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00:00:00念一
现代阅读 2023年19期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

——《说文解字》

前世今生

(来源:语文出版社《汉字源流字典》)

解字·汉字密码

①杂色的牛。《诗经·小雅·无羊》:“三十维~,尔牲则具。”引

②动物的毛色。《周礼·春官·鸡人》:“鸡人掌共鸡牲,辨其~。”

③杂色的旗。《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通帛 为旜,杂帛为~。”

④客观存在的各种物质、物体。《荀子·正名》:“~也者,大共 名也。”

⑤指与“我”相对的他物,客观环境。《荀子·修身》:“君子役~, 小人役于~。”

⑥人,众人。《左传·昭公十一年》:“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 救陈,又不能救蔡,~以无亲。’”

⑦鬼魅,精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 日当知~矣。”

⑧类,类别。《国语·晋语六》:“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

⑨标记。《左传·定公十年》:“叔孙氏之甲有~,吾未敢以出。”

⑩指说话或文章的实际内容。《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而行 有恒。”

⑾观察,选择。《左传·成公二年》:“~土之宜,而布其利。”

⑿量词。件。刘敞《先秦古器记》:“先秦古器十有一~,制作精巧。”

⒀姓。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有改动)

说文·一个字的典故

别无长物

东晋王恭,是孝武帝王皇后的哥哥,他生活俭朴,不图享受,深受孝武帝器重。有一年,王恭随父亲光禄大夫王蕴从会稽(今浙江绍兴)来到都城建康(今南京),他的好友荆州刺史王忱去看望他,两人坐在一张六尺长的新竹席上促膝谈心。王忱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精美,他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一定带了不少这样的竹席,于是便开口要王恭送他一张竹席。

王恭听了,毫不犹豫地将身下这张竹席赠送给了王忱。其实,这是王恭唯一一张竹席,送给王忱后,他只能改用草席。王忱知道后,十分惊讶,觉得过意不去,向王恭表示歉意:“我以为你带回的不止一张,所以向你讨要。”王恭笑笑说:“我平生无长物(多余的物品)。” (来源:燕山出版社《中华成语故事》,有删改)

说文·风物大挑战

根据线索提示,将正确的风物名称填写在横线上。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特产

①_______________

提示一:釉里生姿,火上添魂。

提示二:中国是它的故乡。

提示三:它是易碎品。

②_______________

提示一: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提示二:由它泡制的饮品,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提示三:西汉中期曾发展为药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③_______________

提示一:轻柔丝滑如蝉翼,苏杭一带最有名。

提示二:此物品在古代曾持续大量地销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

提示三:上古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为其由来。

答案:①瓷器;②茶叶;③丝绸

结语

文明起源于人类对“物”的认知,所谓“格物”就是人类认知“物”的过程,“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人类在认识“物”、改造“物”、创造“物”、交换“物”的循环往复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促进文明的发展,激发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几千年来,中华风物依旧传承着璀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