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潇含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场品酒会。我不是很懂酒,也不想卖弄一个晚上学到的极其浅薄的知识。
酒庄庄主和他的女儿给我们讲解不同年份生产的红、白葡萄酒。
我作为唯一一个会说法语的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当翻译,然而各种专有名词让我头晕目眩,听不懂“椴树花的清香”,也不明白“单宁的浓淡”。
随着酒精逐渐扰乱我本就不大灵光的大脑,我只能祈求大家的酒兴再浓厚一些,谈话再稀薄一点。
我的鼻子很愚钝,闻不出随着温度而变化的香气,很难理解“蜂蜜般的花香”会变成“夏季小金桔的皮”,最终成为“带着矿物质的坚果味”。
舌头也蠢笨,尝不到松香与烟熏,更喝不出巧克力味儿。
不过有一件事让我很感兴趣。
在酒会开始之前,酒窖的蔡总说从2018年之后庄主产的酒口味完全变化了,失去了之前的狂野和粗放,变成了婉约的小家碧玉。
为此她没有再买过庄主的酒。
她让我问问庄主为什么一夜之间改变了酿酒的配方。
庄主听了之后把脑袋晃得头发都飞扬了起来。他说他们从未更改过配方与技术,是气候变化了。
天气太热了,葡萄更甜了。
而且葡萄成熟期缩短,也就意味着葡萄中风味物质积累程度减少,从而影响单宁和糖分的平衡以及芳香物质的成熟。
因此酒的味道较之前天差地别。
虽说这些变化在红酒的评价体系内没有优劣之分,不过我想他的老客户大概都习惯了以前的味道,不知是否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以前我在兰斯周边参观过一家香槟酒庄,那里的酒农告诉我,由于温度上升,葡萄成熟度太高,太甜,他们如果还想生产brut,也就是干型的香槟,那就不得不改变传统的酿造方法。
庄主听了之后又大摇其头,仿佛我伤害了他。
他说他们永远只坚持一种酿造方式。“是否改变配方”这样的提问简直是最狠心的指控。
不仅因为那代表着古老和正统,而且不变的技术展现了特定年份土地的真实状态。
他很骄傲地告诉我,他们还有一种用当地最最传统的方式做出来的酒,用整串葡萄连枝带叶地酿造,酿好的酒中带着草本的青涩。
我不明白这怎么好喝。
法语中有一个词叫做terroir,风土。
大概可以解释为整体环境诸如土壤、地形、光照、降水量、昼夜温差和微生物等的小环境相加的总和。
而“风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呢?很难形容。
我不懂酒,我觉得“风土”所意指的根本不是某种味道,而是对土地的骄傲。
这哪是在谈论甜度、单宁、芳香?分明是在炫耀:你看,只有我们这里的阳光这样恰到好处,土地中的矿物质也贡献风味,你们新世界有再高超的科技、再多的奇技淫巧,有这样的风光雨雪吗?
法国人将“风土”看得重极了,在旧世界的葡萄酒评价体系中,这是一条主导标准。
法国人很珍视他们的土地与文化,和食物相关的产品地理标志有原产地保护(ROC)、原产地命名控制(AOC)等等。
这些标识用来保证食品的产地及其加工方式的正统,保障品质、特性和生产者的制作工艺都优于非原产地的产品。
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咱们的话说,这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自觉自信。
庄主对我说,每一瓶酒中储藏着那一年的阳光、风雨、大雪,与那一年相关的一切都被尘封,当你在十年,或是二十年后打开瓶子,舌尖上又飘起葡萄收割那年的雨雪。
有点像日本人谈风物诗,意为“在季节中具代表性、能让人联想到这个季节的事物”。
达利说:Qui sait déguster ne boit plus jamais du vin, mais go?te des secrets.意思是真正品酒的人意不在喝酒,而是在品尝其中的秘密。
庄主说:Cest un vin humaine, il est lexpression de la vie.
我不会翻译这句话。
抽象表述起来大概是好酒应当是一种人生表达,酿酒的过程与结果都是充满人性的。不能通过硬性标准来衡量好坏,更不能因市场而改变,那是万般中的最下品。
他说这番话的陶醉样子,脸上带着“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仿佛他的酒被市场青睐不过是场孤独被侵犯的苦境。
简直把我带回了以前的课堂。我烦透了法国的政治课。
欧洲人都长了一张没有受人欺负过的脸,他们没有挤过早高峰,没有住过密不透风的城中村,没有因一根吊在眼前的胡萝卜为人拉过磨。他们善良又大度,因为他们不曾见过贫穷与欺骗。
他们给流浪汉买有机饮料,把单车借给陌生人分文不取,见你没有地铁票想方设法帮你逃票,招临时工的第一个条件是幽默!
与庄主闲聊时,我们谈起中国城市之间的差距。他说法国人不爱大城市,都想去乡村,问我在中国是不是也是一样的选择。
我说:“离开还是不离开乡村都不是个人的选择。”
我和法国朋友一起去南亚,小商贩们把价格抬得高高的,等着我们讲价,可他却打断了我的慷慨陈词。
他说:“讲价不尊重他们的劳动。”
我大谈中国的生活用品多么丰富与廉价,满心期待这用着昂贵标准化产品的可怜人表示羡慕与向往,他却有些失落地说:“那些生产工人赚的一定太少了。”
他们眼中清澈的愚蠢让我羡慕,让我几乎要愤怒。
回国前我对法国人厌倦极了,他们怎么那样单纯友善,每天都笑嘻嘻的,他们对这特权毫不知情。
我的同学们谈论素食与动物保护、有机食物与生物多样性、艺术与人生追求、战争与和平。
我与他们一同高谈阔论,一同向往“生命的表达”,就好像我们面对的是同一片旷野。
我是被自我欺骗了。
一方面我不知道固执与“匠人精神”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是一种美德,我看见背后的危机与虚无。然而当我们走到全然的反面时,却越走越疲惫。
43年前《中国青年》上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潘晓的《人生之问》,里面写到:“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肩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種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