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区域特色美丽茶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30 13:14
云南农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普洱茶茶园茶叶

刘 裔

(镇沅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云南 镇沅 666500)

近年来,镇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科学谋划、高位推动,把茶产业作为全县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乡村振兴重点产业打造,着力在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质量监管等环节集中发力,持续推进镇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镇沅县是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独特的茶文化景观资源及源远流长的民族茶文化。

一、发展现状

(一)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稳步推进新植茶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全力推行茶园基地绿色有机化管理,全面提高茶园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打牢生态、绿色、有机原料基地。全县累计投入2.78亿元,新植茶园2.4万hm2,改造低产低效茶园3万hm2,打造低氟普洱茶原料基地4 600 hm2,实施有机认证茶园5.96万hm2,建成“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6个。

(二)加工水平大幅提升

建成“千家寨爷号”普洱茶精制加工研发中心1个、全自动初精一体化茶叶加工厂1个、绿色化标准化茶叶初制所39个。不断调整优化茶类生产结构,推进精深加工,科学开发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类系列产品,茶膏、茶籽油等产品面市,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全县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65户,茶叶初制所143个,41家企业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三)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齐头并进

制定品牌管理措施,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模式,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逐年提升,带动了产业发展。全县有区域公共品牌1个,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茶叶商标125个。“马邓茶、砍盆箐茶”入选云南“八大名茶”,“五一茶”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镇沅太和甜茶”地方传统技艺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镇沅县被评为“区域特色美丽茶乡”。

(四)产品质量安全显著提高

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镇沅千家寨普洱茶”协会企业标准,强化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共有14家企业39款产品成功上链国家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建立起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可追溯的质量监管体系。

(五)市场营销趋于多元化

拍摄制作镇沅“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宣传片,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品牌,在《普洱》杂志上对“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进行深度报道,举办茶叶开采节、品鉴会、直播带货等活动,组织茶企参加省内外茶博会、展销会等各类茶事活动,持续深入新疆、甘肃、内蒙、青海等地开展产品宣传和开拓新兴市场,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六)茶旅融合稳步发展

在市政建设中融入丰富的“千家寨爷号”茶元素,打造具有浓郁茶文化元素的五一、嘉德、老海塘等茶庄园,建成集旅游度假、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民族特色展示、茶叶农特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千家寨庄园,开辟老乌山、老海塘、砍盆箐等古茶山旅游精品路线,加快推进千家寨世界野生茶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挖掘镇沅茶文化资源,收集“八大茶山”典故传说,讲好“千家寨爷号”普洱茶故事,增浓茶产业发展氛围,推动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茶园管理粗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受销售渠道不畅、产品价格低迷、人工成本高、劳动力紧缺的影响,部分茶园管理粗放。茶园中耕除草、施肥、修剪等日常管理投入不足,电力、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部分茶园处于放养、放荒的失管状态,制约茶叶产品质量、效益提高。

(二)组织化程度不高,经营机制不完善

全县茶叶生产多为农户分散种植管理和家庭作坊式的初级加工销售,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部分茶叶初制所加工环境条件差、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初精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名优茶比重小,约65%的茶叶以原料形式外销,市场竞争力弱、产业链短、效益低。

(三)产业化水平低,龙头带动作用不足

全县企业规模“小、散、弱”,缺少引领茶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缺乏有实力专业运营主体,新产品研发及包装设计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结构单一,企业各自为阵,各打各的品牌,各宣传各的产品,没有形成合力,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

(四)品牌引领作用不强,市场拓展滞后

虽然强力打造了“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但是品牌价值及影响力偏弱,品牌引领作用不强。“千家寨爷号”普洱茶精制加工研发中心、低氟普洱茶加工中心、“千家寨庄园”已建成运营,但因缺乏强有力的营销企业和营销队伍,营销方式单一,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市场持续低迷。

(五)行业人才匮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茶行业快速发展及新技术推广运用,技术型、管理型、营销型人才短缺和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逐渐凸显。加之大多企业为家族式管理,现有技术、管理人员难以适应现代生产、加工、经营、管理新模式,人才匮乏将成为制约茶产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三、对策措施

(一)抓好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全力推行茶园基地绿色有机化管理,加快有机认证进程,改造低产低效茶园,创建高优生态示范茶园,加强茶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源头端管控,推广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及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减肥减药”技术,严格管控违禁农药化肥在茶园中施用,全面提高茶园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抓好标准化加工,提升产品质量

完善产业标准体系,根据“镇沅千家寨普洱茶”协会企业标准,制作镇沅“八大茶区”不同等级规格的茶叶产品实物标准样,指导企业严格按标准生产,规范加工工艺流程。加快茶叶初制所和精深加工生产线提升改造,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加工水平,推行全域绿色化生产,清洁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工,保障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档次。

(三)强化质量追溯管理,确保产品安全

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组织全县茶企入驻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依托区块链、物联网、NFC芯片等数字技术为茶产品配上“身份证”,实现“千家寨爷号”普洱茶从种植、生产、加工、检测、仓储、销售等所有环节的信息可追溯、质量可控制。深化综合执法力度,提升市场综合监管效能,健全茶园违禁农药化肥使用监管处罚机制,引导茶企茶农正确使用农药化肥,对使用除草剂、催芽剂等违禁农药化肥的行为进行严厉整治,严把产品质量关。

(四)擦亮“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区域公共品牌运作模式,规范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加大“千家寨爷号”普洱茶系列产品研发及包装设计能力,对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做好“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品牌授权使用工作。整合宣传力量,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微信、抖音等媒体,广泛宣传“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公共品牌及企业品牌产品,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积极组织茶企业参加国内大型茶博会、茶叶展销会等活动,持续举办“茶叶开采节、直播带货、评茶斗茶”等茶事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集中力量、集约项目,整合资金,重点扶持和培育有规模、有实力、有品牌、会经营、善管理、成长性较好、创新意识强、具有一定市场开拓能力的地方茶企业,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引导中小企业向产业龙头聚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招商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做好项目策划包装,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项目配套等方式激励招商,引进省内外实力雄厚的加工型、科技型企业落户镇沅,聚集在园区投资建设规模化茶叶精深加工厂。

(六)拓展市场空间,强化市场营销

实施产品渠道“走出去”和茶旅融合“引进来”战略,创新茶叶产品流通方式,强化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丰富营销手段,打破区域销售的局限性,瞄准不同地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开拓国内外新兴市场。持续深入新疆、甘肃、内蒙、青海等地开拓低氟普洱茶、茯砖等大众消费市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利用现有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与京东、天猫、淘宝、抖音、快手、微信等电商平台开展营销合作,加大对“千家寨爷号”系列产品宣传营销,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七)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升华茶文化交融互鉴

以千家寨“世界茶王”文化为主题,挖掘弘扬茶旅文化,丰富“千家寨爷号”普洱茶文化及茶马古道文化内涵,提炼“一山一传奇,一爷一故事”的品牌文化底蕴,讲好“千家寨爷号”普洱茶故事,形成“茶+旅游、茶+文创、茶+健康、茶+科研、茶+互联网”等新型产业业态体系[1]。打造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茶文化元素及地域特色的茶村、茶寨、茶馆、民宿客栈、半山酒店和五一、嘉德、马邓、老乌山、老海塘等庄园,将茶园建成旅游观光、采茶制茶体验、农家茶餐等休闲养生旅游胜地,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茶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

(八)培育创新人才,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型知名企业交流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鼓励企业引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包装策划、生产加工、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到企业创业,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能力。积极向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申报组建“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依托“普洱学院镇沅县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学院”“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资源力量,全面提升“知识+技能+创新”的人才培养能力,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为镇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普洱茶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普洱茶怎么泡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