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小戎
如果你关注一下服装表演中模特的表情,会发现她们大多面无表情,甚至一幅恶狠狠的样子。走秀的模特,“身上穿着世界上最漂亮、最昂贵的衣服,可是看上去一脸厌倦”。面对观众时,她们不是面带微笑,而是显得愠怒、闷闷不乐。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因为她们都没吃饱。
《卫报》记者说:“模特们有着战俘的身材和与之相匹配的受创伤的表情。在米兰和巴黎的时装秀上,模特们愁眉苦脸的,在T台上疯狂地跺着脚走来走去,一个比一个看起来更暴躁,好像有人答应过她们会有蛋糕,后来她们发现自己又受骗了。”
为了摆出不高兴的样子,模特们甚至都有自己的诀窍,就是反复去想一些让自己难过的事情,比如自己被公交车碾死的小猫。“模特们知道,他们能吸引时尚品牌的,除了发达的腹肌和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身材,还有他们忧郁的表情。”
《泰晤士报》时尚总监安娜·墨菲说,1993年,苏珊·鲍尔多在《不能承受之重:女性主义、西方文化与身体》中说,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和哲学传统中,自我控制的能力被指定为男性的能力。相比之下,那些身体自发的活动,如饥饿、性、情绪,那些需要遏制和控制的活动,都是女性的。当女性被视为跟男性平等时,她们要去模仿男性。在表情上是不是也是如此?奢侈品界盛行的空洞的表情是不是为了证明对自我的控制?真正的男人从不微笑,所以推销奢侈品的男男女女也不微笑,哪怕要卖的东西上面印着草间弥生标志性的波点。
模特走秀时不高兴可能不全是装出来的,她们的工作过程并不是那么让人感到愉快。《纽约时报》的时尚编辑说,她们确实有理由不开心,“一整天里,在一个小房间里被人戳脸、扯头发,在陌生人和十多个摄影师面前换衣服,还有低血糖”。她们穿的鞋子可能不合脚,因为都是样品,在走台时她们要全神贯注于不让自己滑倒或者摔倒,冬天的时候她们展示的是薄绸做的衣服,在9月却要穿厚厚的皮夹克,台下的闪光灯能亮瞎眼。
设计师也不希望模特微笑或者面带表情,因为他们不希望模特的样子转移了观众对服装的注意力,所以模特的相貌越普通越好。“衣服不仅应该让消费者感觉良好,还要让他们感到安全、强大、自信、受到保护。微笑让人显得有求于人,而时尚应该让人感到自己无所不能。”
《华尔街日报》的时尚编辑说,模特在走秀时不仅看上去一幅无动于衷的样子,有时甚至故意皱着眉头、噘着嘴、拉着脸,像爵士歌手或说唱歌手一样。杂志上模特的照片也是如此。这是为了强化时尚不可企及的感觉,让时尚更像一种高雅艺术。不苟言笑、不悲不喜、自我控制被认为是上层阶级的特质。
老照片上,被拍摄者也都很庄重,从不微笑。《卫报》艺术评论员乔纳森·琼斯解释说,在摄影的初期,人们知道拍照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刻,对许多人来说,那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体验。如今,我们拍了如此多的微笑照片,任何人都能在其中找到真正的深度和诗意的想法是荒谬的。照片是为了社交。我们想把自己塑造成快乐的社会人,所以我们微笑着、大笑着,在没完没了的自拍中嬉戏。咧着嘴笑的自拍与严肃的肖像相反,这只是一时的快乐表现,它没有深度,因此没有艺术价值。与我们愚蠢的自拍相比,老照片是多么美丽和令人难忘。那些不苟言笑的人可能和我们一样开心,但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歇斯底里地用照片来证明这一点。相反,当他们摆姿势拍照时,他们想到的是时间、死亡和记忆。
有什么職业是跟模特一样,有点居高临下,越严肃越好呢?老师好像也是这样,最好不要老跟学生开玩笑,他们不需要讨好学生。老师是知识的中介,就像模特是造型的中介。
(加元摘自微信公众号“贝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