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主席以及各成员国代表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的外交官代表,很荣幸在此发言。
还记得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吗?那是一个战火纷飞、惨遭剥削压迫的中国;那是一个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中国。诚然,那时的我们地位卑下,深受欺侮。但历史已经过去,如今之中国已不是当年模样—我们站了起来,我们也有了“平视世界”的勇气与权利。
今日之中国,已能独立自主研发出多项航空航天技术;今日之中国,已能凭举国之力抵御新冠的蔓延;今日之中国,已经有了充分的自信说,“我与世界同在!”
这样的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心中充斥着的必胜的信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强大而充满力量的国家。尽管遭受过屈辱,尽管战争也曾将我们的血肉摧残,但我们始终心怀理想,脚踏实地。一个人不能被打败,一个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
“平视世界”的自信,更离不开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在外交场上,实力才是硬道理。过去,我们因为弱小而不被认可;如今,强大的中国终于有信心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风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门打开,我们极力跟上经济全球化,使自己更为强大。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将中国打造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上巨大的成就最终使我们掌握了话语权,有了“平视世界”的底气。
当然,社会主义之优越性也是我们的制胜法宝。“团结起来到明天。”社会主义的力量是大团结的力量。当新冠疫情来袭,全国人民做到协调有序;当某些国家诋毁中国的言论盛行于国际时,无数国人奋起反抗。每一个人都是一滴水,十四亿中国人汇成了汪洋大海。这种团结的力量促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长,让人民充满了自信心。
但是,我们的自信不是一种自负。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既不会俯视他国,夜郎自大;也不会仰视他国,妄自菲薄。平等共赢,始终是我们在国际上的追求。我们尊重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贫或是富;我们敬畏每一个国家,无论是弱或是强。疫情蔓延,我们用十亿剂疫苗为非洲人民送去温暖;“一带一路”,我们以千里长廊为中亚人民送去幸福。我们期待各国能够平视中国,期待一个更富人性温暖的世界。
我们有信心,未来之中国必将更加繁荣昌盛;未来之世界,五星红旗必将更加鲜艳耀眼。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师点评】
本文开门见山,切中肯綮。作者敏锐地抓住材料,在标题中径直亮出自己的观点——看今日自信之中国。开篇,首先回溯历史,观点丰盈,旗帜鲜明,指出“我们站了起来,我们也有了‘平视世界’的勇气与权利”。主体层进,步步为营,从理想信念、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剖析国家的强大是信心的来源,一步步彰显主题。结尾遗韵,余音绕梁,辨析了“自信”与“自负”的区别,指出“我们的自信不是一种自负”,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为世界所作的贡献。全文观点提炼精粹,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富有张力。
(指导教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