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本是幸福的人,却不自知。常无视身边的幸福茫茫然找寻:幸福在哪儿?心便回答: 别找了,幸福在我这儿。
幸福在哪儿?其实两千多年前早已有了答案。《论语·雍也》里,孔子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你看颜回,他住在穷陋屋巷,一竹篮饭,一瓜瓢水,如此清贫,别人不能忍受这种清苦,颜回却听从心的召唤,始终不改变他向学求仁的乐趣。快乐是由内向外而发的,所以颜回是真快乐、真幸福的。
颜回保有内心快乐和幸福的根源,正像林清玄所言:“从污秽的心中呈现出污秽的世界,从清净的心中呈现出清净的世界,人的境况或有不同,若能保有清净的观照,不论贫富,都不能扰动他。”从清静的心中长出清静的世界,颜回拒绝污秽,便不去名利场上追逐,也许他所确定的幸福标准,就是从心于清贫。还有那个视相位为腐鼠的庄子,他不愿看这浊世,便将目光投向苍穹,身化一只神奇的鹓雏,心之所向,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那是他于心的幸福。无论颜渊或是庄子,心之所在即幸福所在。
但总有人还在盲目找寻。他们总是关注于外在的名利,却无法窥见内心的幸福。就像2010年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一炮而红的女孩马诺,她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当物欲放大,无限膨胀,心为形所役使,你还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吗?没日没夜地匆忙于都市的霓虹灯下,身躯够疲惫,表情够麻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暗藏了多少权谋与算计?于心就幸福?
你再转身看看袁隆平。他听从内心,做个禾下乘凉的美梦,这便是属于他的幸福,一生做好一件事。他蹚过农田的泥水,也居过城郊的雅舍;他关心百姓手中的饭碗,也留心自然山间的美景。捋捋心情,看看今夜月是否圆,星是否亮。他的诗意安放在四季的风调雨顺里,人间烟火色,于心都是满足和幸福。
那么,你该怎样从心去感受幸福呢?
林清玄说:“向外,不断追求生命更高的境界;向内,不断触及心灵更深的感动。”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里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的追求,便是对幸福于心的最好诠释。身体残缺的他们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人们可能以为他们会一蹶不振,但他们用智慧和劳作把儿女养大成人,也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你敢说他们没有创造幸福的生活?
自此,请你不再迷茫,于心,创造并守护好你的幸福。
【教师点评】
作者把握了本则漫画作文的精髓,开篇破题,指出常无视身边的幸福茫茫然找寻的现象,揭示幸福源于内心的主旨。接着引用孔颜乐处的素材,指出快乐是来自内心清净世界的关照,“心之所在即幸福所在”。并联系现实,否定了那些关注外在名利无法关照内心幸福的现象,赞扬了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的幸福,具有思辨性。最后,以感动中国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虽身体残疾,却用智慧和劳作创造幸福的例子,道出幸福的真谛在于内心的追求。
本文立意高远,素材丰富,行文不枝不蔓,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指导教师:湖南师大附属颐华学校 彭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