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定性描述和定量刻画来认识圆柱?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在图形辨认中直观认识圆柱
1.呈现图片,直观判断。
让学生观察下列图形(如图1),辨认哪些是圆柱。预设学生认为②号是圆柱。追问: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圆柱?预设学生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并且大小相同。
2.对比分析,寻找差异。
提出思考:那③号图形的上、下面也是大小相同的圆,为什么不是?预设学生发现圆柱要上下一样粗细。
继续思考:那⑤号图形符合以上两个条件,是不是圆柱?预计学生认为不是圆柱。出示概念:②号和⑤号都是圆柱,②号叫作直圆柱,⑤号叫作斜圆柱,我们在数学中主要研究直圆柱。
二、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圆柱的特征
1.自学教材,认识名称。
让学生打开教材,通过自学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并与同桌交流。
2.回顾经验,寻找方向。
回顾:以前是如何探究长方体特征的?预设学生回顾是从面、棱、顶点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联想思考:那你们打算从哪些角度研究圆柱?怎么研究?师生交流,整理出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制作成表格(如表1)。
3.小组合作,操作探究。
提供材料:圆柱积木、透明胶、薯片筒、山药段、剪刀、小刀等。学生可以采用剪、滚、摸、数、拉等来研究其特征。合作交流,小组汇报,完善表格。
三、在观察想象中对圆柱进行定量刻画
1.通过卷的方式进行定量刻画。
提供材料:提供一张长30cm、宽20cm的长方形纸,两组圆片(每组各2个)。
提出任务:用卷一卷的方式,制作出一个圆柱。
反馈交流:学生边操作边交流。沿长卷,卷出的圆柱底面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是30cm;圆柱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是20cm。沿宽卷,底面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是20cm;圆柱的高等于长方形的长,是30cm。
2.通过转的方式进行定量刻画。
提出思考:在这张纸上装一根轴,把它旋转起来,你能想象出旋转后是什么形状吗?想象后通过课件演示。
提出任务:把轴装在长方形不同的位置上,旋转后的圆柱其半径和高分别是多少?
想象交流:先独立思考,之后在小组内交流。
反馈呈现:学生边讲,教师边用课件动态呈现其结果。
通过直观判断、动手操作、观察想象等方式,从定性描述和定量刻画两个维度来认识圆柱,既探究了圆柱的特征,又为后续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做好了铺垫。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