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家庭雾化早知道

2023-12-29 00:00:00武丹威
大众健康 2023年12期

天气越发寒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日渐增多,而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具一张雾化处方。那么,什么是雾化? 哪些药物可用于雾化?如何操作雾化以及需要注意什么?让我们一窥究竟。

什么是雾化

雾化是雾化吸入疗法的简称,是指用专门的装置将吸入药物分散成气溶胶的形式,吸气时气溶胶随气流进入呼吸系统的给药方法。它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达到洁净、湿润气道局部和全身治疗的目的,目前已成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因其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发挥作用,患者的接受程度高,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使用这种给药途径。

药物都能用来雾化吗

只要是药物,就可以用来雾化吗?这当然是不对的。选对雾化药物需要关注两点,一是药名含有“吸入”二字,二是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一项中注明“经合适的雾化器给药”。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还是会遇到将注射剂用作雾化吸入药物的情况,但这样的方式多数是不推荐使用的,如氨溴索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等,就有被用作雾化吸入药物的情况。注射剂不推荐雾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雾化吸入药物的理化及药理学特性均有特定的要求,如雾化粒径。影响雾化吸入疗效最主要的因素是有效雾化颗粒直径,雾化颗粒应能沉积于气道和肺部,并产生治疗作用。如果雾化颗粒直径> 5.0 微米,多达到中央气道(气管和支气管),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如果雾化颗粒直径< 0.5 微米,虽能达到末梢气道(细支气管、肺泡),但潮气呼吸时,90% 的药物微粒可随呼气排出体外;雾化颗粒直径为1.0 ~ 5.0 微米较为适宜,可达到中间气道及以下(支气管)。

因此,有效雾化颗粒直径达不到要求,就不能起到雾化治疗的效果;二是注射剂中的辅料可能引起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甚至诱导哮喘发作,导致严重的后果。

雾化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常见的雾化药物包括以下四类: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吸入用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用抗胆碱能药物、吸入用祛痰药物。

吸入用糖皮质激素 具有抑制呼吸道炎症反应、减轻呼吸道高反应性、缓解支气管痉挛等作用。与全身应用激素相比,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给药途径特殊,糖皮质激素吸入后沉积在口咽部,喉部易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口咽念珠菌感染、口腔溃疡、口干、声音嘶哑、咽喉炎、支气管痉挛等。雾化后立即洗脸、漱口,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局部不良反应。

吸入用β2 受体激动剂 可增加由于阻塞性肺病降低的黏液纤毛的清洁功能,从而加速黏液分泌物的清除。但由于其对β2 受体的激动作用,少数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骨骼肌震颤、外周血管舒张、头痛及代偿性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

吸入用抗胆碱能药物 可起到支气管扩张的作用。但由于其对胆碱能受体的拮抗作用,患者可出现头痛、口干、心动过速、心悸、恶心、胃肠动力障碍、尿潴留以及眼部的不良反应,如瞳孔扩大、眼压增高等常见不良反应。合并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使用后,可能会使原有疾病加重,必要时可更换药物。

吸入用祛痰药物 主要有乙酰半胱氨酸。这是一种可降低痰液的黏度、使痰易于咳出的药物,适用于黏液分泌物过多的患者。但由于有硫磺味,可能刺激患者口鼻咽部,出现鼻液溢、口腔炎等症状;可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胃溃疡或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甚至可能加重原有的胃溃疡症状,因此当与其他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合用时,患者要慎重选择。乙酰半胱氨酸会与橡胶、铁、铜等发生反应,所以患者做雾化吸入治疗时,应采用塑胶和玻璃制喷雾器,使用后需要清洗喷雾器。

雾化操作小贴士

雾化前

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治疗前一小时不要进食,清洁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避免雾化颗粒刺激气道,从而导致呛咳,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二是雾化前要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三是不要涂抹油性面霜,以减少皮肤对药物的吸收。

雾化时

最好能采取轻松的坐姿,也可采用半坐位或侧卧位。该体位可使膈肌下降,增加呼吸深度及气体交换,有利于药物吸入气道及肺泡。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患者为单侧肺部病变,根据气体上行原理,建议健侧卧位,利于药物沉积患处;在雾化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平静状态,做慢而深的呼吸,尽量用口吸气,用鼻呼气,使药物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部。雾化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严重咳嗽,可暂停并给予拍背,协助有效排痰。

雾化后

使用面罩者,应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擦干净口鼻部以下的雾珠,以防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婴幼儿面部皮肤薄,血管丰富,残留药液更易被吸收,家长要及时为幼儿清洗脸部,以减少可能经皮肤吸收的药量。对于年幼儿童,家长可用棉球蘸水擦拭其口腔后再适量喂水,特别是使用激素类药物后,这样做可以减少儿童口咽部的激素沉积,减少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雾化后可结合患者情况翻身拍背,有利于黏附于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脱落,使痰易于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雾化时长

一般以药液完全雾化或雾量明显减少为结束的时间点,但绝非时间越长越好。因为时间过长,可使部分患者依从性变差,同时有引起气道黏膜水肿、气道阻力增加及诱发支气管痉挛等的可能性,甚至可因吸入过多水雾引起肺水肿。而时间太短,则往往会使药液不能充分雾化,无法起到湿化气道、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目前,推荐的雾化治疗时间为15 ~ 2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