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1年3月,中办、国办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在2025年以前建设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智慧税务建设具有便捷化、智慧化、人性化等特征,比如:优化原本内容繁杂、繁琐的办税流程,使其简单化、便捷化,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排除其中存在的风险;可以实现纳税自动识别、纳税自动分配;依靠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处理、语音化辅助等方式可以对纳税人进行智能、集约分配,提升办税效率。目前,我国纳税服务、税收稽查等工作虽有显著提高,但依旧不够完善,从而影响税收征管工作顺利进行。对此,相关部门必须基于智慧税务建设,加强对税收征管的优化,基于纳税人缴费人满意为目标,保障税收征纳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税费征纳共赢。本文就智慧税务建设与税收征管、现阶段税收征管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智慧税务优化税收征管方式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旨在优化税收征管方式,提升税务征管效率,希望能够提供给读者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智慧税务;优化;税收征管
一、智慧税务建设与税收征管
(一)税收征管概念
税收征管是相关部门对税款征收过程监督管理的总称。税收征管制度中明确要求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针对税收征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以保障税收征纳工作顺利进行。
(二)智慧税务建设的优点
1.办税便捷化
智慧税务建设是可以有效优化流程,优化原本内容繁杂、流程繁琐的办税流程,使其简单化、便捷化,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排除其中存在的风险,以此优化流程的,实施智能风险管理。
2.办税智慧化
智慧税务建设包括税收征管、纳税服务、风险管理、审批管理等,全面提升纳税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同时,智慧税务建设能实现对相关数据信息的深层挖掘、多维分析以及动态关联,可以实现纳税自动识别、纳税自动分配等,同时实现“刷脸办税”。
3.办税人性化
智慧税务建设可以实现办税人性化。比如采用“线上自助办税”等方式可以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办税服务,尽可能满足纳税人的办税需求。比如线上人工办税方面,通过成立线上业务处理中心,依靠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处理、语音化辅助等方式可以对纳税人进行智能、集约分配,以此提升办税效率。
二、现阶段税收征管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方式比较落后
为纳税人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是深化征管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虽然目前纳税体系已经建成,但其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比如:纳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虽然已有明确规定,但依旧存在服务理念滞后、服务方式单一、服务质效偏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情况。
(二)税收风险识别不足
在智慧税务建设中,大数据技术用于推动税收现代化,同时将其引入风险识别体系中也能为风险应对提供可靠依据。但在当前的税收征管中,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导致在数据整合、分析以应用方面整体效率不高,降低风险评估、征管质效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税务部门主要将精力放在事后监控上,这就导致在事前、事中的税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在挖掘纳税人特征规律、纳税遵从风险分析以及内部执法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劣势,无法形成专业化的、制度化的融合机制,从而提升税收的风险。
(三)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税收征管模式中,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税收征管工作信息化建设难以有效推进,无法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比如:在税收征管的工作中,会受到传统税收征管观念的影响,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即使地方开始推进信息化建设,但存在与税收征管业务无法有效兼容的问题,从而难以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四)税收征管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税收征管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内部各项征管制sNqtZKugZu3IxlR2aazIhw==度、征管程序以及操作规程还缺乏完善,各个环节缺乏协调,比如如果岗位出现人少事多的情况,会严重影响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
三、基于智慧税务优化税收征管方式的具体措施
(一)打造智慧便捷服务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应重视将数字技术引入到税收征管工作中,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主动对接,精准服务,以构建办税缴费为核心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提升办税效率与质量,从而为纳税人提供便捷、多元以及高效的办税缴费服务。
第一,全面优化纳税服务资源配置
相关部门可以在一些税务大厅增加自助办税缴费网点,以提升税务服务能力,同时也能实现自助办税、智能咨询、远程辅导等功能为一体的办税缴费服务大厅,以此实现以电子税务为主,智能办税为辅的纳税服务新模式,以此提升办税人员的办税缴费体验。
第二,全面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
首先,相关部门完善电子税务局体验区建设,并加强电子税务局和税务APP的宣传和辅导,在此基础上提高的电子税务以及移动终端用户的注册比例,同时还加强对不同纳税群体、缴费群体的培训辅导,以此培养纳税人网上办税习惯。其次,组建“非接触式”的办税队伍,包括网上办税、税务咨询、问题反馈等,并提供精准的税费信息推送服务,以提高电子税务服务水平,从而提升的纳税人的办税体验。
第三,加强缴费服务能力
相关部门加强对窗口人员的服务管理,这有利于提升数字化税务缴费的水平。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评价监督机制,这不仅能够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的水平,还能通过评价监督机制的方式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漏洞,从而提升纳税人税务缴费的服务体验。首先,相关部门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方式创建网上专栏,为纳税人提供投诉、举报、赞赏等多个功能窗口,并对纳税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处理,及时反馈其结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加强窗口服务管理的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税务缴费。其次,相关部门还建立奖罚机制,对一些综合评价好的服务项目以及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完善问责机制,对一些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服务行为依法依规进行问责,这不仅能够提升相关税务缴费的效率,还能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失,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为纳税人提高税务缴费。
第四,加强税费缴费管理
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将税收管理的主要环节纳入网络系统管理中,并参与业务流程管理与控制,实现对税收征管的实时监督与控制。同时,要建立申报纳税监控体系,及时对纳税人进行监督,并纠正其不履行的行为。其次,相关部门应该明确并规范网上的服务事项,制定统一的标准,实现信息共享以及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从而提升数字化税务征收效果。再次,相关部门还应该重视网络服务流程的优化,简化网上申报、审查等流程,这有利于缩短相关业务的办理成本以及用时,从而提升数字化税务征收的水平。另外,政府部门还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与引导相关人员分享办理过程中的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并以此进行满意度评价,同时,应重视纳税人在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对其进行改进处理,并给予反馈,这有利于提升税务征收服务的水平。最后,相关部门应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网络沟通渠道的方式进行民意的使用调查,并针对一些热点进行处理以及反馈,从而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以及治理能力,这对提升税务征收服务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智慧精准监管体系
第一,根据《意见》,应该深入推进精准监管,建立税务监管体系,在保障国家税收安全的同时,也应为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公平、安全、优质的税收营商环境。比如: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无风险不打扰、低风险预警提醒、中高风险严监控”。同时,还应精准依法施治,对发票开具、使用等进行全环节即时验证和监控,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事前、事中风险的监控,引入大数据技术,通对涉税数据的整合、分析与挖掘对纳税人进行风险识别与分析,并建立不同特点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对税收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风险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遵从应对措施,以此增强双方的合作互信,同时,也应该对税收风险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的纳税人不愿遵从制度的原因,并以此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税收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大数据思维,树立“以数治税”的理念。比如:实现“管事”向“管数”的思维转变,并将大数据融入征管体系中,加强顶层设计,并对纳税人的涉税事项进行梳理、分析,以挖掘出纳税人的特征规律,并分析预测纳税人的风险行为,以此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升纳税人的遵从度。
(三)搭建智慧规范征管体系
相关部门规范标准的税收征管体系。政府部门需要健全“互联网+税务征管”线上线下协同的政策法规体系,这有利于减少税务征管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从而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相关服务。
首先,相关部门完善政策体系,注重对“互联网+税务征管”的顶层设计以及规范标准,并加强“互联网+税务征管”的服务事项、流程规范、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统一的标准性与规范性,并对一些实践过程出现问题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调整,这有利于更好地指导相关人员进行工作,有利于为公民的维权提供保障。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重视政策引导的作用,对“互联网+税务征管”保持关注,这有利于政务部门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服务。
再次,创新“互联网+税务征管”线上线下协同的监督机制,这有利于提升税务征管的水平。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考核监督对税务征管的作用,强化相关的考核监督,并建立“互联网+税务征管”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加大考核权重,并将一些比较重要的督查事项列入其中。同时,还要重视媒体监督、专家评议等作用,完善群众的举报渠道,并通过模拟办事等方式对相关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完善,从而提升税务征管的水平。
最后,政府部门还可以设立专栏的方式帮助纳税人解决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及时反馈结果。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建立奖罚机制,对一些综合评价好的服务项目以及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建立问责机制,对一些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服务行为依法依规进行问责,这不仅能够提升相关税务征管的效率,还能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失,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为纳税人提高税务征管。
(四)创建智慧高效内控体系
数字化为税收征管带来机遇,同样也是挑战。对此,必须创建智慧高效内控体系,以实现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建设。
第一,应该健全内控机制。应明确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严格对各项事务进行授权、审批、审核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循;加强对相关部门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与风险意识的培养,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和执行意识;明确组织架构是内控管辖的对象,积极推动内控建设与考评工作。
第二,应该对内控体系进行优化,应加强内部制度的完善,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员工对内部管理的认识,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过程,应该征求全员的意见,结合各项意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将内控意识与风险意识贯穿到各项制度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制定人性化的管理体系,以此提升智慧税收管理水平。
第三,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风险分析会议,并根据税收征管过程中风险发生的频率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从而确保制度的可行性与完善性;设立专门的内控小组,对相关部门日常运营中各个部门与岗位人员进行检查,以此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同时,相关小组还应根据各个部门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明确之后的工作思路,以提升风险防控的水平。
四、结语
总之,智慧税务建设必须以《意见》为指导,推动税收征管工作改革创新。从纳税人的角度,借助大数据技术主动对接,精准服务,有效提升办税效率与质量,从而为纳税人提供便捷、多元以及高效的办税缴费服务,为纳税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智慧税务建设为有效组织财政收入,有助于地区政府更好地为民谋益;从监管的角度看,智慧税务建设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精准监管,精准依法施治,可以提升税务征收的公开公正,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智慧税务建设意义重大,相关部门必须重视智慧税务建设,以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天津市税务局课题组,牛丽,祁恩霞,任广慧.“十四五”时期推进智慧税务建设路径探究——基于重点税源企业视角[J].天津经济,2022(07):40-46.
[2]马应超,张雅婷.加快推进我国智慧税务建设的对策思考[J].财会研究,2022(05):35-38.
[3]张靖.深化数字技术运用 推动智慧税务建设[J].税务研究,2022(05):128-130.
[4]孙春磊.美国国税局机构重组计划特点对我国智慧税务建设启示[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5(02):17-21.
[5]黄罗俊.智慧税务建设新形势下优化绩效管理工作地思考[J].税收征纳,202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