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中
英语课程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很多教师都在认真探索的课题。本文基于实践研究经验,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角度展开论述,提出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策略,同时结合教学案例指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梳理、归纳语篇内容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在分析、评价人物观点和行为的过程中发展批判思维,在续写或改编语篇情节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从而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学生了解语篇内容的基础,指引学生挖掘语篇逻辑也可以反作用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鉴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为了让学生有效挖掘语篇内容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梳理语篇,借助簇形图、括号图、流程图或表格等辅助学生体会语篇中的叙事角度或语篇中不同内容的内在关联,让学生在梳理与归纳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有逻辑地传递信息。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的Story time版块阅读教学为例。该语篇篇幅较长,涉及多项活动,为让学生顺利了解语篇传递的信息,并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归纳语篇内容,具体流程如下。
语篇分为三部分,其中包含Saturday morning 和in the afternoon 两个与时间相关的重要短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找出这两个重要短语并在黑板上写下on Saturday morning→in the afternoon,这样,学生便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到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日发生的事件为叙事逻辑。
根据语篇特点,在分析细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空间角度展开对语篇内容的梳理与归纳。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语篇细节设计的逻辑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简化语篇中的句子,如针对“My father is cleaning the car.”“I am helping him.”两句话,教师提问:“What is Mike doing?”学生回答:“He is cleaning the car.”进而将两句话化简为“Mike’s father and Mike (cleaning the car)”。同理,针对第一部分后续内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同样内容的梳理,并将梳理成果有序记录到黑板上,从而得出如下语篇内容的梳理成果:“On Saturday morning:Mike’s father and Mike(cleaning the car);Mike’s mother(cooking the breakfast); Helen(sweeping the floor); Tim and Ben(sleeping).”
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方式独立梳理课文第二、三部分,并组织学生将课文的三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得出完整的语篇梳理与归纳成果。
以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语篇开展归纳与分析活动,不仅可以使其能有效梳理语篇的逻辑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强化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有序分享信息的意识,培养其逻辑思维。
批判思维,即critical thinking,其中,critical 的含义为“Involving making fair, careful judgement about the good and bad qualities of sb./sth.”教师要重视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判断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客观对主人公的言行、作者的想法和语言以及身边的生活现象等展开分析与评价活动,并督促学生展开客观、全面的思考,培养其批判思维。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7 Protect the Earth”的Story time 版块阅读教学为例。语篇围绕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 和“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四个角度提出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主题相关的倡议。保障学生基本理解语篇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教师需要指引学生以批判思维分析语篇结构,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分析“这样写好不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实践中科学运用已经掌握的语篇结构。如针对Save water 语篇,在梳理语篇内容逻辑环节,学生会发现作者运用“水的重要性→节约用水的原因→发出倡议→说明建议”的结构设计段落内容。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本段语篇的结构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期间,学生可以提出肯定的观点,指出这种语篇结构可以更好地说服读者,也可以提出个性化的新想法,如作者应该举例具体说明“We should reuse and save it.”的具体举措。这样,在交流想法期间,学生便可以形成从正、反两方面客观分析与评价课文结构的意识,既可以有效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又能锻炼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
语篇内容与学生生活关联紧密,教师可以请学生结合阅读期间的感想和收获,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在此期间,学生会发现有人偶尔会忘记关闭水龙头、路面车辆较多、人们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现象,并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加以分析和评价。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批判性思考的经验,又可以形成运用批判思维观察生活的意识,拓宽学生批判思考的平台,提升学生批判思维培养的效果。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主动发散思维对语篇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形成更多的个性化观点。教师可以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续写或改编语篇情节,获得更多发散思维的经验,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Story time版块阅读教学为例。课文讲述了狮子在捉到老鼠后将其放走,而老鼠在发现狮子被网捉住后咬破网放出狮子,最终二者成为朋友的故事。完成课文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编写更多老鼠与狮子之间相处的情节。为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效果,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通过设计师生讨论环节,可以让部分缺乏续写灵感的学生受到教师、同伴的影响,找出续写方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记录学生提出的续编想法,如“狮子和老鼠在森林中结识了更多的朋友”“狮子在老鼠遇到危险后及时帮助了老鼠”等。教师在记录学生观点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质疑等方式,指导学生对各个想法细节展开设计。
师生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续写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的个性想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续写文本与教材语篇之间的衔接性,从而使其认识到创新性思考不能脱离原本的情境和风格,让学生在个性表达的同时,确保续文与原文紧密关联。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英语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梳理和归纳语篇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指导学生展开客观分析与评价活动锻炼其批判思维,通过组织读后续写或改写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使学生在阅读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