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视域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四个维度

2024-01-01 18:43李月明中共新疆区委党校新疆行政学院实事求是杂志社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宁夏党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文化

李月明,赵 斌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新疆行政学院)《实事求是》杂志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38,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仅是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

话语是人类思维表达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人类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但是,话语并非只是人类思维、信息与行为的简单承载物,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2]。话语的外在功能,就是对世界秩序的整理。因此,谁掌握了话语,谁就掌握了对世界秩序的主导权。“话语体系是国家思想文化与价值体系对自身存在和外部存在发展变化的系统思考与回应,话语体系反映着一个国家思想文化与价值体系的发展程度和表达程度”[3]。话语体系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当前,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既面临着西方话语强势霸权、跨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念冲突等外部挑战,也面临着话语理论研究体系建设滞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足等内部问题。这些挑战不但影响着国际传播层面中国的议题设置力与传播辐射力,还影响着国家认同层面的中国理论体系引领力与制度创设力,并进一步影响到外交实践层面的中国方案贡献力与国际地位影响力。因此,从道路之维、学术之维、实践之维和文化之维四个方面分析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准确把握当前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既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符合国际规则的话语体系,也有利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有效应对西方话语霸权和舆论攻击,提高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向世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道路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全面阐释

中国话语,本质上是中国道路的理论表达,中国经验的理论提升,中国理论的话语呈现[4]。因此,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必须以道路为基底、以道路为关键、以道路为核心。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既要集中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成果和实践创新,充分展示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合理性、先进性,又要用中国的视角、理念和价值观来解释和表达中国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模式、治理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疑问和误解。

(一)全面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用中国理论阐述中国实践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主要任务,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合理性、先进性。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关键要看这条道路能否回应这个国家人民的重大关切、能否解决这个国家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够有效促进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是适合中国发展具体实际并能指导中国未来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了的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意愿的合理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决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解决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实现了从落后到赶超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国以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持续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安排;中国有效保障了人民民主权利,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的产物,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面对当今世界的各种挑战和危机,单一的西方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多元化的世界需求,需要更多的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道路,能够为全人类共同发展提供更多的有益启示。因此,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阐释这个基本点,牢牢把握中国道路的解释权和话语权,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

(二)对西方话语体系关于中国道路的误读予以有效回应

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国际社会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仍然还存在着深刻的偏见与误解,亟须构建起中国话语体系,通过我们自己对中国道路的正解来有效应对西方对中国道路的误读。只有科学阐明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合理性、先进性,才能有效地应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治理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疑问和误解,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改革开放40 多年的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并在世界经济增长、减贫事业、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批评和指责,肆意歪曲中国形象,严重制约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的话语表达以及中国的国际形象建设。在一些西方国家眼中,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封闭、威胁性的国家。尽管中国一再强调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但受制于国际话语权影响力不足的现状,中国的声音还处于传播不开、解释不清的尴尬局面。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中国是引领全球共同发展的贡献者,中国正在、将来仍将继续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国际话语格局不应始终被西方话语所支配,中国话语理应在国际话语格局中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们亟须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既要集中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听清听懂中国声音,又要展示真实立体多彩的现代化中国形象,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信任。

二、学术之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传播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6]。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他在2016年5 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为不断推进完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也为中国话语体系的学术构建指明了方向。

(一)以“三大体系”的构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

在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中,学科体系是指哲学社会科学涵盖的各个领域和分支,如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形成的综合体系;学术体系是指揭示各个领域和分支研究对象理论核心与本质规律的成体系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是指知识和理论的传播阐释与表达体系,它同时是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载体。这“三大体系”在内容、功能、层次上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影响,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中,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互动。一方面,学科体系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方向,同时为学术体系能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空间和条件,而学术体系的理论不断创新又反过来推动学科体系的发展和调整,促进了学科体系的多元化和交叉化。学术体系与学科体系相互支撑、相互完善,共同推进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共同发挥了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的独特作用,为进一步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理论、展示中国思想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学术体系的理论创新需要通过话语体系来展现其价值和意义,而话语体系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学术体系不断创新来提高其质量和水平。学术体系的构建能够以内在逻辑和外在美感赋予话语体系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奠定话语基础,开辟传播渠道。

(二)用学术思维应对西方学术话语的垄断

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与阐释,具有从理论层面提供支撑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在国际学术领域的优势,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娱乐等各种话语形式,影响和塑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认知和价值观,形成了一定的话语霸权。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输出、“颜色革命”通常会伪装成学术的面貌出现,如“文明冲突论”“修昔底德陷阱”“新自由主义”“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带有学术味道的论调对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挑战。如在“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上,中国将“大国”翻译为“Major-Country”,西方媒体却翻译为“Great-Power”,极力突出权力竞争的色彩;中国把“一带一路”定义为“倡议”,但国际社会却经常视其为中国的“scheme”“strategy”等[7]。西方国家不仅通过操作学术概念与主导历史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舆论引导和舆论压制,还通过促进官方宣传与民间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非政府组织、智库机构、民间团体等,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输出。这些西方国家话语霸权的行径已经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如何更好地在融通中外的基础上创新完善中国话语理论体系,解决中国话语“声量跟不上体量”的现实困境,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议题,需要中国学术界予以有效的回应。

构建中国学术体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用学术思维应对西方国家学术话语下潜藏的意识形态挑战。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清楚了解西方国家的利益、价值以及其试图塑造和改变世界认知的深层次行为逻辑,提高对西方话语和意识形态风险的警惕与判断。同时,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既要深入论证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在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和说服力方面进一步付出努力,又要不断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美感、魅力和感染力方面进一步下功夫。易言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方面要借鉴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辩证地、批判地对待西方话语和意识形态,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交流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中国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并着眼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大局,在集中阐释好全人类共同利益和追求的同时,提高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普遍性、全球性和共识性,真正做到用学术研究时代问题、用思想传递时代声音。

三、实践之维: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8]317。话语是形式,实践是内容。中国实践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来源,其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治理经验、发展成就和国际贡献,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话语体系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是中国故事的源头活水,也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最精彩篇章。

在新征程上,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讲好中国故事,既出自中国人民对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成果、发展贡献的自信自觉自豪,又出自中国对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真挚期待。其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优势与制度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和应对世界变局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疫情冲击等重大风险挑战,并取得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性成就,极大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其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进一步展现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和文化自信。通过生动鲜活的伟大实践讲好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前进的故事,讲好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故事,讲好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积极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作出贡献的故事,可以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发展、开放包容、自信自强,有担当有作为、有温度有情怀、有追求有梦想、有希望有未来的中国形象。其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在国际舆论场上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阐释自己的理念和主张,用自己的故事展现自己的形象和风采,有利于进一步让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互信。我们要把“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等中国方案和倡议作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点内容,让世界更多了解和认同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

(二)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树立中国形象

在全球治理中,一个国家在制定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机构、影响国际价值观和全球利益分配上的话语表达,是非常重要的[9]。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地阐述自己的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争取自己的权益,离不开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构建,这就需要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和实践,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从发展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来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大通道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陆海空管网”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初步构建,“数字丝绸之路”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初步打通,“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开辟了新空间,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各国开展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开放包容姿态,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行动。

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实践来看,中国积极同其他国家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事务发展,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G20、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倡议和方案,在应对气候变化、消除贫困、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等全球性挑战方面展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专门机构的工作,支持多边主义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劳工等领域的实践,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增进社会福祉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正义立场,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为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从“被国际社会影响”到“影响国际社会”再到“重塑国际社会”,中国正从世界发展的“参与者”逐渐转变为“引领者”。我们要基于中国的外交实践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断拓展中国外交实践的原创性话语表达,阐述好中国的新安全观、新合作观、新发展观、新治理观、新生态观,充分展现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大国形象,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文化之维: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炼展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0]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构建独具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的丰富文化宝藏[11]。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向世界展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既出自中国的内生需要,也源于世界的外在关注,既是文化自信,也是文化自觉。

(一)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文化之维的根本遵循,为立足中华文化的深厚资源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提供了科学指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10]。提炼和展示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凝结在中华民族基因血脉中的思想观念以及人文精神,这些中华文化最深层次的文明印记是代表中国形象、展现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气质的重要载体[13]。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向国际社会生动阐释这些中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独树一帜的内容,包括天人合一、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宇宙哲思;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邦交之道;民为邦本、天下为公、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上善若水的道德观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齐治平的精神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尽忠报国的担当意识;等等。要从核心理念、人文精神、文化特质等方面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4],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华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

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其一,要着力打造一批能够承载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化艺术、审美情趣、民族情感的典型象征性符号,如以长城、故宫、兵马俑、中国龙为代表的文化象征符号;以书法、京剧、青花瓷、中国园林等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符号;以孔子、儒释道、孙子兵法、太极等为代表的中国思想符号;以节日庆典、中国餐饮、中国功夫、中医中药、丝绸瓷器为代表的中国生活符号;以汉字、诗词歌赋为代表的中国语言文字符号和以玄奘、诸葛亮、花木兰、屠呦呦等为代表的中国人物符号,以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构建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展现中国人的文化气质和精神信仰。其二,要善于运用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IP,创作一批符合国际潮流,受世界人民喜爱的影视作品、动漫游戏、文创产品等,依托Twitter、Meta 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让中国人的天下观、文化观、道德观以创意化的表达方式“出圈”“出海”。其三,要灵活运用国际传播规律,以多元化的传播方式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不同受众群体需要,实现精准传播。同时,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致广大而尽精微”,要结合不同国家的人文环境和文化背景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以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化解读、时代化阐释、国际化表达,将更贴近海外受众的时尚元素、潮流元素和创意元素融入其中,使中华文化通过生动的表达和多元的话语走向世界舞台,让世界人民读懂中国,喜爱中国。

(二)深入发掘中华文明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源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对待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时,中华文明主张“兼收并蓄、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处理本国与其他各国关系时,中华文明提倡“以和为贵、兼爱非攻、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时,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这些思想不仅体现了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也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形成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全人类共同价值着眼于人类整体性的生存利益和道德诉求,向全人类传达出“平等协商、和平发展”的国际政治话语,“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国际经济话语,“共建共享、普遍安全”的国际安全话语,“交流互鉴、兼容并蓄”的国际文化话语,“环境清洁美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生态话语,凝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价值共识。全人类共同价值将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世界人民的共同诉求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有机融合,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以“让各国人民更加幸福,让世界更加美好”为价值旨归。这一理念不仅立意高远、而且内涵深邃,展现出中国直面世界难题的远见卓识,为人类文明发展带来了智慧启迪,为世界各国携手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奠定了价值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1]52,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类情怀与大国担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不仅对于打破西方“普世价值”的话语垄断,提升中国的对外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基础。因此,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世界价值,更要注重提炼展示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深入阐释中国的和平观、天下观、发展观、文明观、生态观等重要理念,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让东方文明大国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关系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日益崛起的大国,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需要在新的国际格局中重新认识世界,也需要按照新的国际格局来重新阐述自身和阐释世界。在认清国际格局、坚定自身道路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反击西方主导话语的偏见和误解,改变国际话语体系格局,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效能,使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在新时代更好地助力中国发展是当前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话语体系建设要以阐释中国道路,构建中国学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路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也为全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构建多元化的新世界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谁远谁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