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杀手”干扰代谢健康

2023-12-29 00:00:00陈焕华
大众健康 2023年12期

蔗糖和玉米糖浆等果糖常被作为甜味添加剂,为饮料带来更理想的味道。

殊不知,果糖这种甜蜜的“杀手”正在悄悄干扰人们的代谢健康。这一结论得到了大量研究的佐证。

罪证一增加痛风与死亡风险

大部分相关研究显示,果糖摄入与全因死亡率和特定原因死亡率呈正相关。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果糖摄入与痛风的发病率增加相关。其中,果糖对痛风的影响在男性群体中更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痛风主要由高尿酸血症引起,但在大多数长期干预研究中,健康受试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并未随着果糖摄入量的增加而升高。只有高热量饮食结合极高剂量的果糖静脉输注,才会显著升高血尿酸水平。

这表明,尽管果糖摄入与痛风的发病之间存在关联,但果糖通过升高血尿酸水平引发痛风的理论尚缺乏证据。

罪证二诱发肥胖和肝脏疾病

含糖饮料在掏空大家钱包的同时,悄悄带来了体重的增长。过去的大多数系统评价均报告,含糖饮料带来了超重和肥胖风险的增加。

果糖可通过多种机制增加体重,导致肥胖,虽然这在远古食物来源有限的“饥荒时代”为人们带来了不少好处,增强了人类的生存能力,但在食物不再匮乏的今天,却增加了人们肥胖以及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肝脏中脂肪的过度积累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就是其中一e8d2b55262ca62310e5ab8a430836d80e8698e16bc4c782478db6b47cafa1c84种。

研究发现,经常摄入含糖饮料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风险较高。在过量摄入果糖的儿童中,也能观察到肝脏脂质谱的改变。研究显示,限制果糖摄入仅9 天时间,有高糖饮食习惯的超重儿童体内肝脏脂肪、内脏脂肪和新脂肪组织的形成均出现显著减少。

罪证三 诱发慢性肾脏病

频繁摄入含糖饮料,会使慢性肾脏病的发病风险增加50% ~ 60%。如果人过量摄入果糖,可能通过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种机制,导致肾功能受损或患上慢性肾脏病。

罪证四 影响肠道菌群

葡萄糖和果糖的化学式相同,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们对健康的影响是等效的。而事实上,它们的代谢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者通过比较葡萄糖和果糖在肠道和肝脏的细胞内代谢、转运机制,来探寻过量摄入果糖与慢性代谢紊乱的关系。虽然以前的研究普遍认为,肝脏是果糖代谢的主要部位,但最近的证据表明,肠- 肝轴在果糖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剂量果糖主要在小肠内代谢。只有当摄入量超过肠道的代谢能力时,果糖才会溢出,并在肝脏中代谢。高果糖饮食会对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产生影响。高果糖饮食使肠道细菌产生的代谢副产物谱发生改变,肠道屏障通透性增加,进而诱发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和代谢紊乱。

罪证五暴食和糖瘾

果糖的摄入与寻找食物和暴饮暴食有关。摄入果糖可激活甜味受体T1R2/T1R3 和肠道葡萄糖转运蛋白,触发食欲肽的分泌,影响大脑神经肽水平,从而激活大脑奖励区域。在甜味的刺激下,大脑释放多巴胺,导致多巴胺能通路和成瘾行为潜在增强。

过量摄入高果糖食物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和全因死亡率增加有关,而这可能与果糖在肠道中的代谢密切相关。随着果糖导致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我们有必要正视其潜在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肯定的是,饮食选择在健康生活方式中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