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专用汽车的品种、数量与日俱增,在市场中的种类超过500多种。专用汽车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专用汽车上装作业受到底盘发动机转速及其性能的影响,总体作业效果不够理想,限制了其发展。因此,主要针对专用汽车模块化液压动力总成方案展开分析,并研究其应用价值与优势,从而为其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专用汽车;模块化;液压动力;应用
中图分类号:U469.6 收稿日期:2023-05-25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09.016
1 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专用汽车作为我国生产运输的重要工具,其相关技术已经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近,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并且已经有部分车型开始出口,尤其是专用化、重型化、列车化载货汽车。例如,一汽、东风、红岩等集团都具有开发汽车底盘的能力,成为专用汽车行业中的领先者。但是专用汽车实际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现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推动专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液压动力系统在能量冲放效率、功率密度、比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因此本文就专用汽车模块化液压动力总成方案展开探讨。
2 我国专用汽车发展现状
2.1 专用汽车的特点
专用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种类多、生产批量小的特点,终端用户一般是根据专用汽车的应用场景、购买者的需求选择。专用汽车通常是在二类汽车底盘基础上加装所需要的部件构成的,也有一些专用车是在客车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比较常见的有救护车、运钞车等。因此在专用汽车选择时,用户主要是以二类汽车底盘为依据,如图1所示。
进口二类汽车底盘中以三菱扶桑、五十铃、奔驰、沃尔沃等企业较为常见,而我国随着研发水平的提升,国内重型汽车厂家都拥有自主研发的底盘产品(图2),且与进口底盘的差距正在逐步减小。
2.2 专用汽车市场的需求
2014-2021年中国专用汽车的销量整体趋势向上,但增速波动变化平稳。2020年我国专用车零售市场销量为165.1万辆,同比增长24.98%,这主要是2020年4月之后,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复产,为拉动经济增长,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大量基建项目集中开工,专用汽车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3 专用汽车上装动力源及控制方式
3.1 专用汽车上装取力方式优缺点
专用汽车对于上装作业有着较大的需求,例如环卫车、搅拌车、消防车、起重车等类型的专用汽车,既需要有足够的动力,又要实现整车的快速转场,从而满足实际作业需求[3]。下面就专用汽车上装动力源及控制方式展开探讨。
a.底盘动力。底盘动力主要是源于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例如底盘发动机取力,主要是以皮带轮为取力位置,具有力矩小的特点,可通过电磁离合器取力,常用于小型钩臂车[4];底盘变速箱取力时,力矩较大,可满足一般专用汽车的要求,但是受到离合器的影响,无法连续作业,并且在取力作业时,很难挂挡,常用于搅拌车;分动箱取力时,速度稳定,输出扭矩大,挂挡对行车无影响,常用于洗扫车。
b.单独动力源。单独动力源适用于功率要求大且需要连续作业的专用汽车,比较常见的模式为副发动机、蓄电池、发电机+蓄电池模式,3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副发电机具有作业稳定的特点,但是油耗大且排放量大;蓄电池具有稳定性高且环境友好的优势,但是蓄电池储电量较小,续航无法满足实际作业要求;发电机+蓄电池模式虽然具有稳定作业、污染小的优势,但是长时间作业时,发电机发电量无法满足作业需求,并且需要增加大量电气设备,增加成本[5]。
3.2 专用汽车上装控制模式类型
目前专用汽车上装控制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a.手动控制。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各种手动操作装置如推拉锁、推拉杆来驱动上装设备,完成上装作业,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但是对于整车布置要求高,智能化水平较低[6]。b.独立电控。这种模式通常是采取PLC控制器,对控制单元进行独立控制,可以避免操作失误引起的各种风险事件,但是需要加装控制单元,可能无法实现对底盘的联合控制,导致专用汽车整体协调性较差。
4 专用汽车模块化液压动力总成方案
4.1 驻车作业时方案的应用
本次液压动力总成方案为:液压泵从底盘动力取力,采用总集成控制系统控制上装动力源,并根据上装作业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泵;在底盘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集成控制系统会调节液压泵的参数,从而确保上装作业的稳定性。例如在搅拌车中的应用,可以避免罐体转速受到发动机转速影响而改变的问题。该模式在驻车作业专用汽车中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此类汽车驻车作业时,发动机转速控制在经济效益高的区域,调节液压泵排量,从而实现作业的稳定性,不但可以减少能耗,还可以保障作业的稳定性,减少环境污染[7]。
4.2 行车作业时方案的应用
副发动机控制上装作业时,由于底盘车架安装副发动机,具有单独的控制作用,底盘发动机仅为汽车运行提供动力,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这会增加专用汽车的排放量,无法满足现代节能环保的要求。蓄电池主要是在底盘安装大容量电池,可通过电动机带动液压泵完成上装作业,但是蓄电池续航能力较低,也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副发动机+蓄电池控制模式,虽然具备上述两种控制方法的优势,但是电控单元多,建设成本高,也会影响用户的购买意愿[8]。对于一些清洁类车辆,例如高压清洗车、洗扫车,上装作业对功率需求大,并且需要行车作业,对于发动机转速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因此在液压动力总成方案中,需要根据车型进行调整,也就是底盘发动机通过变速箱输出动力,在传动轴加装分动箱,可以满足实际作业要求。例如在上装作业时,传动轴不通过分动箱而直接传动;在行车作业时,分动箱可通过传动轴驱动底盘行走。发动机集成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调控液压泵排量,既能够确保行车稳定性的要求,也能够满足上装作业的要求,提高发动机的利用率。
5 结语
专用汽车产品需要面向市场需求,在新的市场需求导向,加速新产品开发。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朝着绿色经济发展,因此需要注重环境大方向的变化,加速专用汽车重型化、智能化、轻量化、环保化发展,从而把握市场发展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娅宁,康辉.混合动力汽车底盘液压控制系统集成化诊断方法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23,43(1):58-60+64.
[2]路颜,高攀科,程光威,等.液压混合动力汽车自动怠速系统控制策略[J].液压与气动,2022,46(1):169-177.
[3]林素敏,朱亮亮,刘方.液压混合动力汽车动态特性分析与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9,39(8):49-53.
[4]刘仁杰,田琳琳.液压技术在混合动力汽车节能方面的应用[J]. 时代汽车,2022(1):46-47.
[5]邢福荣.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仿真与分析[J]. 液压气动与密封,2023,43(2):32-35.
[6]胡万强,赵乐斌,董永强.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再生系统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8,37(12):73-76.
[7]韦丽珍,王婧婧,王钢,等.基于混合动力汽车液压气动制动系统能量回收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20,18(5):460-464+470.
[8]王波,余忠云,杨树军,等.基于复合蓄能器的液压混合动力汽车构型分析[J].机械设计,2018,35(10):15-23.
作者简介:
张莹,男,1990年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