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财融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分析

2023-12-29 00:00:00吴亚芬
中国民商 2023年11期

摘 要: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受着巨大压力。企业沿袭传统滞后的财务模式,难以取得良好的发展。企业有必要实施业财融合,将财务思维落实到业务指标各项运营环节中,找准业务和财务的内在逻辑,助力稳健发展和转型升级。本文浅析了企业实施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的优化措施,以期为企业业财融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业财融合;优化措施

企业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实施业财融合,能引导财务人员准确把握财务目标,并加深对企业运营状况的全面了解,能促进企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业财融合还能帮助企业形成高效科学的运营管理决策,有效规避各类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对此,企业有必要加深对业财融合的认识,剖析自身实施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

一、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意义

企业实施业财融合能促进各方面数据集成,有效突破业务和财务两类工作相分离的弊端,能促进各部门实现高效沟通协作。企业实施业财融合,能促进业务数据快速准确地向财务部门传递,为财务部门编制报表提供数据支持,还能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确保形成真实准确的财务报表,帮助管理层通过财务报表准确获知成本、利润等方面的数据,并优化调整发展战略,促进财务部门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业财融合还有助于企业科学预测各项业务活动,并对之实施科学引导,有助于规避经营风险,实现更多的价值创造。

二、企业实施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对业财融合缺乏重视

部分企业管理层对业财融合缺乏重视,未能向企业全员展开业财融合的专题宣传,导致企业整体对业财融合缺乏深刻认识,未能将业财融合渗透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未能以年度、季度、月度为单位定期开展经营分析会,未能向企业各层次传递业财融合的落实执行情况和成果,难以形成妥善的后续部署。

(二)业务和财务两类人员缺乏思维协调

企业业务和财务两类人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在思维层面缺乏良好的协调性。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相关技能,且对于财务风险的察觉较为敏锐,但思维较为固化,视野和注意力局限于财务层面。业务人员的专业背景多样,实践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但财务知识和相关技能相对欠缺,且对于财务风险的感知较为迟缓。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的实践过程中,业务人员办理各项具体业务时未能融入财务管理层面的内容,对财务风险缺乏考虑,而财务人员的工作视野局限于财务层面,不熟悉各项业务工作实际。财务部门在开展日常工作的实践过程中,通常会严格把握数据信息内在的逻辑性,并重视考虑各类风险因素,致力于有效控制潜在风险,希望企业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实现稳健发展。业务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时,更强调业绩考核和规模发展,对风险控制不够敏锐。两类人员难以形成协调统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业财融合的实施造成阻碍。

(三)业务和财务两类部门存在职能边界和沟通壁垒

在企业部门传统的职能架构下,业务和财务两类部门各自承担不同职责,部门之间具有清晰的职能边界,且存在沟通壁垒。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两类部门均习惯基于自身立场对问题加以分析解决,在追究责任时又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部分企业财务部门局限于对财务数据展开事后分析,与业务部门的沟通较少,通常依赖业务部门传递相关资料后,才能被动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数据极易丧失其时效性,导致分析结论滞后。而业务部门将精力局限于具体的业务工作,对业务工作中涉及的财务层面内容缺乏重视。因此,两类部门在沟通壁垒的限制下,缺乏高效的沟通协作,不利于落实业财融合。

(四)缺乏与业财融合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

部分企业缺乏与业财融合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未能对绩效考核相关制度加以完善。企业未能针对业财融合设定总体目标,未能将其融入自身的经营战略中,难以保障业财融合的有效执行。企业未能针对业财融合设立合理的年度目标和季度目标,未能按照年度和季度对业财融合总体目标加以分解,不利于对业财融合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难以对企业完成年度目标、季度目标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评价,难以对执行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加以及时纠正。企业未能逐层分解业财融合目标,未能构建多层级的考核指标库。企业未能将绩效考核融入业财融合相应的数据共享中心内,难以实现公正公平的考核,不利于业财融合的落实执行,影响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不利于消除业财融合存在的阻力。

(五)信息化建设有待提升

部分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的实践中,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有力支持,其信息化建设有待提升。企业沿用传统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难以良好满足业财融合的要求。企业未能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业财融合搭建数据支撑平台,未能将各项业务与数据进行紧密结合。企业财务人员被繁重的数据审核工作束缚,缺乏精力对数据展开深层次分析,难以准确把握数据的实质。企业未能配置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难以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影响业财融合的良好发展。

三、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管理层对业财融合的重视

企业要加深对业财融合的认识,加强管理层对业财融合的重视,督促领导管理层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摒弃滞后思维,将业财融合作为管理重点,以业财融合为专题向全体员工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企业从整体上形成对业财融合的深刻认识,将业财融合巧妙渗透融入战略规划中,按照年度、季度和月度开展经营分析会,将落实执行业财融合的实际情况和成果传递至企业各层级,在后续工作中形成妥善部署。

(二)引导业务和财务人员增强业财融合意识和思维协调性

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宣传业财融合,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业务和财务人员增强业财融合意识和思维协调性,确保业财融合的有效落实和执行。管理层要加深对业财融合的认识,引导全员参与建设以业财融合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并督促员工自觉落实业财融合理念。企业要考察并整合业务和财务两类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构建互训机制,紧扣业财融合搭建综合知识和技能体系,增强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为二者落实业财融合夯实能力基础。另外,企业要促进业务和财务两类人员加强沟通交流,拓宽二者的沟通渠道,定期组织开展部门联谊和交流会议,逐步引导两类人员强化业财融合意识,形成统一协调的思维方式。企业要针对业财融合重新构建组织架构,摒弃不合理的组织结构,防止形成“信息孤岛”。企业要实施横向管理,精简流程,促进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加强横向信息传递。企业要督促引导财务人员摒弃固化思维,投身于业务一线,加深对各项业务流程的了解,清晰梳理业务数据的来源。同时,企业要引导业务人员学习财务知识,了解各项经营性数据指标,尤其是各项财务指标,诸如利润率、资产负债率以及成本费用率等,引导业务人员重视现金流问题,关注业务回款等。总之,企业要为业财两类部门之间的沟通搭建桥梁,拓宽渠道,有效促进业财融合。

(三)突破业务和财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壁垒

企业要契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突破部门沟通协作壁垒。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针对业财融合搭建数据共享中心,推动业、财两类信息实现交互融合,为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企业要依据真实准确的业财数据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准确把握市场机遇,维持生存并实现良好发展。企业要紧扣业务流构建业务信息中心,依托云存储技术,及时记录业务流程及其附属信息,并加以储存,为后续阶段提取分析数据奠定基础。同时便于财务部门及时获悉关于经济业务的各项信息,以收集的各类业务信息为依据,从财务层面提供前端支付、风险预警,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方案有效应对风险。同时,企业要紧扣资金流构建财务数据中心,为企业制定资金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帮助业务部门及时获取业务现金流相关信息。业务部门根据财务信息对潜在的业务风险实施综合评估,并采取有效策略加以应对。另外,企业要搭建综合数据系统,依托大数据技术,促进业财两类数据实现交互融合,按需提取数据,并对数据展开综合分析,从数据层面为企业制定决策、实施经营管理提供支撑。利用云端储存,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时对数据加以更新,基于安全完整的数据,搭建提取数据的多样化模型。二是对财务部门职责进行重新定义,为落实业财融合构建专项团队。企业要督促财务部门负责落实业财融合各项措施,并为落实业财融合构建专项团队,综合分析关于经济业务的各方面信息,实施综合财务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辅助。企业要引导财务部门加强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对企业存在的运营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督促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加强沟通。企业要从财务部门中筛选出专业技能过硬、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强的员工深入业务工作一线,及时获取关键的业务信息,并为业务开展提供专业的财务协助,对业务过程潜在的各类风险点进行准确识别和科学评估,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应对方案。对业务流程涉及的决策风险加以控制,从整体上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四)对绩效考核体系加以改进

企业要对绩效考核体系加以改进,增强其对业财融合的适应性。企业要针对业财融合设立总体的管理目标,将其融入自身的经营战略中,保障业财融合的落实执行。企业要针对业财融合设立年度目标和季度目标,按照年度周期和季度周期对业财融合总体目标加以分解,对业财融合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对年度目标、季度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对业财融合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加以纠正。企业要对业财融合目标加以逐层分解,构建涵盖企业级、部门级以及员工级三个层级的考核指标库,将财务类与非财务类指标结合起来,将定性类与定量类指标结合起来,确保考核指标紧扣业务流程。企业要将绩效考核融入业财融合相应的数据共享中心内,保障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促进业财融合的高效落实执行,引导各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为推行业财融合消除阻力。

(五)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企业要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为业财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企业要灵活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针对业财融合搭建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将前端业务数据以及财务系统信息加以整合,对业务端相应的指标数据加以收集,对之进行整理后,与财务系统相对接,对财务系统增设数据采集和分析板块,减少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审核工作中解放出来,财务人员仅需审核基础数据,能有效腾出精力对数据展开深层次分析,准确把握数据蕴藏的实质信息,形成高质量的财务数据,基于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保障运行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及时准确,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符的分析结果。企业依托信息化技术实时获取数据资料,从整体上准确把握企业情况,确保在投融资、经营管理等方面形成科学决策。从企业外部获取数据信息,对外部市场进行精准分析,为业财融合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企业要秉持业财融合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并配套设置服务地址、服务器容量等功能。财务人员依托该系统能便捷查询信息,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企业利润状况和发展趋势,据此形成科学的决策规划。企业要依托业财数据网,对业财两类数据进行结合,促进各部门实现高度的数据共享。企业还要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开展统一核算,形成精准的会计信息,实现高效率的会计处理,推动财务管理实现转型升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实施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层对业财融合缺乏重视、业务和财务两类人员缺乏思维协调、业务和财务两类部门存在职能边界和沟通壁垒、缺乏与业财融合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信息化建设有待提升。对此,企业要通过加强管理层对业财融合的重视、引导业务和财务人员增强业财融合意识和思维协调性、突破业务和财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壁垒、对绩效考核体系加以改进、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等措施解决业财融合问题,有效加强业财融合。

参考文献:

[1]陈文景.企业业财融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3):82-83.

[2]程凤娟.企业加强业财融合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24):174-176.

[3]阮晓琴.中小型民营建筑施工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24):145-147.

[4]王艳.企业业财融合困境及实现路径分析[J].山西财税,2022(12):36-37.

[5]张华.浅谈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营销界,2022(24):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