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社交媒体的孕检信息引入歧途

2023-12-29 00:00:00王学举
大众健康 2023年11期

从备孕期开始,准父母们都会为了宝宝的健康而认真对待每一次体检,唯恐错过任何一个检查的细节。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应用的普及,源自社交媒体的个案式不良孕产病例给准父母们带来了很大的焦虑。于是,为保险起见,很多准父母宁缺勿滥,在体检中做足了项目。这真的有必要吗?我们今天来说一说备孕期必检的项目和孕期产检中需要绕开的误区。

不能省略的孕期体检

以下检查项目是孕期体检中不能省略的环节。

病史评估

充分详细地告知医生夫妻双方的健康状况,包括既往慢性疾病史、家族史和遗传病史,有助于医生及时判断双方是否不宜妊娠或需要推迟妊娠而先治疗疾病。此外,自身的情绪状态、生活方式、饮食营养、职业状况及工作环境、运动情况、家庭暴力、人际关系等也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措施。

查体评估

在孕前保健时,男女双方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了解各自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肺听诊、口腔检查等基本项目。此外,女性还需进行乳腺触诊和妇科查体。

辅助检查评估

目前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越来越精准,很多人在主观上认为孕前检查就是做各种辅助检查,而忽略了个人病史陈述和医生查体评估。在此,我们强调病史和查体的重要性,其有助于医生个体化选择备查项目。

必查的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水平,乙肝、梅毒、艾滋病筛查和妇科超声检查。这些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备孕女性是否存在贫血、感染、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子宫、卵巢、输卵管常见疾病的情况。此外,特殊地区还要对备孕女性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如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

备查的项目需要在病史和查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其进一步帮助医生判断备孕女性的身体状态。这些针对性的检查包括子宫颈细胞学检查(1年内未查者),优生四项TORCH筛查(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阴道分泌物检查(常规检查,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脂水平检查,心电图检查,胸部X 线检查等。

绕开孕期体检误区

我国已经对孕期保健项目和时间节点制定了相应的指南共识。所以,准妈妈们只需要在发现怀孕后及时去社区建立孕妇保健档案,按时去医院检查即可。即便如此,因为怀孕让很多家庭在喜悦的同时产生了焦虑,由此对孕期检查有一些误区。以下我们梳理了这些误区,希望能缓解准父母的焦虑。

误区一

产检项目越多越好?

虽然产检非常重要,但并非所有项目都适合每个孕妇。很多孕妇在社交媒体获得的个案式的病例经验并不适合自己,比如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这些检查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甚至可能引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因此,在选择产检项目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和胎儿发育状况来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检查。

误区二

放射性检查对胎儿有害?

孕期确实应尽量避免接触放射性检查如X 线、CT 等。但是,在必要情况下,如诊断肺部或腹部疾病等,医生会建议进行相关放射性检查。此时,孕妇及家属应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如果放射性检查时采用铅板遮挡子宫,所接受的剂量是安全的,不会对胎儿造成明显的影响。而且在放射性检查的辅助下,尽快确诊孕妇的原发病,经过积极治疗,反而有助于延长孕周和保障母儿健康。

总之,科学合理进行备孕期检查和孕期产检,及时咨询医生,获取大样本循证医学的结论,减少对于个案式社交媒体病例的过度关注 ,有助于缓解准爸妈们的焦虑,平稳度过备孕期和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