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的班主任

2023-12-29 00:00:00谭颖涵
现代阅读 2023年17期

教育过我的老师大有人在,若说谁在我心中最有特点,她的位置无可替代。

“啪!”的一声,教室的讲台被重重地敲响了。全班同学顿时一改平时的散漫,端正地坐在课桌前。讲台上的灯光打在她的颅顶、发梢,全班充满压迫感无穷的气场。

这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罗老师。

刚升入初中,大部分同学都在积极地与新同学交流,场面十分热闹。这时,一道身影如“鬼魅”般潜入教室。同学们感受到了一股极为强悍的“威压”,看到一脸严肃的老师后,瞬间战栗着坐直。只见这位老师先是进行了自我介绍,随后便开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向我们讲述将来的初中生活。不,与其说是讲述,倒不如说是一种变相的警告。罗老师口中吐出的任何一个字都那么冰冷严肃,令人不敢懈怠。这样一个严厉至极的老师形象便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

又是一次班级总结大会,罗老师站在讲台上,满脸阴霾。我们早在罗老师的“压迫”下学乖了,一动也不敢动。罗老师点了好几个同学的名字,脸上毫无波澜。被点名的几位同学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罗老师无视几位同学惊恐的神情,只是极其漠然地说了声“来我办公室”,这几位同学的眼中顿时失去了神采,前往办公室时如同落了水的狗,无比落寞。罗老师的严厉,由此可悉数洞察。

我们当然深刻地明白罗老师的严厉是对我们好,也明白罗老师有多么关心我们。我们也努力地适应着罗老师的教学方式。但不得不说,我们对罗老师的忌惮已经在心上深深地扎了根,这样一位眸中尽是威严的老师,如何不让人又敬又怕?

即便如此,我也要说,罗老师是对我帮助最大的老师。

开篇引出人物,但没有写出“严厉”这一特点。

没有典型而具体的事件作为支撑,且“严肃”这一特点主要通过“我”的心理描写来体现,缺少生动的人物描写。

对教师的描写,如“脸上毫无波澜”“极其漠然”等,不能凸显严中有爱的特点。

罗老师对“我”究竟有何帮助?给“我”带来了何种启迪?主旨不明确。

病因分析

1.中心思想不明确。这篇作文只简单刻画了人物,没有写出人物给“我”带来的思考与感悟。好的文章,要解决成长中的问题,提炼出有借鉴意义的中心思想。

2.没有选取典型的事件。刻画人物不能只是泛泛而谈,应将人物放在典型事件中,再由事及理,写出“我”的思考与感悟。

3.缺乏恰当的细节描写。本文以直接评价人物为主,而非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将人物特点鲜明地呈现给读者,人物形象模糊。

该作文最终得38分,是一篇典型的三类文。(陈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