓相关的手工制品,如模型、图册或手绘海报,展示他们对安塞腰鼓文化的理解和创意,或编写与安塞腰鼓相关的故事、诗歌,表达他们对安塞腰鼓的情感和想象。第五,安排学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让他们分享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体验和理解,或以小组、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表演安塞腰鼓,同时引导学生总结整个学习活动的意义和收获。这样,学生就会思考在学习安塞腰鼓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体验,并在未来继续关注和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会全面理解和体验安塞腰鼓,并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从而对安塞腰鼓文化形成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7.关注跨学科整合设计
跨学科整合设计可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探究文本,并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和视野。第一,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并阅读和讨论文学作品,以深入了解该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思想状况,探究文学作品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关联性。第二,结合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相关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了解其艺术表现手法和意义,并鼓励学生通过绘画、音乐创作等方式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以《雾都孤儿》为例,教师可选择与小说情节相关的绘画作品,如描绘工业时代伦敦城市景象的绘画作品,或描绘小说主要角色的肖像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背景和人物形象,思考小说主题。教师还可鼓励学生通过舞蹈来表现主题,展示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第三,将文学作品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涉及的科学概念、科技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并进行科学实验,以加深对文学作品中的科学背景和现象的理解。第四,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社会问题、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教师还可鼓励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访谈等方式,探究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问题,并思考如何通过文学来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这样,可使学生借助语文学习拓展知识视野,形成跨学科整合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总之,高阶思维导向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设计是一項综合性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合理选择和运用相应策略,营造积极、多元和综合的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其未来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诗男.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为例[J].语文建设,2023(07):76-77.
[2]郭涛.浅析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特质与实现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07):92-94.
[3]冯祥义.以高阶思维擦亮审美鉴赏之镜[J].语文教学通讯,2022(04):1.
[4]王春萍.发展思维减负增效———初中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的教学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2):57-59.
[5]耿红卫,刘鑫鑫.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深度学习路径[J].语文建设,2021(23):9-13.
[6]郭宜娟.初中语文深度学习: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需要[J].语文教学通讯,2021(07):21-22.
[7]郑孙建.精准切入读而有法———论初中语文之深度阅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9):58-61.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Design Strategies for Chinese Deep Reading Based on High Order Thinking Orientation
Lei Hong
(Zhijin County Yina Middle School, Guizhou Province, Bijie 552107,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deep read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 and high-order thinking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can propose guiding reading questions, provide multimodal learning experiences, deepen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create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encourage students’ creative express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practice, pay attention to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design, and other deep reading strategies,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creativity, and enable them to form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ie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er-order think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deep reading; problem; experience; expression; interdiscipli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