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危险 如何应对

2023-12-29 00:00:00曹守冬
大众健康 2023年12期

电击伤,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导致机体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病理过程,俗称触电。在日常生活中,受天气、仪器设备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触电情况时有发生。

电击伤症状多样

电击伤分为低压电(不高于1000伏)损伤和高压电(高于1000 伏)损伤两种类型。轻型电击伤患者常有头晕、心悸、皮肤苍白、四肢无力等症状,接触电流的部位可有肌肉强烈收缩和疼痛,局部皮肤可被电灼伤至焦黄色或灰褐色,甚至炭化,形成电流斑。约半数被电击伤者,有单侧或双侧鼓膜破裂和听力丧失。

严重电击伤患者病情复杂,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甚至出现昏迷、心搏和呼吸骤停等。如不能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

雷击是造成电击伤的一个原因。雷暴天气下,静电以极快的速度(0.0001 〜0.001 秒/ 次) 释放, 从而产生闪电,电流可高达200000 安,电压在2000 万至10 亿伏之间。这种放电可能在没有打雷的情况下发生。当人被闪电击中时,心跳和呼吸会立即停止。需要提醒的是,由雷击引起的皮肤损伤,有时从外表看来较轻,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全身广泛深度烧焦。

当前,电击伤患者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 幼儿:以误触家庭用电为主。2. 青少年男性:以高危行为为主,如在高压电流源附近玩耍。3. 成年男性:以职业接触为主。

什么是电流斑?

电击伤患者局部损害最显著的特点,是有电流入口和电流出口。电流入口处一般比出口处损伤严重。出口可能较小,表面干燥,呈圆形,类似于电流向皮肤外爆破。在电流出入口的皮肤上,可见到由于电流热作用所形成的典型性烧伤,这被称为电流斑,又叫电痕。典型的电流斑为圆形或椭圆形白色、灰白色斑块,中央凹陷,周围隆起,边缘钝圆,形似火山口。瘢痕质硬而干燥,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有的电流斑周围有破裂或未破裂的泡。多数电流斑直径在0.5 厘米左右,较小的如针尖大小。有的患者体表有多个电流斑,而不典型的电流斑往往仅见皮肤表皮剥脱伴局部变硬或泡形成。电流斑通常发生在电极与人体接触面较小的情况下。在电极接触面较大的情况下,不易形成电流斑。

有人触电该怎么办

目击者 发现有人触电后,目击者应立即切断电源。若当时没有条件切断电源,就应该使用绝缘材料,如木材、塑料等将电线移开。在确保触电者已经脱离电源、施救者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对触电者进行积极救治。触电者若合并外伤,应给予简单包扎。若发现触电者意识丧失,呼吸、心搏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目击者不要袖手旁观,这会使触电者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在抢救的同时,目击者可以自己或呼叫其他人拨打急救电话求救。

急救人员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继续给予触电者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同时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及气管插管。一旦发现触电者出现心室颤动,应及时给予电除颤。医护人员还要为触电者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给予肾上腺素、胺碘酮等药物,并将其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急诊医生 急诊医生必须询问清楚电击伤事故的确切情况。因为电击伤对人体损伤的程度,与电压的高低、电流的性质(直流或交流)、强度、频率,接触时间的长短,电流在体内的路径以及触电时人体的功能状态等因素有直接关系。通常认为,心搏骤停后如果连续抢救30 分钟,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循环,可以停止复苏。但对电击伤猝死者,要有超长时间心肺复苏的概念。在急诊科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做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等血液检测。目前已有多例电击伤后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经连续心肺复苏后最终存活的报道。

临床医生还要对广泛组织烧伤、骨折、脑外伤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专科处置。因为电击伤的严重程度与所见到的表面烧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往往不相符。表皮的电痕可能掩盖广泛而严重的内脏热损伤,所以不能单从体表皮肤损伤范围估计电损伤的严重程度。

除此之外,电击后病情相对较轻者也不要大意。因为电击后24 〜48 小时,电击伤患者常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如心肌损伤、严重心律失常、肺水肿、消化道穿孔或出血、急性肾衰竭、无菌性骨坏死等。因此,电击伤患者原则上均需留院治疗观察48 小时以上,完善心脏及血管彩超等检查。在此期间,医生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肌钙蛋白、血液生化指标等进行连续监测,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安全用电四要点

1. 提高安全意识,远离危险环境。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教育儿童不要玩弄电源插座、电线和电器等。对农民、工人、学生等高危人群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普通人要远离危险的环境,比如高压线、变电所等。在没有断开电路前,不用湿手触摸或湿抹布擦电器。各单位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流程,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采用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器。

2. 定期检测并维修电器设施。电力部门应加强对电线、电缆的功能状态的定期检测和维护。电器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标准。严禁私拉电线和在电线旁晒衣被。当接触疑似带电的物品时,要戴绝缘手套。

3. 防止跨步电压电击伤。当电线落地时,人与落地点应保持室内4 米、室外8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若小于上述距离,应单脚跳或双脚并小步迅速离开不安全区域。进入不安全区域应穿绝缘鞋。

4. 防止雷电击伤。雷雨天气,不要在树下避雨,避免停留在高地。电线杆倒地或电线被树枝等弄断时,要远离并告知有关部门予以处理,以减少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