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诀尾数的对称性”教学实录及赏析

2023-12-29 00:00:00刘德武刘英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3年8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乘法口诀和对称性,掌握乘法口诀尾数对称性的特点。

2.在经历探寻乘法口诀尾数对称性的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3.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共要研究五个问题。(课件出示:1.关于乘法口诀。2.关于尾数。3.关于对称。4.关于乘法口诀尾数的对称性。5.关于本节课的意义)下面就先研究第一个问题。

(一)关于乘法口诀。

师:乘法口诀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你能说一句吗?

四个学生分别说出:四八三十二,九九八十一,三八二十四,七七四十九。

教师依次板书:4×8=32,9×9=81,3×8= 24,7×7=49。

师:乘法口诀有很多,说得完吗?

生:(随口回答)说不完。

师:(笑了)不要老师一问“说得完吗”,大家就马上回答“说不完”。要动脑子,其实口诀就那么几句,当然说得完。好了,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叫作乘法口诀,难吗?

生:不难。

【赏析】刘老师开门见山,清晰明了,同时充满童趣。重要的是,刘老师没有人为地“设计乘法口诀”,而是大胆地把学生的生成当成例题和素材,教学内容是学生即时生成的,这增加了教学的亲切感和可信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

(二)关于尾数。

师:下面研究第二个问题——“关于尾数”。大家都知道,任何一句乘法口诀都有得数,得数里就有尾数。你知道这个尾数是什么意思吗?

生:尾数的意思就是:比如最后那句七七四十九,结果49后面的9就是尾数。

生:那要是三三得九呢?

师:问得好!善于提出问题,特别是主动提出问题,是特别好的学习品质。

教师补充板书:3×3=9。

师:9的尾数是——

生:9是一位数,9就是尾数。

师:真不错!那我们一起说一说,这几句乘法口诀得数的尾数分别是几?(教师指板书)

生:32的尾数——2,81的尾数——1,24的尾数——4,49的尾数——9,9的尾数——9。

师:尾数嘛,就是“尾巴上的数”(有学生笑了),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对吧?下面我们研究第三个问题。

(三)关于对称。

师:第三个问题,“关于对称”。对称,学过吗?

生:学过。

师:轴对称图形,大家可能还记得,一个图形,如果把它对折以后能做到完全重合的话(教师双手做对折手势),那它就是轴对称图形。生活中对称的现象特别多,谁能举个例子?

生:蝴蝶的翅膀、花纹是对称的。

生:爱心也是对称的。

生:长方形和圆都是对称的。

师:没错,很多很多。同学们往黑板上看,刚才刘老师写了10个字的课题“乘法口诀尾数的对称性”,如果我们在中间画一条虚线当作对称轴的话(教师在“尾”和“数”中间画虚线)。我们看看两边,不看字的形状,只看位置,你看有没有对称的关系?你发现谁和谁对称?

生答略,效果如图1。

师:真好!大家看得很清楚。我再出几个数,看我这里。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磁性数字卡片,如图2。

师:如果以5为对称轴,是不是两边也有对称关系?哪位同学能一个人把所有的对称关系都说出来?

生:1和9是对称的,2和8是对称的,3和7是对称的,4和6是对称的。

师:很好,很完整,也很有顺序。可是她怎么不说5和谁对称呀?

生:(纷纷地)5和自己是对称的。

师: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吧。其实5正好在对称轴上,我们就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个数和它相对应了,因此在这里没有和5相对称的数。

【赏析】学生之前学习的“对称”是图形的对称,其实对称也是一种关系。为了理解这种关系,刘老师利用文字之间和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找到它们的对称性,既打破思维定式,发展了空间想象力,又感受到数学的美妙。

二、新授

(一)直观感受乘法口诀尾数相同时位置的对称性。

师:下面我们研究第四个问题“关于乘法口诀尾数的对称性”。

师: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刚才有同学说了一句口诀:九九八十一,尾数是1,你觉得还有哪句乘法口诀的尾数也是1?

生:三七二十一。

生:还有一一得一。

教师板书:9×9=81,3×7=21,1×1=1。

师:(慎重地)还有吗?

生:(果断地)没有了。

师:能够很快做出否定的判断,也是需要勇气的。

师:尾数是1的口诀一共有3句,我们这样做,还是看“九九八十一”,我在数字卡片9的下面贴2个磁珠来表示2个9相乘,明白吗?

生:(点点头)嗯,明白。

师:谁到前面来帖“一一得一”?要是贴对了,请给他鼓鼓掌,表示赞同和鼓励。

一位学生在“1”下面摆了2个磁珠,其他学生热烈鼓掌。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这2个珠子(9下面的)和这2个珠子(1下面的),如果以5为对称轴的话,怎么样?

生:(兴奋地)是对称的。

师:对呀!居然是对称的,好玩吧?

生:(享受地)好玩!

另一个学生摆“三七二十一”,3下面摆1个珠子,7下面摆1个珠子。

师:鼓掌吧!大家看对称轴的左边和右边,想象一下,如果能够对折的话(做对折的动作),怎么样?

生:一样。

师:别说一样,应该说完全重合。

生:(齐)完全重合。

最后效果如图3所示。

师:好了。再看黑板,刚才还有同学说“四八三十二”,那么尾数是2的乘法口诀还有哪些呢?

学生找到尾数是2的乘法口诀一共有6句,教师一一板书。学生依次到前面来,把这6句口诀的因数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如图4。

师:好了孩子们,对称吗?

生:(鼓掌)对称!

【赏析】“乘法口诀”和“对称性”分别属于不同年级、不同领域、不同单元。刘老师创造性地把貌似毫无关联的两个内容“交”在一起“相通”整合。通过“贴磁珠”,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直观感受乘法口诀中相同尾数的位置对称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二)数形结合体会乘法口诀相同尾数形成的对称性。

师: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尾数是1的口诀有3句,我们在乘法口诀表上把它们表示出来。当然,这个口诀表只有得数(如图5)。

师:来,观察一下,这是什么图形?

生:(齐)三角形。

师:不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三角形,而且是——

生:(信心满满地)对称的三角形。

师:对,这个三角形有2条边相等,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对称轴在哪里呢?

学生用手指在空中斜着画直线。

师:我们再看看尾数是2的口诀,一共有6句,我们依然按顺序把它们连接起来,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如图6)?

生:梯形。

师:(欣喜地)啊,你们还知道梯形啊!这个梯形也是轴对称的。我们再画出它的对称轴,像什么?

生:(惊喜地)像一把弓,还有箭。

生:对称轴是箭。

【赏析】通过研究尾数是1或2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以及在乘法口诀表里找到尾数相同的得数并连接起来,刘老师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数”与“点”的对应关系,在形成的图形中建立“数”与“形”的对应关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伴随着直观图的呈现,学生不断经历着从“眼中有图”到“脑中有图”的过程,不断想象图形的形状,发展几何直观能力。

(三)探究乘法口诀尾数相同句数之和的对称性。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随机地把尾数是1~9的所有图形都在课件中展示了出来,而且各有多少句口诀也在黑板上书写出来(如图7)。

师:还有一个规律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最左边3加6等于9。

生:右边6加3也等于9。

师:很好,接着说。

生:2加7等于9,7加2也等于9。

师:1个9,2个9,3个9,4个9,尾数是5的口诀只有5句,要是有9句就好了,正好就是45句口诀。好像丢了几句,我们在哪里丢了4句口诀?

大家都茫然了,面面相觑。

生:(忽然发现)丢了尾数是0的。

很多学生都表示赞同。

师:好,鼓掌祝贺!好多人往往只能看得到我们看得到的东西,看不到不容易看到的东西。满黑板都是我们能看到的,而这位同学却看到了黑板上没有的尾数是0的口诀,这种能发现数学问题的眼光就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力。那么尾数是0的口诀有吗?

生:有,四五二十,二五一十,五六三十,五八四十。

生:(纷纷地)一共有4句。

就这样,老师继续带领学生在口诀表上,完成了尾数是1~9以及0的研究任务,画出来一个又一个轴对称图形,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不过有两个情况需要说明一下:

1.尾数是5的乘法口诀有5句,尾数是0的乘法口诀有4句,一共9句,它们可以在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上(如图8)。

2.尾数是3或7的乘法口诀都只有2句,在图上只能画出一条线段(如图9所示为尾数是3的情况),而线段也应被认为是轴对称图形。

主要板书如图10。

【赏析】当有学生发现丢掉了尾数是0的乘法口诀时,刘老师充满智慧的评语“好多人往往只能看得到我们看得到的东西,看不到不容易看到的东西”,鼓励学生逐步形成敢于质疑、深入思考的科学态度。

三、总结

师:刚才我们辛辛苦苦地研究了半天,刘老师忽然发现我们三(7)班的同学,包括我在内,好像都有点懵。

学生有些茫然。

师:你看,我们今天研究的这节课,数学书上没有,除了咱们三(7)班,其他三年级,甚至全国三年级小朋友都不学这个内容,而且考试也不考这些东西,你说我们学这干吗,有什么用?这就涉及我们今天研究的第五个问题。看屏幕,第五个问题是“关于本节课的意义”。这节课的价值在哪?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因为乘法口诀和轴对称图形看起来毫无关系,实际上是有联系的。知识间都是相通的。我写一写(准备板书)。同学们,我要写的是相通还是相同?

生:相通。

师:那相同是什么意思?

生:一样。

师:轴对称图形和乘法口诀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虽然不一样,不相同,但是它们是相通的。可以这样说,它们不同但是相通。这个“通”特别重要,而且在汉语里用“通”可以组很多词,谁来组词?

生:畅通,通过,通道,通关。

师:不错。刘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词语,用“通”组词较为重要的有——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交通、沟通、贯通、普通、相通、通行、通话、通讯、通商、通航、通道、通过、通风、通读、通分、通顺、通畅、通透、通识、通达。

师:很好,我们这节是语文课吗?

生:不是,是数学课。

师:我们干吗要说这么多关于“通”的词语,是在做组词练习吗?

生:也不是。

师:那是为什么?

生:因为“通”很重要。

师:(十分肯定地)对极了!“通”很重要,很有意义。中国古代有一本书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叫作《易经》。

生:《易经》?

师:对。《易经》这本书很早,大约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就是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代哲学经典著作。《易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可能对我们三(7)班同学很有帮助,大家请看——(出示课件,如图11)这是篆书,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现在大家写字经常用的是楷书,也叫楷体。试试看,能不能读出来。

生:(边笑边猜)天……地……

师:这种字体很难认,还是我来写吧。

教师板书:天地交而万物通。

师:来,读一遍。(生读)什么意思?谁能试着解释解释?

生:我觉得意思是天和地是相通的。

生:所有的东西都是相通的。

师:真好,鼓掌祝贺。古人认为天是最高的,地是最低的,那么在天地之间所有的万物都是相通的。其实数学知识之间是相通的,数学和语文之间、和体育之间、和外语之间,甚至和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间都是相通的。万物都是相通的,用这种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特别有帮助。

【赏析】乘法口诀尾数的对称性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这是刘老师自己设计、自己执教的一节拓展课,也可以称为整合课。这节课的意义是什么?刘老师最后给出了答案:“相通”是这节课的灵魂。在刘老师的课中,我们可以看到:乘法口诀和对称性是相通的,数与形是相通的,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是相通的,数学与生活是相通的,数学与哲学是相通的……正如《易经》中所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万物之间都是相通的,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

2022年版课标中强调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要关注知识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教师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具有“天地交而万物通”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像刘老师一样,在数学教学中,上出以数学文化为底蕴,以培养数学思维为本质,以哲学为指导思想的有意义的好课。

刘老师三十年前就提出了“跳出数学教数学”的主张,其中涵盖“跳出教材教数学”“跳出教室教数学”“跳出教师教数学”“跳出学科教数学”等,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形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与立德树人相结合,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这样的数学教育令人敬佩,也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