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年内二次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9月14日宣布降准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为2023年第二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今年首次降准已于3月落地,两次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释放长期资金超万亿元。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预计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
2014年以来央行降准幅度一般不低于50个基点,本次降准和2022年4月以来的三次降准相同,都是全面降准25个基点,根据测算本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900亿元。央行此次降准依然为25个基点,总量适度,缓解短期流动性需求。是希望稳信心、稳预期,及时出招呵护市场平稳。
◎ 在岸人民币跌破7.34
9月8日,央行宣布动用汇率管理工具箱的一周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即触及7.34,突破2022年11月初的低点,创下2007年底以来的新低。
近一个多月来,美元指数持续强势,进一步加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压力,我国央行已两次动用汇率管理工具。2023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走向,二是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美联储方面,年初的时候市场预计美联储将暂缓加息,可是直到9月,美联储还在传递年内还将加息一次的信号;7月中旬以来,得益于国内经济稳步回升向好,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受美元指数走强影响,对美元双边汇率有所走贬,对非美元货币保持了相对强势。随着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同时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人民币对美元也将逐渐上扬。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非常重要,但并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全部,还应该综合全面看待,更加关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
◎ 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国务院2023年8月28日发布 《国务院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文件中提出为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的支出负担,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以及赡养老人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这些扣除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个税优惠效果,主要看人民群众能不能实实在在受益,直接影响老百姓的“钱袋子”。当前,我国经济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稳”字当头。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会对减轻居民日常负担、提振消费能力,产生“杠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