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灰蒙蒙的,人的心情也灰蒙蒙的。
一大早,几声清脆的电话声,唤醒了百分之百满意公司员工的热情。
接线小姐彬彬有礼地说,您好,百分之百满意公司,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一个男声有气无力地问,我需要白云山5点钟的新鲜空气,你们可以提供吗?
新鲜空气?接线小姐听过顾客不少奇怪的要求,但这样的要求还是第一次听说,她马上反应过来,说,请您留下电话号码,10分钟后回复您。
老板面对这个顾客的要求,有些怀疑;但有钱就得赚,这是他的信条。他马上回复,每袋500元,明天开始送。
对方竟然一口答应。
老板安排了新员工小林跟单。第一天,小林4点多就到白云山顶,5点钟一到,他立即拿出保鲜袋装好空气。按顾客提供的地址,小林来到市中心的一个高档小区。他按了按门铃,开门的是一位老人,还拄着拐杖。
老人接过保鲜袋,打开袋子对着脸,痴痴地笑,就是这个空气,就是这个感觉。他转身掏出500元说,以后每天准时送来。
第二天,小林依然4点多就来到白云山顶,他暗暗发笑,一袋空气值500元,我在这里站一天不就成百万富翁了?他照旧5点钟装好一袋空气,7点准时送给老人。老人闻着空气,依然很享受,不问什么就给钱。
连续几天,小林都在想,白云山的空气真的这么值钱?他也模仿老人的神态,深吸一口气,眯着双眼,感受一下山顶的空气。他很失望,无法感受其中的乐趣。
一天,小林睡过头了,赶到白云山顶刚过5点。他赶紧拿出袋子装空气,心想,我就不信迟几分钟你会知道。
当老人打开袋子时,脸色马上变了,这不是5点钟的空气!
小林吓了一跳,神了,差几分钟都知道?老人继续发脾气,年轻人做人要老实,是就是,非就非,你再不老实,我让你老板炒你鱿鱼!小林一想到被炒鱿鱼,有些害怕,哀求着说,老伯,请您原谅我一次吧,我找份工作不容易啊。老人看小林快哭的样子,摆摆手说,好吧,今天不给钱,明天继续送。小林说了很多句谢谢才离开。
小林叹了口气,这500元只能自己垫付了。之后,他再也不敢骗老人了。老人每次验货成功后,照样二话不说就给钱。
小林送了一个月,他一直很纳闷,想找机会问清楚,但公司规定,不得向顾客询问原因。
有一天,小林准时送货上门,按了好久的门铃不见老人开门。他想,暂停服务要提前通知的,这是公司的规矩。老人是不是外出了?他侧耳听,屋内好像有些声响。他打不开门,马上打电话报警。警察来了,原来老人晕倒在里面,幸好小林及时发现。小林一直跟到医院将老人安顿好才离开。
一个多月习惯了早起,小林这几天早上也睡不着,心里想着那老人的事,也想到了乡下年迈的父母。周末,小林买了水果,早早去医院看望老人。老人看到小林,很惊喜,招呼他进来,还颤抖着说,谢谢你来看我。
小林看看周边,没人陪老人,忍不住问,老伯,您家人呢?怎么没人来陪你啊?老人听完,默默掉下眼泪,断断续续地讲着,两个孩子都出国了,几年也不回来一次,去年老伴走后就成一个人了。
小林好奇地问,那新鲜空气又是怎么回事?老人听完破涕为笑,那天我在电视上看到单身老人病死家中没人理,我就想到这法子,让你每天给我送空气,白云山是我和老伴相识的地方,每天可带来一些回忆,你还可以定时来看我。
小林又问,你怎么不去老人院?老人摇摇头说,我不喜欢去老人院,家里多少有些温暖和回忆,去那里没有家的感觉。
小林追问,那天我迟到取的空气,您是怎么知道的?老人开心地笑起来,你那天在外面给你女朋友打电话的声音那么大,我刚好打开窗户,就听到了。
小林也忍不住笑了,从身后拿出一袋空气,说,我今早特意跑去装的,保证是5点钟的,免费赠送。
老人接过袋子,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灿烂的笑容。
(摘编自《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老人”不限价格,电话预定白云山的新鲜空气,需求特别,引发读者一探究竟,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老板“有钱就得赚”、一袋空气售卖500元且不问缘由,揭示了当今人们金钱第一、对身边人缺乏理解与关爱的现象。
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小林最后“也忍不住笑了”,既有他在老人面前的难为情,又有心中谜团终于被解开的释然。
D.小说构思巧妙,借孤居老人与新员工小林之间的奇缘,将当今老年人生存中普遍性的问题暴露在了我们面前。
7.“老人”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8.小说以老人“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灿烂的笑容”结尾,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试题解析】
6.该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中“不问缘由”是因为公司有相关规定,与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没有关系;“当今人们金钱第一、对身边人缺乏理解与关爱”也并不是这篇小说要表达的主旨,这里有强加因果之嫌。
参考答案:B
7.该题的指向简单明了,主要看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否有自己的独到的感悟与理解。作答时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观照,尤其是对人物的行为、语言与心理要能够作出合理的解读;二是准确把握题干中“简要分析”的要求,最好能将归纳概括与具体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才会言之成理,眉目清楚。
参考答案:①年迈体弱:预约电话时的声音有气无力,开门时拄着拐杖。②孤居富有:妻子去世,孩子不在身边,不限价格预定服务,住在高档小区。③渴望关心:害怕病死在家没人理,预定服务是为了有人能天天看他。④童心未泯:得知小林迟到,打开袋子后,脸色突变,佯装生气,教训小林,最后才告知真相。⑤重情重义:一定要白云山的空气,不愿去老人院,留恋家里的温暖和回忆。
8.该题以小见大,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内容、结构、形象、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应从人物与人物的相互影响、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性与丰富性以及人物的内心变化与主题表达的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①丰富人物形象。老人因为小林的关心,完全打开了心门,坦露出了性格中童真的一面。②形成鲜明对比。老人天真灿烂的笑容与他孤寂冷清的生活形成对比,令人回味与深思。③升华小说主旨。老人舒心的笑,为作品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是作者对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