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老师,我想写篇论文,哪方面的内容好写呢?”一位朋友这样问。是的,有了写作愿望,却不知道该写点什么,这是有些老师论文写作时的“痛点”。
回答“写什么”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写”。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写论文,应该围绕“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这个目标进行。一方面,可以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论文的形式将研究结果表述出来;另一方面,可以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提炼,以论文的形式将这些经验呈现出来。论文选题可以从以上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一、基于教学问题解决的论文选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适应当前教学改革要求的问题,比如落实“双减”政策、体现课程改革要求等,因为教学改革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落地生根;二是如何应对那些影响教学质量、历久弥新的问题,比如激发学生参与、转变学习方式等,因为教学具有情境性、复杂性,这些问题往往难以有一成不变的答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研究。
从落实“双减”政策看,我们可以围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施与指导”这一方向选题。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研究方向,不宜作为论文题目。我们写论文时,还需要寻找一个切入点。那么,这个切入点怎么找呢?主要是从存在的问题中去找,比如说作业形式单一、作业弹性和个性化不足、作业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作业评价过于注重结果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选择相应题目撰写论文,例如《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索》《运用实践型作业,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参与》《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作业的价值追求》《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以“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为例》《小学数学作业的“另类”评价》等。
从当前课程改革要求看,“数学核心素养”是个关键词,要求我们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那么,当前课程改革的具体看点有哪些呢?看点一是在数学核心素养表现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核心词“量感”;看点二是强调同一类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一致性;看点三是将百分数移到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看点四是强调几何直观,增加尺规作图内容;看点五是增加跨学科主题活动内容;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教学探索。例如,关于量感的研究涉及以下问题:什么是量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量感?怎么评价量感?我们可以选择以下题目进行研究:《小学数学量感的内涵与特征》《以估测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发展小学生量感》《在多元活动体验中建立学生时间量感——以“一分有多长”教学为例》《画出不一样的“量感”》《量感可以“走”出来——“走”千米活动设计》《量感表现性评价的维度与案例》等。
对于那些历久弥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多角度的持续探索。例如,关于转变学习方式问题,可以从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的角度写,可以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角度写,也可以从开展“玩数学”“做数学”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的角度写,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具体的问题,论文选题时聚焦问题。
二、基于教学经验提炼的论文选题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要将这些经验变成研究成果,论文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例如,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如何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是件让老师感到很头疼的事情。小利老师接手一年级教学班时,她认真研读《儿童心理学》等书籍,研究儿童注意发展规律,了解到初入学的儿童无意注意已经有很好的发展,而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一年级孩子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是15分钟左右。为此,小利老师决定,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又要利用他们的无意注意。她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的规律,设计出课堂教学节奏,例如,上课伊始,老师变个小魔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教学15—20分钟时,设计一个小活动,比如根据《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节奏做操,如果正在开展小组活动,就让学生去其他小组“检查”一下,目的是让孩子们动一动、走一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于是,我建议小利老师把自己的实践探索形成论文,比如《运用注意规律激发一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探索》《利用学生注意规律,设计课堂教学节奏》等。
又如小李老师,刚参加工作时总想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因此教学中经常是老师讲、学生听,可是学生并不买账,老师出力不讨好。于是她转变教学方式:从“请听我讲”到“我听你讲”,请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预习。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新课前,让学生先自行翻阅要学习的内容,接着自主讲述所阅读的知识点,可自编或合作编写数学故事。编的故事内容要健康,突出学习的重点内容,可加入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收获表达出来。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故事的世界里自由徜徉,体验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支配感,在故事的世界里建立自己的知识城堡,尽现思维的灵动。我建议小李老师把自己的做法整理成论文,比如《故事赋能,快乐学习——小学数学故事化预习活动的组织》《运用故事魅力,引领前置学习》等。
三、选择合适的论文类型进行表述
定好写作方向后,还需要确定一下自己想用哪种论文类型来写。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论文类型有四种:一是理论型的,二是实证型的,三是课例型的,四是综合型的。理论型论文,主要是提出一种观点,进行思考辨析、逻辑论证,例如《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价值之我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等;实证型论文,主要是基于实证数据撰写论文,例如《四年级学生“量感”发展现状调查》《小学生关于数学故事的需求状况调查》等;课例型论文,主要是基于课例改进撰写论文,例如,某老师从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角度开展课例研究,形成论文《亲历建构求突破 操作体验促参与——以“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为例》;综合型论文,就是综合使用以上两种或三种方法撰写论文,在此不再赘述。
(作者单位:广东省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