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出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以儿童为主。作为治疗药物之一,阿奇霉素受到很多关注。那么,是不是所有肺炎都能用阿奇霉素来治疗呢?答案是否定的。
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上按照严重程度、发生区域、发生部位及局限区域、病程、致病菌或感染途径等分成很多种。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而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作需氧G+(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的首选药,对付嗜肺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枝杆菌等感染也有良好效果。所以,并不是所有肺炎都能用阿奇霉素来治疗,阿奇霉素也并不是只能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我国通常高发于秋冬季,好发于5 岁及以上儿童。关于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 年版)》指出,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抗菌药物主要有三大类:大环内酯类药物、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医生用药时要基于对这三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孩子病情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其中阿奇霉素最为常用,有静脉制剂和口服制剂。轻症患者可优先选用口服制剂,疗程通常为3 ~ 5 天。口服时应注意:
①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在儿童中较常用,使用时要将药物加到适量凉开水中,溶解摇匀后服用。
②食物不影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吸收,空腹或与食物一起服用都可以。
③若同时使用益生菌制剂,需要至少间隔2 小时。
④口服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轻度不适可耐受,建议继续使用;若不耐受,请及时联系医生。
中重度患者推荐静脉给药,疗程可能会延长至7 天,甚至医生会开出2个疗程。静脉给药时应注意,输注时间要大于60 分钟。静脉给药常引起胃肠道反应或者输注部位疼痛。发生这些情况时,家长要观察孩子的耐受情况,如果只是轻度不适,可以继续使用;若不能耐受,可通过降低输注速度或延长输注时间来缓解。
一些家长对阿奇霉素的副作用感到忧心。其实,所有药物都存在副作用,难以避免。多休息、多喝水,加速新陈代谢,可以减轻阿奇霉素的副作用。
目前正值流感高发季节,很多人会在家里储备一些抗菌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其实,我并不建议大家这样做。
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和遏制细菌耐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所以,流感患者在就诊时,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检查结果来辅佐诊断,医生是不会为患者开具抗菌药物的。
至于原因,一方面,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所致,而抗菌药物针对的是细菌和真菌感染,对病毒感染无效;另一方面,致病菌的种类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有细菌、真菌、病毒等;抗菌药物根据作用机制也分成十几个类别,还要按照其化学结构上基团的不同进行细分,而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也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大家熟知的头孢菌素,临床上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五代,每一代的头孢菌素都有很多代表药,对抗细菌的侧重点都不同。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患者往往不能准确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也无法对症选择抗菌药物。自行服药,一方面药不对症,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用错药更会损害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不足或剂量不足,还会造成细菌耐药。因此,家庭储备抗菌药物不是明智之举。
如果您感冒2 ~ 3 天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有高热不退、咳嗽、寒战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师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有的患者把抗菌药物当作“万能药”,想吃就吃,想停就停,或者觉得价格贵的就是好药、效果就越好。在这里,跟大家说说关于抗菌药物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症状好了立刻停药
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是有一定疗程的,有的患者感觉症状好了,就立即要求停止用药,或者擅自停药,认为多吃会有副作用,对身体有害。其实,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力主要与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持续时间有关。当感染症状刚刚好转时,人体内的致病菌并没有完全被杀灭,如果过早停药,会导致感染反复,细菌也容易产生耐药,患者的症状反而会加重,所以必须按疗程服药。
误区二:药物价格越贵越好
很多患者“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认为越贵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就越好。其实,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时,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药敏试验结果等诸多因素,综合诊断后选择抗菌药物,制定用药方案,而不是根据药品价格的高低。
误区三:抗菌药物就是消炎药
抗菌药物并不等同于消炎药。炎症在医学上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感染性炎症是由于致病微生物(多是细菌或真菌)感染机体导致的炎症,这类感染需要抗菌药物治疗。非感染性炎症是由于抗原刺激、无创性外伤、自身免疫等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炎症,如关节扭伤后出现的红肿热痛或风湿性关节炎等。这类炎症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消炎镇痛药。
误区四:输液比吃药效果好
有许多患者就医时,主动要求静脉输液。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病情轻重和抗菌药物的特点,权衡利弊后选择口服还是静脉给药。例如,喹诺酮类口服剂型生物利用度可达90% 以上,与输液效果几近相同。细菌性腹泻或单纯性尿路感染,口服抗菌药物就能达到杀菌效果。口服抗菌药物更便捷、更安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