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增广贤文》如是说。
“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是中国人刻进骨子里的温良,是对“一家有难,邻里相帮”“礼尚往来,亲如一家”等人情世故最精准的刻画。毕竟,邻里关系曾是我们最重视的社会关系之一,邻里之情也曾是我们超越血缘的深厚感情之一。
曾几何时,在如今现代化的高楼里,“邻居”的概念越来越模糊,邻里关系变得尴尬又微妙。
那时,隔壁左右不分你我,吃百家饭,串百家门,你家就是我家;现在,业主们更惯于在小区群里喊话,楼上别闹,楼下别吵,管好自家熊孩子。
那时,大街小巷间,小孩子嬉戏打闹,大人们谈天说地,满满人间烟火气;现在,同一个单元楼,哪怕户挨户、门对门,却不知左邻右舍是男是女,是三代同堂还是一人独居,尽显淡漠疏离。
那时,也会为鸡毛蒜皮吵嘴,可彼此相熟,相互了解,善意足以消弭一切;现在,各种寸步不让,强化边界感,小矛盾轻易激化成大冲突……
都说,邻里关系的衰落,是时代的必然;邻里关系的淡漠,是城市化的代价。本期,我们聚焦都市水泥森林,看看现代邻里关系究竟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