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百数表”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中的内容,主要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体会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以及100以内数的大小;二是探究百数表中隐含的规律,提高探究的乐趣,发展推理能力。
除了教材中的百数表,在实际教学中,我对百数表进行“再挖掘”,实现了“百数表”百变成新。
百变之一:门牌号引发“百数表”之变
教材中练一练的第2题是“小熊写门牌号”(如图1)。
整体看来,第一排房子的编号规律是从左往右依次多1;第二排房子的编号规律显然是从右往左依次多1,中间缺少的两个数应该是:79、80。在学生理解了这个规律后,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制作一个面目全新的“百数表”(如图2)。鼓励学生尝试发现规律,并继续填写下去,发现这个百数表中隐藏的规律。
在观察比较中学生发现,在这样排列的百数表中,也存在着很多规律。在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播下创新意识的种子。
百变之二:数尺引发“百数表”之变
教材中练一练的第3题是“看一看,填一填”。如图3,数尺上给出了30、32、34……让学生按照规律继续填下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得出:从左往右每次多2,从而获得结果。
借助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百数表中,如果按照每次多2,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百”数表呢?同学们想知道吗?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这时教师可以呈现出如下的表格让学生补充完整(如图4)。
这个表其实就是100以内数的双数表,借此,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有了这个双数表,大家可否做个单数表呢?在制作、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这两个特殊的“百”数表中蕴含的规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百变之三:由1知8魔幻器
教材中练一练的第4题是“想一想,填一填”(如图5)。当学生做完这3道题后,可以用机灵狗的口吻说:填写这一类表格,其实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数就可以了。鼓励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同时,结合百数表,教师可提前制作好一个九宫格魔幻器。把这个九宫格放在百数表中,只要能看到其中的一个数,利用百数表中的规律“往上减10,往下加10;向左减1,向右加1”就可以推算出其余的8个数。这就是由1知8魔幻器。
借此,还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其他魔幻器,运用规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后续的百以内数的运算埋下伏笔。
百变之四:信息加密宝
教材中的问题1如图6所示,在这个图片中,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整体效果就是一个字母“X”。假设想给某人传递一封秘信,内容是字母“X”,我们就可以编写一串数字:0112233445465667788910010192837556473829110。这串数字依次在百数表中涂色,就可以知道含义。如果没有解密约定,就不知道这串数字的意思,从而起到加密作用。
以此,可以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图案或汉字,进行编码,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小小的一张百数表,简单却有大智慧,在观察、填写、找规律的过程中,数学就成了一个有趣的乐园,一个奇妙的世界。由此可知,教师利用好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是多么重要,潜移默化中就落实了新课标理念,让数学核心素养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滋养孩子们的心田,润泽孩子们的生命。
(作者单位:河南虞城县店集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