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2023-12-29 00:00:00慕景强
大众健康 2023年11期

每天爬楼是个好习惯

北京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与不爬楼梯的人相比,每天爬5 层(一层10 步)以上楼梯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风险降低约20%。另外,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每天爬楼梯16~20 层,获益最大。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每天爬楼梯11~15 层,获益最大。(《健康时报》)

半滴血检出癌不是梦

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组成的联合团队,开发了一种低成本、超灵敏的血液测试方法,即便是微量水平的多种常见癌症高度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仍可被检测出来。每次检测只需要半滴血(25 微升)。(《科技日报》)

“心肌球”有望缓解心衰

日本庆应大学尝试把“心肌球”移植到两名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结果显示,两名患者的症状都得到显著改善。“心肌球”是由人造多功能干细胞(iPS 细胞)制成的心肌细胞加工而成。患者接受移植术后,因心肌梗死而变得较差的心脏功能增强了1 倍。研究者表示,如果研究顺利推进,或许能够在2025 年投入临床应用。(参考消息网)

提高免疫反应的天然物质

美国布法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膳食纤维几丁质能影响免疫系统,而积极的免疫反应能有效避免体重增加。

几丁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多糖之一,主要存在于昆虫外骨骼、甲壳类动物壳和蘑菇中,是部分免疫反应的启动剂。(梅斯学术)

坏消息

阿斯巴甜或致学习能力下降

近期《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阿斯巴甜可能导致大脑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且这种影响有被传给下一代的风险。课题组每天为雄性小鼠喂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的阿斯巴甜最大摄入量的7% 和15%(相当于两罐或四罐无糖汽水),4 周后小鼠出现空间记忆能力下降,13 周后空间学习能力下降。(搜狐健康)

超加工食品增加抑郁症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添加了人工甜味剂的超加工食品与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相关。每天消费9 份以上此类食品的人,比摄入4 份或更少此类食品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大约高出50%。超加工食品包括预制汤、酱汁、冷冻比萨、即食肉类、热狗、香肠、薯条、苏打汽水、饼干、蛋糕、糖果、甜甜圈、冰淇淋,以及其他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食品和饮料。(参考消息网)

新型减肥药可致胃瘫

司美格鲁肽获批减肥适应证后,成为供不应求的“超级网红”。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文警告,此类药物使用者需警惕胃瘫、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研究发现,司美格鲁肽的胃瘫发生率约为1%,利拉鲁肽为0.7%,对照组为0.3%。虽然风险很低,但考虑到用药人口众多,1% 即相当于数十万人会受到波及。(搜狐健康)

“好胆固醇”过高不好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与老年人痴呆风险的小幅增加有关。其中,与HDL-C 处于中间水平的老年人相比,最高水平者增加了15% 的罹患痴呆症风险,最低水平者增加了7% 的风险。(《中国循环杂志》)

新发现

1小时可测出食品细菌数量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使用水溶性四唑盐,通过电化学快速准确地确定食品中的活细菌数量。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地将检查时间从两天大幅减少到大约1 小时。(《科技日报》)

大量病毒具备跨物种传播能力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对人类传染病最重要的动物传染源——啮齿类、蝙蝠和鼩鼱3 类小型哺乳动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项历经7 年完成的研究发现,大量病毒已具有突破物种间遗传障碍,感染给人的传播能力,并证实宿主的物种特征和种群大小是影响病毒组成和跨物种传播的最重要因素。(《健康报》)

花生过敏儿童的治疗新方法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让对花生过敏的儿童每天摄入少量的花生蛋白质(被称为口服免疫治疗),将有助于治疗过敏症。研究选择了39 名过敏患儿,在他们的食谱中添加少量花生粉,摄取剂量从2 毫克逐渐增加至800 毫克(相当于5 颗花生)。6 个月后,39 名治疗组儿童中有24 名完成实验,可以耐受1400毫克的花生且没有出现过敏反应。(《中国科学报》)

第六种基本味被发现

20 世纪初,日本科学家池田菊美曾提出将鲜味作为除甜、酸、咸、苦、辣之外的第五种基本味道。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多恩西夫文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第六种基本味道,这种味道就来自氯化铵。在北欧国家有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糖果叫盐甘草,其配料中就含有氯化铵。(新华网)

专家说

说法:儿童玩“萝卜刀”有安全隐患。

解析:最近,一款名为“萝卜刀”的塑料玩具在中小学生中迅速走红,只需轻轻一甩,它的“刀片”就能自由地弹出和收回。专家称,“萝卜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其玩具顶部有些坚硬,孩子们在玩耍时如果控制不好力量,或者奔跑追逐时不慎摔倒,容易伤到眼睛等身体脆弱部位。此外,玩“萝卜刀”的一系列危险举动,可能会增加孩子使用真刀时做出同样举动的风险。(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教授 杨思帆)

说法:甲状腺癌术后应注意补钙。

解析: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进行TSH(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这会影响体内钙的代谢,增加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从而导致骨折的风险增加。这类患者应定期查血钙,并通过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做早期筛查,补充钙剂。另外,甲状腺激素和钙片不推荐同时服用!建议患者早起空腹服用甲状腺激素。与含铁、钙的食物或药品间隔2小时,与奶、豆类间隔4 小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郭崴)

说法:吃饱后不要立刻躺着。

解析:人体进食后半小时内,全身血液会优先供应给消化系统,直到几个小时后食物才能完全消化。在消化时间内,人体的姿势对基础代谢率影响并不大。相反,如果饭后马上剧烈运动,血液供应大脑和四肢,消化功能就会降低,食物能量堆积,使人更容易变胖。不建议健康的人饭后立刻躺着,因为这会带来两个危害:胃食管反流和影响消化。对健康人群来说,饭后站着有利于消化食物,尤其是长期坐着的上班族,饭后散步是首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 韦旺)

说法:秋季应注意保护胃肠道。

解析:秋季消化性溃疡高发,可能与天气转凉相关。冷空气可使胃肠道痉挛性收缩,促进胃酸分泌、胃肠黏膜抵抗力下降。另外,“贴秋膘”的习惯,会导致大家饮食过于油腻,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因此,秋季要注意保护胃肠道,避免过度紧张或劳累,保持心情愉快,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北京市隆福医院肾内消化科 李建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