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贾璇 |北京报道
中车株洲电机公司拥有的部分专利展示
每当走进一家企业,满载奖杯证书的“荣誉”都会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拥有专利的展示必不可少,象征着企业的科研实力。
一纸专利并非创新终点。如何通过有效的转化方式,让专利从“书架”到“货架”,成为公司在行业竞争中成败的关键。专利的转化数量、质量和速度,决定着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及其市场占有率,更成为国家在科技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中央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是国家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底,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 万件,98家央企拥有有效专利数量121.6 万项。同时,近年来央企专利数量仍在快速增长、专利质量持续提高、转化能力有效提升。
中央企业为何成为“专利大户”?专利转化有何特点?关键点是什么?对此,《中国经济周刊》调研采访了多位央企相关负责人。
“国家队”的专利实力有多强?10 月26 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负责人方磊用一组鲜活的数字,分别从专利数量、质量和转化能力方面进行总结。
截至2022 年底,中央企业拥有有效专利数量121.6 万项。有效发明专利、主要发达国家有效专利数量占拥有专利总量分别达到41.5%和2.5%。2022 年,专利对外许可、转让和作价入股合同超过3500 项,专利运营收入超过100 亿元,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达到50%以上。
谈及中央企业成为“专利大户”的原因,多位采访对象向《中国经济周刊》提到,这和持续加大的科研投入密不可分。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 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 万亿元,同比增长9.8%,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
同时,科研人才队伍也是央企专利的强大根基。《报告》统计显示,2022 年,中央企业拥有专职研发人员104.5万人,占全国的1/5,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31 名,占全国1/7。
专利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在此方面,中央企业也具备独特优势。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比,央企更高转化率的核心在于更加贴近市场。现在我们的项目立项时,申请专利等科技成果保护工作都被纳入计划。”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科技项目管理人员杨琰河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她以一项中国专利金奖的电机端盖相关专利为例说:“我们的和谐型高速重载机车在西北地区应用时,由于当地风沙较大,行驶时牵引电机很容易受外界沙尘的污染,造成内部轴承磨损导致轴承固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发明了这项专利。“可以说,这个专利就是为了生产而生的,所以产业转化率高。”杨琰河说。
目前,该专利产品已批量应用于HXD1C 机车、HXD1C 高原车、HXD1 神八机车等共计15078 台牵引电机,使轴承故障率下降4.3%。
通过该项专利转化,公司累计节约成本10074 万元,新增加销售额15.77 亿元,新增营业利润9938 万元,新增加税收1.15 亿元。
这只是中央企业万千专利转化案例的缩影。中央企业在专利转化方面的巨大潜力,更被寄予厚望。
国务院国资委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 年,中央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有效专利拥有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中国专利奖获奖数量占全部奖项数量20%以上。与2019 年初相比,中央企业美日欧有效专利拥有量翻一番,专利质量评价优秀企业数量翻一番,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量增长50%以上(注:马德里体系是一商标国际注册体系,目标为商标所有人简化行政程序),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数量增长50%以上。
虽然身为“专利大户”,但在采访中,多位受访者也表示,由于专利数量和许多考核、评选直接挂钩,中央企业内部也存在“专利泡沫”问题,部分专利本身价值不高,也不具备转化条件。
航天极创物联网研究院 (南京)有限公司研发团队
一位从事基建项目的中央企业工程师罗某直言,以他的工作为例,由于每个项目所处地形、海拔、气温等因素不同,创新研发的产品和工艺都是高度定制的,没有办法适用于其他项目,并不具备转化的条件。“但人员职称、项目评优、业务考核等,都以专利数量为重要参考,大家也只能都去申请了,甚至也有申请技术含量不高的专利去完成任务的情况”。
在央企从事机械制造的林某提到,中央企业手中的科技成果大多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极具转化的产业价值。但为了保持自身的绝对竞争力优势,这些核心技术往往不会被公开、申请成为高价值专利,更不可能拿去交易平台流通。
他同时提到,专利侵权的违法成本较低,维权的时间成本高、举证难度大,加剧了公开高价值专利的风险。“我认识的一家企业被侵权后,官司打了一年半。对方还是个小企业,虽然最终告赢了,但也没赔付多少”。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香也曾在记者采访时提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重大技术装备由于结构复杂、工作环境对外封闭,现场取证固证难度大,侵权易、维权难成为行业痛点”。
一位不愿具名的央企设计人员表示,侵权成本低也容易让市场轻视专利。“大家互抄技术、互拆产品已经成为心照不宣的做法。有的专业人士仅通过公开的专利名就能摸索出技术的大概,加剧了大家将核心技术申请成专利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问题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11 月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也将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法定赔偿额范围提高到了3 万~500 万元;对于故意侵权,增加了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10 月17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 年)》也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涉及专利的考核中,要突出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的导向,避免设置专利申请量约束性指标,不得将财政资助奖励政策与专利数量简单挂钩。在各级各类涉及专利指标的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企业认定、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工作中,要将专利的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不得直接将专利数量作为主要条件。
专利转化产业化可以助力创新成果“落地生金”,也能为创新主体在国际竞争中构筑创新发展“护城河”。近年来,来自“国家队”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越来越多。
多位受访者均表示,中央企业专利转化的主要方式是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过程中,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关键在于合规。
对此,航天极创物联网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极创”)董事长高宝龙深有体会。创业前,他是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在很多同事眼中,高宝龙“有点子,有闯劲”。
工作中,他研发出一款能够记录和监测仪器设备使用状态的装置,“设备精灵”初代机就此诞生。2018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一种用于记录设备使用状态的监测装置”专利权,发明人包括高宝龙等4 人。
经过升级迭代,“设备精灵”系列产品正式量产,被纳入集团公司智能化改造产品体系。产品曾多次参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展、IIEE 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中国智能制造峰会等。也正是这个“小盒子”,引发了高宝龙心中另一个想法:要把科技成果“摆上”市场接受检验。
一般来说,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主要为转让、许可和技术入股。其中,转让最简单直接,但如果对成果的市场价值缺乏有效评估,容易导致技术价值被低估。技术入股可将单位的技术团队和企业深度绑定,长期看可以持续获得收益,但双方也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
综合考虑下,成立一家全新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成为最佳选择。
有了想法,单位也支持,但在实际转化过程中,高宝龙和许多科研人员一样,遇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三个问题”:科技成果所有权究竟归谁、处置权到底如何执行、成果收益比例如何划定。“当时,我们做的大量工作,就是为了解决这个‘三权问题’。”
经过多种转化模式的尝试,航天极创首次实现了国有科技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的“三权分离”新模式。
该模式让高宝龙及其团队独立占有科研成果使用权,并将此专利独占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创业公司,有效降低了科研人员在创业起始时资金有限的困境。
“这样保证了专利所有权不发生变化。创业团队通过科技成果授权的方式得到使用权,还可以用部分资金入股,控股整个创业公司。”高宝龙对记者说。
公开信息显示,航天极创由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高宝龙团队、成都航天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000 万元。
从央企青年员工,到变成一名在市场打拼的创业者,回顾专利转化的创业之路,高宝龙总结得出一条宝贵心得:专利是载体,转化需要人才。
“就像你用一个房子去开店,这时专利就像房屋的产权本或者租赁合同,只能说明你可以使用这个空间,至于如何实现盈利,最终还需要人才去设计、装修和运营。”高宝龙举例说,从某种程度上说,相较于书面的专利,企业更愿意去“挖”专利背后的人。尤其高价值专利在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问题是无法仅通过几张纸来解决的,最终还是需要专利发明人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
就连科技成果转化本身,也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法律法规、专利系统有很深的了解。经过多年观察,他发现,这方面的人才供应也存在不足的问题。
对于“国家队”进行专利转化所需的人才,高宝龙认为需要具备三种能力。第一要具备市场意识,明确“是市场选择专利,不是专利选择市场”,及时转变“研究什么就销售什么”的固有思路,积极拓展自身的市场嗅觉和营销意识,让研发的科研成果及时跟上最新的市场需求和变化。第二,要有能把技术变成产品,甚至是产业的能力。第三,还要有把产品卖出去的能力。“这两点往往是体制内科研人员最缺乏的。”高宝龙说,目前很多团队的解决办法是和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进行合作。
经过多次市场战略调整,航天极创的主营业务已经不再依赖于创业初期的专利产品。“无论如何调整,只要团队里的科研人才还在,面对任何变化,我们都能很好地适应。”高宝龙坚定地说。
据介绍,2022 年航天极创营业收入达到6012.22 万元,净利润 699.75万元。今年8 月,航天极创股东会通过 A 轮融资方案,融资金额3000 万元,领投方为毅达资本。9 月,公司最新完成了2023 年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申报工作。
对于公司的未来,这位来自“国家队”的创客信心满满。据高宝龙透露,除了准备新的融资事宜,公司未来也有上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