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2023-12-29 00:00:00
清华金融评论 2023年11期

◎ 中办、国办调整央行职责、机构、编制

10月12日,中央机构编制网发布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 (以下称《通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称“央行”)三定方案出炉。所谓“三定”,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根据《通知》,本轮机构改革中,央行涉及三项职责调整,三项机构设置调整。编制方面,根据职责划转,相应核减央行30名行政编制、6名司局级领导职数。调整后,央行内设机构20个,机关行政编制71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87名。除此前已经公布的央行消费金融保护、金融控股公司日常监管等职责调整,本次“三定”方案还披露了央行内部系统的一些调整。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央行内部,原由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承担的协调推进相关普惠金融工作职责,划入金融市场司;原由金融市场司承担的统筹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中涉及房地产金融领域的相关职责,划入宏观审慎管理局。上述调整,可以理解为央行内部9bmpCaiFZd1CV38oiN2k3A==更加强调宏观审慎管理工作,央行的职责更加突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剥离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职责,完善分支机构改革,有助于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再造现代中央银行。

◎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数量增至20家

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的要求,9月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了2023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自中国央行、原银保监会2020年12月公布了《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后,这是第三次公布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此前两次公布的名单中系统重要性银行数量均为19家。与2022年9月公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相比,2023年公布的名单中,第一组有10家,高于上年的9家,其中多出了南京银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因规模大、复杂性高,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性强,在金融体系中提供关键的金融服务,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平稳高效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有助于夯实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根基,增强市场信心。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16年来首次突破5%

美东时间10月20日,被认为是“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这是16年来的首次。受此影响,截至当日收盘,美国道琼斯指数跌0.86%,标准普尔500指数跌1.26%,纳斯达克指数跌1.53%。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会影响众多经济领域的融资成本,从汽车贷款、公共借贷,到抵押贷款、公司收购,整个市场都将受到冲击。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上涨,各领域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上行,美国经济将会承受压力。2023年早些时候,美国一些地区性商业银行出现挤兑、破产的情况,和美联储节奏快、步伐大的本轮加息不无关系。美联储如果进一步加息,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