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业财融合中的应用探究

2023-12-29 00:00:00曹季鑫
中国民商 2023年11期

摘 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各种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想谋求可持续发展,推进业财融合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业财融合能够提高加强企业业务与财务工作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提高财务管理科学性,强化企业资源有效利用率。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助力企业实现业财融合发展目标。对此,本文针对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业财融合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供相关企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企业业财融合;应用策略

业财融合是现代企业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较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而言,更为注重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联性。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企业业务与财务数据进行有机整合与实时共享。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企业业财融合建设中,能够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业财数据收集效率,进而为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开展决策与发展规划工作提供有利数据参考。

一、大数据技术给企业业财融合带来的影响

(一)拓宽了企业数据收集范围。

企业财务与业务数据信息是推进企业业财融合建设的基础。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对企业生产、销售、供给等各方面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与整合。同时还能够有效收集企业非结构化及半结构化数据信息,提高企业数据收集全面性。传统的管理会计数据收集范畴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主要收集内容仅为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信息及常规化的业务数据信息,而数据信息形式多为结构化数据。对于内容更为丰富、数量更多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的收集难度较大。即使进行了收集在后续整体与分析中也存在较多困难。而在大数据支持下,企业可以将占据数据信息总量约80%的非结构及半结构数据信息收集到位,并进行有效清洗。同时针对外部市场中媒体信息,如视频、图片等也能够进行有效收集。

(二)丰富了企业数据信息储存空间。

大数据技术能够满足企业数据储存空间需求,通过云平台实现企业数据信息传输共享,进而推进企业业财融合建设与发展。近几年来,随着企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业务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数据信息种类及数量之间增多,对于数据储存要求不断提高。而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量呈现喷泉式爆发增长,现代企业的数据储存面临着严峻考验。大数据技术中的云平台和分布式储存技术能够有效缓解企业数据储存难问题。使用分布式储存技术构建的数据库,具有较强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能够兼容多种类型数据信息的储存。此外,不同企业还可以结合工作需求和信息共享需求将数据库进行个性化分类,如基于员工个人资料、客户信息、生产销售信息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库划分。这样就能够提高企业数据信息管理的有序性,便于后续各部门对数据信息的查询、调取与共享。

(三)拓展了数据分析深度

数据分析是当前现代企业建设业财融合的重难点。部分企业由于对数据信息分析力度不够,继而导致财务工作无法为企业管理层决策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科学的参考数据,也无法为企业的各项业务成果形成更为客观的反馈。传统的数据分析技术由于计算能力不足,通常采用抽样计算法对企业各项数据信7e390630fb0a6ec1ffd9520b8c11e8c2息进行统计与分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数据分析的误差。此外,传统的数据分析技术无法针对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数据进行深化分析,不能够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价值发挥出来。而随着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通过云计算可以构建起一个大型的数据分析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企业能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全面收集与快速分析,并且数据类型多样不存在重复问题,并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更好的实现数据信息深层次价值挖掘。

二、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业财融合中的应用策略

(一)规范企业数据收集行为

最近几年,伴随着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其运营与发展中所产生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数量与日俱增,数据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这就给业财部门收集有效数据信息带来一定难度。为了应对甚至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数据信息收集效率与精准度。在企业业务工作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一般包括采购、生产、销售信息。首先,企业在进行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对供应、生产、销售各项内容的管控。在具体的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企业还应该从采购计划、供应商等方面着手进行数据收集,还应该兼顾好合同订立、尾款结算等环节。这样就能够提高数据收集有效性,最大限度上避免数据信息收集漏洞;其次,在对企业销售信息进行收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注重政府政策信息、市场环境变化信息的收集,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通过科学的销售信息收集,能够进一步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企业工作针对性。其中材料单价、存货量、运输成本等都是现阶段企业采购财务数据信息重点内容,而结算方式、客户信息等则是企业销售财务数据信息内容。

财务数据信息与业务数据信息是紧密联系的。其中企业业务数据信息中涉及了流动资金活动,同时会产生相应的财务数据。该类数据信息对于业务数据信息而言,是比较好收集的。并且由于当前各大企业对各种财务软件的使用,可以实现财务数据信息生成的同时完成收集工作。采购财务数据信息,主要包含了供应商相关名称、原材料价格、单价等;对外下达订单的数量、单价、金额等;存货的类型、总体数量、所产生的储存成本等;采购过程中产生的采购成本、包装费用、数量批次、流程等;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人工费用;设备损耗费用等;维修检修费用。销售财务数据信息包括了各项目客户的联系方式、信用记录、付款方式等;销售订单的交易时间、历史价格、目标经济利润等;收付款方式、金额等。

上述业务数据及财务数据信息的收集都需要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建立的业财融合应用系统得以实现,能够改善现阶段企业决策工作与发展规划制定的合理性,依据企业内部产生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决策与管理。大数据技术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获取内部与外部信息,并将其输入到业财融合系统中。

(二)增强数据信息整合力度

企业数据信息整合工作,实质上是对企业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进而推进企业业财融合建设与发展。在开展数据信息整合工作中,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是十分关键的。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强化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之间的交融度,并持续提高数据输出逻辑性,以数据共享模式对业务与财务工作进行合理资源配置。通常情况下,企业数据信息可以划分为结构性、半结构性、非结构性三种类型。在企业业财融合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阶段性发展目标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进而提高数据参考价值。可以按照数据信息的获取渠道进行分类,如采购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外部市场环境信息等;也可以数据信息的类型进行划分,如结构化信息、半结构化信息、非结构化信息等。此外,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数据信息做好明确界定,提高数据信息库的针对性与各板块的内在联系性。而并不是仅将其放入数据信息库就万事大吉,这样才能够避免数据信息杂乱无章;在构建数据信息库中,工作人员还应该注重遵循逻辑性,以确保数据具有可靠性与完整性,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与业财融合建设提供数据保障。工作人员在按照数据分类进行数据清洗之后,可以基于业务逻辑角度或者财务逻辑角度确保各数据库之间能够有接口进行互通,提高数据共享效率。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数据收集的时效性,为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相互融合提供便利。

(三)优化数据信息储存模式

在企业业财融合建设进程中,还应该做好数据信息分类储存工作。在开展数据信息存储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重数据存储秩序与储存预留空间等问题。在企业传统的数据信息储存与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服务器对数据信息进行保存,而服务器具有一定专业性需要企业专门购买。此外,专业服务器中数据储存空间有限,难以将企业运营与发展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部储存。而在企业业财融合中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云端平台进行数据储存空间扩充,同时对于服务器的类型没有过多限制要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企业配备的计算机设备对数据信息进行储存管理与调取,从而提高企业数据处理工作的便捷性与工作质量。此外,大数据技术应该还增设了数据备份功能,有效防止了数据信息丢失所引发的工作延缓问题。工作人员在优化数据信息储存库时,还应该充分参考业务信息与工作流程。例如,在对企业采购信息进行储存管理时,应该将数据信息细化至供应商信息、原材料价格、交易时间等。这样就能够为企业后续业财融合提供数据参考与工作指导。

(四)完善企业数据分析结果分析

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方式,有效拓宽了财务管理范围与数据信息容载量,提升了财务信息计算精准度和科学性。在企业传统数据分析过程中,多数企业更依赖于抽样方式,进而导致计算出来的数据结果具有一定片面性,其准确度也所有降低。而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企业业财数据结果分析中,能够全面提升数据结果的精准度和全面性。例如在企业数据分析工程中,可以使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上提高企业数据信息的计算与分析客观性,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与决策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而针对现代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而言,传统数据分析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算编制与执行效果。而在企业预算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结合企业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以及过往数据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科学预测,从而为企业编订预算编制、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促使预算管理在企业运营与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用。

企业数据信息结果的输出环节也是推进企业业财融合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在输出数据分析结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注重提高数据信息传达的时效性,并重点关注企业过往的历史数据信息。在传统的数据分析与传达环节,一般财务报告的上传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很难跟紧企业业财融合建设步伐。此外,企业业财融合建设中所需的数据信息较为多元。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不断完善企业财务报告,进而为企业管理层开展决策工作及发展规划制定提供数据参考。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对各项结果报告进行自动化分类,进而更好的满足企业决策需求。

(五)强化人员综合素养

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运营与管理的各环节中,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需品”。为了进一步强化企业业财融合程度与效果,企业管理层还应该注重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首先,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兴发展趋势,财务人员需要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打破传统财务管理思维的束缚,并确保自身业务水平能够满足当前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对此,企业管理层应该针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工作完成量进行综合能力评估,找寻其中存在的能力薄弱点,并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其中的培训内容不仅应该包含基础财务知识巩固和专业技能提升,同时还需要对财务人员开展大数据知识及技能培训,引导财务人员掌握前端业务工作流程、风险类型等。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财务人员提供工作培训与指导。这样就能够推进财务人员进行转型,进而强化企业业财融合程度,提升工作质量;其次,财务人员还应该充分利用起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与价值,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自我能力提升。具体而言,除了企业开展的专业技能培训之外,财务人员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进而强化财务处理工作的时效性与灵活度;最后,企业管理层还应该结合新会计制度明确好财务工作内容与职能需求,为财务人员进行能力提升指明方向,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大数据技术积极应用于企业业财融合之中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为财务人员及时获取数据信息、分析数据信息、管理数据信息提供最大便利。同时还能够推进企业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协同开展。此外,在企业业财融合中应用大数据技术还能够为企业管理层决策与发展规划工作提供强有力数据参考,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此,企业管理层应该对数据技术的应用度,从数据收集、整合、储存、结果分析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企业业财融合度,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钟钦铎.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业财融合中的应用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2(04):82-84.

[2]李强龙.大数据环境下财务共享与业财融合的路径[J].中国中小企业,2022(01):159-160.

[3]梁金珍.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业财融合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产经,2021(20):70-71.

[4]张瑾瑜.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业财融合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19):80-81.

[5]张赫,许延明.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08):151-153.

[6]张晓兰.企业业财融合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物业企业为例[J].大众投资指南,2021(08):190-191.

[7]王莹莉.大数据视角下“业财融合”体系的应用分析[J].投资与合作,2020(09):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