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口腔 老年人做好七件事

2023-12-29 00:00:00董兰天
大众健康 2023年11期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身体健康。”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对于长寿有重大意义。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在65 ~ 74 岁的老年人中,全口无牙者比例为4.5%,牙周健康率仅为9.3%,恒牙患龋率高达98%,未做过缺牙修复治疗的老年人达36.8%。老年人口腔疾病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老年人的口腔护理有什么特殊性?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关注?

七项预防工作要做好

老年人日常护理口腔,下面七件事情一定要认真做好。

一是坚持早晚刷牙,选用牙间隙清洁工具。

“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老年人只要口内还有牙齿,就应每天早晚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时不可大力横刷,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

除了正确刷牙外,老年人最好根据牙缝大小选用邻面清洁工具。牙龈萎缩不明显者,可选用牙线。牙龈萎缩、有明显牙缝者,可选用牙间隙刷,并根据牙缝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牙间隙刷。但要注意,使用时不要勉强进入,以免损伤牙龈。

二是假牙也需要每天彻底清洁。

无论种植牙、固定假牙还是活动假牙,都和天然牙一样需要每天清洁维护。种植牙和固定假牙不可摘戴,周围可能存留食物残渣及细菌,需刷牙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和冲牙器等。

活动假牙需在每次就餐后摘下清洁,用软毛刷清洗干净。佩戴者睡前应摘下活动假牙,将其浸泡在冷水或假牙清洁剂里,第二天晨起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戴上。

三是局部用氟,合理膳食,预防根面龋。

多数老年人存在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又由于唾液减少、清洁不到位,牙根处容易发生龋病,即根面龋。

很多人认为小朋友才需要定期涂氟,实际上,老年人要想有效预防根面龋,就要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到医院接受牙齿涂氟。同时,老年人还要注意合理膳食,控制甜食摄入总量和频率,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

四是关注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预防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如果牙齿清洁不到位,会有牙菌斑堆积,久而久之,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脱落。

如果老年人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需要警惕,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牙周疾病,尽量保留天然牙。

五是拔除OckaCOhEHyztosYiUfYbtQ==无法保留的牙齿,及时修复缺失牙。

老年人如果有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如残留的牙冠、牙根,或特别松动的牙齿,否则轻者影响口腔功能,重者引起全身感染,影响生活质量。

老年人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以维持牙列完整,恢复口腔基本功能。修复一般在拔牙2 ~ 3 个月后进行。修复缺失牙的方法有活动修复、固定修复、种植修复。

六是关注口腔黏膜变化,防止发生口腔癌。

老年人是口腔黏膜疾病高发人群。如果老年人发现口腔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黏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如果口腔黏膜长期受到烟酒等不良刺激,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因此,应早期预防,戒除烟酒嗜好,不嚼槟榔。

七是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至少洁牙一次。

老年人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提倡每年洁牙一次,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医生还会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口腔疾病的发生,控制口腔疾病发展。

七个义齿问题要重视

很多老年人都有义齿。佩戴全口义齿,对老年人来说就像掌握一门新的技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体验感较差,甚至会带来新的危害。常见的义齿问题总结如下。

一是实际效果不能接受。

老年人花费大量时间治疗后,初次佩戴全口义齿前,可能认为应该跟自生牙有一样的感觉,可实际佩戴后,会发现跟预期完全不一样。常见问题有松脱、说话不清、唾液增多、影响说话及吃饭。这时,老年人会误认为是大夫医术不高明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老年人应主动学习使用技巧,多加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后,体验感会好起来,必要时随时复诊。

二是感觉多处疼痛不适。

佩戴义齿后,黏膜组织受力,尤其在佩戴和摘下的过程中,义齿基托可能会擦伤黏膜,导致黏膜红肿、溃疡、产生压痛。这时,建议请大夫调磨义齿进行缓冲处理,或将伸展过长的锐利边缘磨短和圆钝,症状即可减轻。

三是义齿撬动固位不好。

口腔处于休息状态时,有的老年人自觉固位不好、容易松脱。这一般是因为基托边缘封闭效果不好造成的。有的老年人虽然处于休息状态时义齿固位较好,但喝水、发音、打哈欠时义齿容易松脱。这一般是由于基托边缘过长、过厚,或义齿基托边缘缓冲不够。这些情况不会自行消除,需要及时就医。

四是咀嚼食物功能不好。

全口义齿恢复咀嚼功能不好,通常是因为牙齿咬合面的接触面积小,或制作过程中(牙+合)面解剖形态不佳造成的。经过检查,如果是上下颌垂直距离不足,医生需要重新完成全口义齿。

五是干呕想吐不舒服。

佩戴义齿后,如果老年人出现恶心,甚至呕吐,常见原因是义齿后部过长或后缘与黏膜不密合,又或前牙接触而上下后牙有空隙,义齿后端翘动而刺激黏膜。这时也要就医。大夫一般采取基托后缘磨短、塑料重衬、早接触点调等方式解决问题。

六是咬伤自己不自觉。

缺牙时间过长,两侧颊部习惯性凹陷或舌体变大而造成咬颊黏膜、咬舌情况,佩戴义齿适应后即可解决。如发现长时间佩戴还是不能缓解,可能是义齿制作问题,需要就医通过调磨咬合解决。

七是说话发音不清楚。

老年人全口义齿刚开始佩戴时会有发音不清的情况,一般很快就会改善。如果平时说话或在发“S”音时产生哨音,医生可以将下颌舌侧基托磨薄些,加大舌的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