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全
摘 要:如何让名著阅读真正转向深层阅读、动力阅读、浸润阅读?项目驱动是一大有效途径。名著阅读项目式学习的起始课,是项目活动的起点,不仅关系到项目推进,更关系到学生参与教学的内驱力。本文对项目起始课的设计原则和误区、激发项目驱动力技巧、头脑风暴开展策略、一般设计流程等内容进行了论述,创新地提出了起始课“六关照”“五流程”的设计策略。有助于学生保持名著阅读的持久力、专注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等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名著阅读项目化 起始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0.016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体系的编写很有特色:“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搭建閱读支架,构筑能力阶梯,使学生“由教师扶着走到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有助于学生逐步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教师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教材,开展名著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学情调查
初中生对名著阅读和项目化学习的认识和兴趣如何呢?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状况,以及他们对于项目化阅读活动的认知,特抽取本校初一至初三年级共计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调查数据显示,17%的同学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影响他们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呢?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缺乏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时间不足,这两项占比都超过60%,还有24%的学生认为阅读中缺乏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应重视对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的产生,是因其直指核心知识,具有严谨的设计和强大的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备受推崇。那么学生又对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了解多少呢?是否愿意参与其中?又希望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呢?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59%学生对什么是项目化早有耳闻,处于了解和基本了解状态,41%学生没有接触过,且在主观问题上提出了“为什么要进行名著项目化学习?有什么好处?对考试提分有用吗”等问题。在名著项目化阅读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更喜欢展示型的驱动任务,其次是探究型和设计型,他们对于活动竞赛和合作探究的阅读策略也比较青睐,从这点来看,比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时下名著阅读教学以作品内容的识记为主,知识点训练多而散,学生对知识缺乏深度理解。现在的教学中,迫切需要以创新理念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课堂实践为探索,开展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的持久阅读动力,发展阅读、思考、表达等关键能力。
二、设计策略
引入项目化学习后,名著阅读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例如“起始课”“推进课”“专题探究课”“讨论交流课”“成果展示课”等。作为整个项目的开启阶段,起始课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的研究中,对课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专门研究“名著阅读项目化的项目起始课”的更是凤毛麟角。
项目化学习(简称PBL)指向学习本质,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的项目,通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探究。汤姆·马卡姆在他的《PBL项目学习(项目设计及辅导指南)》一书中提出:PBL可定义为一个使用各种探究性和挑战性问题来刺激学生掌握各类技能的扩展学习过程。
起始课在百度百科中的定义为:一门课起首的那一堂课,为这门课学习的起点。一般不讲述太多课本知识,以讲述学科概况为主,是对整本书内容的概括性阐述,建立的是知识框架。不同类型的起始课有着共性:第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是对于整体内容起到提纲挈领式的把握。
由于年龄、性别、学段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的兴趣点也不尽相同。那么名著阅读项目化的起始课有哪些有效的设计策略呢?下面我们以《西游记》为例,以“六关照”的策略作为名著阅读项目化起始课的切入点。
(一)关照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更容易激发他们的阅读内驱力。谈及《西游记》,部分孩子的兴趣点在于妖魔鬼怪是怎么变成的,以此确定驱动问题为“妖魔鬼怪的前世今生”,就足以使学生深入阅读。因此,在起始课中关照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兴奋点”立项,覆盖人物、情节、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使学生主动阅读、探究文本,既突出阅读的个性化,又体现了阅读的整体性。
(二)关照好奇心
学生对于他们好奇的问题,必定会想办法解答。所以在设计起始课的时候,教师可关照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好奇心最强的问题立项,例如“《西游记》中人物的特异功能”。也许有些问题并不在教学目标的范畴,但是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整本书阅读,还激发了他们新的好奇心。
(三)关照求知欲
求知欲是我们不断探求知识的原始欲望,也是超越自我的不竭动力。对于学生而言,始终保持足够的求知欲,是学习和成长的力量源泉,名著阅读也是如此。例如,起始课关注“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的种类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我要学、我要读”。
(四)关照成就感
成就感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情愫,是学生渴望被认可的内心。如果起始课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那么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绘制《西游记》中的地图,梳理《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的关系。同伴和教师的肯定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五)关照探究性
在基于项目化名著阅读的起始课设计中,教师将立足点放在探究性上,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师从“教”变为“导”,学生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探究性问题:“《西游记》所揭示的多样主题。”这种探究性驱动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
(六)关照情感性
语文阅读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情智活动,在阅读中,学生会有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熏陶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只有真正走进文本,学生才能与人物共情。
三、模型建构
我们尝试把项目化学习与名著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努力使学生学会读懂一本书的方法和策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读懂一本书的内容。这里我们经过充分实践,提炼出项目起始课的常见结构,建构起始课的一般模型,概括为“五流程”:
(一)确定项目主题目标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这次学习需要达成的核心目标,然后思考什么样的学习证据可以证明目标已达成,再结合名著的语文要素进行项目化學习起始课的设计。例如,笔者结合新《课标》,在对《西游记》核心要素进行分析之后,设计了“经典讲坛——将《西游记》说给你听”的项目化学习活动,目标如下:
1.掌握《西游记》的阅读方法;了解《西游记》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进而认识《西游记》的现实意义。
3.了解传统口头艺术“说书”的特点,并尝试将故事“说”给同学听,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提出项目驱动问题
明确目标后,教师就要寻找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实践方式。项目化学习所关注的核心知识意味着设计者要提出本质问题,根据学生学情将本质问题转化为驱动问题,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三)设置情景完成入项
教师结合学科性质、特点,采取灵活的导入方式,为学生创设情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激趣导入
起始课最大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影视集视听觉于一体,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感官冲击和吸引力。教材里的名著,许多已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如《骆驼祥子》《红岩》《西游记》《水浒传》等,教师可以在起始课中以这种方式进行导入,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用猜读法,对书名、人物进行猜想;运用谈话法,触发痛点,引起共鸣。总之,教师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完成入项
一个好的入项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要让学生有解决这个驱动性问题的强烈愿望;要让学生有探索空间,充分暴露学生对项目及其解决过程的理解;要让学生产生学习与个人有关的感觉。《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中提出了不同的入项事件类型,可以分为三大类:真实体验类、模拟体验类、阅读体验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实践体验、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阅读与项目主题相关的文章、绘本、小说等,拓展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认知。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的《艾青诗选》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艾青故居。
(四)头脑风暴,明确路径
头脑风暴是在入项时提出驱动型问题后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组织学生对驱动性问题进行讨论,对问题本身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中探讨哪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一定要基于学生的想法进行整合和提炼,再进一步完善、丰富项目实施的流程。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整合,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模式,采用思维导图或表格形式呈现关于驱动性问题的思考。
(五)制定阅读长期规划
教师在头脑风暴后,可围绕项目主题和目标,制定学习方案。每个小组要明确活动进程和时间节点,组内分工。如果课堂时间允许,在起始课中也可以制订接下来的名著阅读规划,也可以对阅读方法加以指导,制作具体的阅读计划表。
以上就是一般起始课的模型,当然,因不同学习主体、不同名著类型,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增加作者介绍、品味片段、提出疑问等环节,丰富课程内容。
四、后续思考
虽然起始课教学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作为一个有价值的新课题,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一)把起始课的设计提前到项目的整体设计中
教师习惯于在项目整体方案设计完成后,再来设计起始课。其实,如果把起始课纳入整个项目设计之中,更能发挥其驱动力。
(二)增加实践型起始课的研究,让学生走出教室
起始课的情境创设有多种类型,在前期的研究中,为了简单易行,我们采用文字、照片、视频或者情景模拟的方式,而驱动性更强的实践型起始课较少。后期的研究将打开思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三)继续进行阅读型项目起始课、写作型项目起始课的研究
不同类型的起始课设计不同,但也遵循相同的原则和流程,预期的效果也大同小异。因此,本课题中积累的经验和产生的成果,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项目起始课助力。
“名著阅读项目化的项目起始课”教学的相关策略及模型目前还不够成熟,仍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从而为一线语文教师进行实践、研究提供前沿、高端和导向性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汤姆·马卡姆《PBL项目学习(项目设计及辅导指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年。
[3]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