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在日内瓦闭幕,中国裁军事务大使李松率团出席本次大会。
在中方积极推动下,大会达成最后文件,决定进一步加强《公约》有效性,促进全面遵约,并为此设立工作组,在遵约与核查、国际合作、科技审议、国家履约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工作,致力于探讨达成包括具有法律约束力方式在内的加强公约措施。
李松指出,众所周知,谈判核查议定书有助于全面加强《公约》机制、增强《公约》有效性,但由于美国独家阻挠,有关谈判已停滞长达20年。会议期间,中方与各方广泛沟通、积极斡旋,为各方在最后一刻达成最后文件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发挥的建设性引领作用,得到大会主席团、联合国副秘书长和裁军事务高级代表以及与会各国代表团的普遍赞誉。在最后文件通过后,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于1972年达成、1975年生效,迄今有184个缔约国。中国于1984年11月15日加入公约。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于2022年11月28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开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该公约是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的基石,建立核查机制是确保公约权威性、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但是,由于美国2001年时独家反对,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一直停滞至今。
知 识 链 接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是《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的简称,对于全球范围内禁止和销毁生物武器、防止生物武器扩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该公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不取得除和平用途外的微生物制剂、毒素及其武器;也不协助、鼓励或引导他国取得这类制剂、毒素及其武器;缔约国在公约生效后9个月内销毁一切这类制剂、毒素及其武器;缔约国可向联合国安理会控诉其他国家违反该公约的行为。
(来源:央视新闻)
【思考】
1.这样一条造福全人类的公约,为什么被美国阻挠20年?
2.中国为什么能成功推动这条公约?
3.该公约的最后通过,能给全人类带来什么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