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珠,雷 薇,张兴旺
(1.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广西桂林 541006;2.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石刻是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特色的一类历史文化记忆,是古代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与价值信仰的一个缩影,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桂林拥有丰富的石刻文化遗产资源,现存南北朝至民国石刻2000多件,是全国石刻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1]。桂林石刻文化遗产规模庞大、形制多样、内容丰富,真实记录了自魏晋南北朝至民国时期的桂林以及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与学术价值[2]。研究桂林石刻文化遗产的时序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不仅可以发掘其诸多价值,还能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与数据支撑。
国外关于石刻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围绕石刻与人类关系演变的视角展开。麦克威廉剖析了东帝汶法塔卢库石刻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3];斯普林盖提出了“石刻生态物质性”理念,并从时序变化视角阐释了石刻与人类关系的演变过程[4];塞诺尔、波拉特和卡娅采用空间测量法研究了石刻文化遗产的三维模型的构建[5]。
国内关于石刻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从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艺术学等视角展开。姬静、方素平、宫叶英从考古学视角阐述了石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6];孙保燕、翁裕育和周贤君运用Remake 软件对摩崖石刻进行了数字化建模[7];麻天祥对博爱县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法华观音经像的内容与价值进行了研究[8];张靖、李梦霞和林明对广州地区石刻文献专藏情况以及地区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9]。还有学者围绕石刻遗产地与旅游的互动关系[10]、石刻时空演变与旅游开发价值[11]、遗产旅游文化认同[12]、遗产本真性[13]等主题展开了研究。
桂林拥有丰富的石刻文化遗产资源,其类型主要包括文人题记、诗词曲赋、造像刻经、石碑刻记、告示禁约、墓志地券等[14]。早期学者关注较多的是诗歌石刻[15]、洞穴石刻[16]、石刻文[17]等。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探索石刻文化遗产的内容与价值,如石刻中记载的游览活动[18]、诗歌[19]、信仰文化[20]等,并对其从文化融合共生[21]、遗产保护[22-23]与旅游开发[24-25]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从已有研究来看,目前关于桂林石刻文化遗产的研究不多,对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大多是从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视角探索其时间维度的内容与价值,较少从时序演化和空间分布维度研究相关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发展关系。
桂林石刻文化遗产是基于石刻历史遗存、遗产地理空间、遗产文化内涵、旅游开发状况等要素传承发展的。本文通过搜集整理桂林石刻文化遗产资源,采用地理空间方法分析石刻文化遗产的时序演化过程与空间分布特征,探索其在历史地理空间的发展演变过程,以期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参考。
本文使用的数据资源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1)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桂林石刻》《桂林石刻撷珍》《桂林石刻碑文集》《广西石刻》《桂林石刻总集辑校》等。(2)网络资源:主要包括桂林图书馆(http://www.gxgllib.org.cn/)、桂海碑林博物馆(http://ghbl.org.cn/)等网络平台公布的与桂林石刻有关的信息资源。(3)古籍文献:主要包括《广西通志》《广西通知辑要》《桂海虞衡志》《桂林府志》《桂林风土记》等。(4)其他资源:主要包括所涉及的地理空间数据资源、历史文化数据资源等。经过多次对比、筛选、去重、清洗等步骤,并剔除年代、地址、内容等信息不明确的数据资源,最终共获取桂林石刻1524 件。在对其进行时间维度确认与地理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借助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工具(ArcGIS、Google Earth等)对其展开分析探讨。
本文采用地理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展开研究,这是由石刻文化遗产独特的历史、文化、物理与空间表征所决定的。地理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能将石刻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地理空间区位、古籍文献记载等从时序演化与空间关联视角,对其相互佐证、溯源、比对、辨析与关联,从而深化时序演化对比、空间关联考证、内容变迁辨析、文化内涵挖掘、保护开发延伸等专题研究。它包括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趋势面分析等方法。
1.核密度估计
核密度估计主要用于揭示桂林石刻在地理空间上的聚散特征,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φn为桂林石刻分布的核密度估计值,φn越大,说明石刻分布的密度越大;n为桂林石刻的数量,h为带宽,k为核函数,d-di为测算石刻d到第i个石刻di的空间距离。
2.标准差椭圆
标准差椭圆主要描述桂林石刻在空间聚类分布中的时序演化特征,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D,x和SD,y分别代表x轴和y轴的标准差,∆xi和∆yi分别代表桂林石刻的x、y坐标点与其平均中心的偏差,θ为椭圆旋转角,n为桂林石刻的数量。
3.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分析主要用于探测桂林石刻在地理空间上的时序演化规律与空间分布特征,并以具体时间段内石刻数量多少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xi,yi)为第i个石刻空间单元的空间平面坐标,Zi(xi,yi)为石刻的时间要素向量,Ti(xi,yi)代表趋势函数,δi为随机误差项。如Zi(xi,yi)在X-Z平面和Y-Z平面形成的两条趋势线,表示空间中的点向X-Z和Y-Z平面投影点的拟合结果。
从地理空间视角探索桂林石刻的时序演化规律与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挖掘其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促进对其保护与开发利用有着重要作用。
1.时序统计特征分析
从时间维度对上述1524 件桂林石刻统计整理得知,桂林石刻始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于唐朝,繁荣于宋朝、明朝和清朝。南朝石刻共2 块,分别是位于桂林市北郊叠彩山的《欧阳景熙地券》和尧山西麓的《秦僧猛地券》;隋朝石刻1 块,即位于桂林市七星区普陀山栖霞寺故址昙迁题的“栖霞洞”三字,刻于开皇十年(590年);唐朝石刻37块,主要位于桂林市独秀峰、象鼻山、南溪山、隐山等地,石刻内容涵盖游记、题名、诗词、序、庙碑等类型;五代石刻1 块,即位于桂林市七星区普陀山灵剑江的“加封李靖庙碑”,该碑刻于天福二年(937 年)。除此之外,还有宋朝石刻490 块、元朝石刻32 块、明朝石刻368 块、清朝石刻554 块,民国石刻39块,统计结果详见表1。
表1 桂林不同时期石刻数量统计
通过对桂林石刻文化遗产的时序统计和信息分析,发现如下规律与特征:
第一,桂林石刻的刊刻始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正处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时期,桂林土地买卖十分频繁,“买地券”作为生者为亡者向冥界“买地”的虚拟契据,刻于石上随葬。
第二,唐朝时期,多数文人在游览桂林山水后留下大量的石刻作品。除诗词题记之外,受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大量造像、庙碑等类型的石刻。
第三,宋朝时期,受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影响,桂林文化、艺术愈发繁盛,石刻数量剧增。此时,桂林士大夫群体性集聚活动频繁,产生了大量题名、赋诗、题字等类型的石刻。
第四,元朝时期,统治者推行重武轻文政策,使得大量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流失,石刻数量相对较少。
第五,明清时期,随着桂林地方教育的发展,大量本地诗人崛起,成为桂林石刻的主要来源。
第六,民国时期,受社会动乱、经济停滞等因素影响,桂林石刻的数量骤降,甚至大量原有石刻也遭受毁坏,故石刻数量相对较少。
2.时序集聚特征分析
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和民国六个时期的石刻数量相对较多,利用ArcGIS 软件计算这六个时期石刻文化遗产的平均最邻近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桂林六个时期石刻文化遗产平均最邻近指数
由表2 可知,桂林六个时期石刻文化遗产的ANN 均小于1,P值均小于0.001,反映的空间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其时序聚集规律与特征如下。
第一,最邻近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唐朝、民国、元朝、清朝、明朝和宋朝。唐朝时期石刻文化遗产的最邻近指数最高,大多石刻位于佛寺塔院和石窟之中,散布于各山之上、岩洞之中或城郊附近。如位于开元寺舍利塔中的《善兴寺舍利函记》,位于南溪山玄元岩的《南溪玄岩铭并序》等。
第二,宋朝时期石刻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原因为宋朝官员出游时,随行人员相对较多,他们将题名、诗歌、词赋等内容刻于山岩峭壁之上,以资纪念。如俞献可、熊同文等三人同游栖霞洞(今桂林市七星公园内)的题名,许元善、佐叔虎、尹公弼等七人同游龙隐岩洞穴(今桂林市七星公园内)的题名等。
第三,元朝时期石刻内容延续了宋代儒学文化发展的脉络,如位于桂林府学遗址(今秀峰区解放西路桂林中学校园内)臧梦解的《释奠牲币器服图记》、邝金的《释奠位序仪式图记》、杜与可的《撰静江路修学造乐记》等。
第四,明朝时期石刻主要集中在独秀峰、会仙岩等地。由于明朝独秀峰位于靖江王府内,大量石刻记载了三百年间靖江王府的生活状况,表现出独有的聚集性特征,如位于独秀峰朱经扶的《观雪诗》、朱佐敬的《游独秀岩记》、朱经援的《经捖太平岩和靖江王诗》等。
第五,清朝时期石刻大部分以纪功碑、工程碑、禁约碑等形式流传下来,如位于桂林府学遗址任玉森的《重修桂林府学宫记》、位于龙隐山桂海碑林的《冠盖行新建鲁班殿碑记》等。
1.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通过统计1524 件桂林石刻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超过98%的石刻集中在今桂林市的七星区、叠彩区、象山区和秀峰区,其中七星区石刻数量占总数的68.18%。七星区石刻主要集中在穿山、普陀山、七星岩、龙隐山(含桂海碑林)、尧山等区域,其中宋朝石刻数量最多;叠彩区石刻主要集中在宝积山、叠彩山、伏波山、虞山、铁封山等区域,其中明清石刻占叠彩区石刻50%以上;秀峰区石刻主要集中在独秀峰、西山、隐山等区域,其中隐山北牖洞大部分石刻为清朝所刻;象山区石刻主要集中在南溪山和象鼻山。利用ArcGIS 软件计算这四个区石刻文化遗产的平均最邻近指数,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桂林四个区石刻文化遗产的平均最邻近指数
由表3 可知,桂林四个区的ANN 均小于1,P值均小于0.001,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ANN 从高到低分别是象山区、叠彩区、秀峰区、七星区,说明其空间聚集程度逐渐提升。
2.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为了直观地反映桂林石刻的空间集聚特征,利用ArcGIS 软件分析石刻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并构建相应的空间集聚图。在分析核密度过程中,带宽值的大小决定了核密度表面的平滑性,带宽值越小,核密度表面越欠平滑,局部特征越明显。为了更好地识别桂林石刻的空间集聚区,在带宽选择上以突出集聚特点为主,并考虑核密度分析结果要反映石刻空间分布特征的需求,最终选取统一的带宽值0.01 km,并根据自然断点法划分为7 个等级,生成桂林石刻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核密度图,如图1所示。
图1 桂林石刻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核密度
总体来看,桂林石刻文化遗产呈现“两核、多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两核”主要以叠彩山和普陀山为核心,“多中心”主要以龙隐山、象鼻山、西山、南溪山、伏波山为中心。叠彩山石刻主要聚集于风洞、于越山、四望山、碧霞洞、木龙湖等地,如唐会昌四年(844 年)桂州刺史元晦刻于叠彩山崖的《叠彩山记》《四望山记》《于越山记》;普陀山石刻主要聚集于七星岩、四仙岩、省春岩、留春岩等地,如宋淳熙八年(1181年)梁安世的《乳床赋》。
利用ArcGIS 软件和采用标准差椭圆方法处理桂林石刻文化遗产的历史地理信息,将石刻空间分布划分为内部和外部,分布在椭圆内部的石刻文化遗产是该椭圆空间分布的主体部分,椭圆的中心点表示某时间段内石刻空间的中心位置,其集聚特征如图2所示。
图2 桂林石刻文化遗产空间集聚特征
由图2 可知,桂林石刻文化遗产的六个时期的空间重心位于四个区的交界处。在椭圆内部,椭圆的中心朝着增长速度较快的子空间方向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发现椭圆的中心沿着顺时针方向移动,由秀峰区东部和叠彩区西南部的交界处向七星区西北部移动,说明标准差椭圆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的子空间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西北方向和西南方向的子空间。
利用ArcGIS 软件将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和民国的数据转换成三维可视化平滑曲线,有助于整体把握桂林石刻文化遗产时空关联演化的过程与机制,其趋势面拟合结果如图3所示。在图3中,X轴代表地理空间的东西方向,Y 轴表示地理空间的南北方向,Z 轴代表时序。
图3 桂林石刻文化遗产时空关联演化
从石刻关联演化特征来看,桂林石刻在不同时期存在较大时空关联差异。唐朝和民国的时空关联差异较为明显,唐朝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空间分布特征;民国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空间分布特征;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时空关联趋势较为平缓。
石刻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深入研究石刻文化遗产,对于促进其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桂林市拥有丰富的石刻文化遗产资源,是全国石刻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其形制多样、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桂林石刻极具历史资料价值和艺术价值[26]。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桂林石刻历史文化价值,有助于增强桂林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桂林石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高桂林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桂林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桂林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做好系统性的调查与保护,创造“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27]。本文以桂林石刻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从地理空间视角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展开探讨,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未来将继续围绕桂林石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