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境外资本市场因外部环境的原因,会有一定的经济风险。民营企业要获取一定的资金扶持促进企业发展,需要拓展融资渠道,延展融资赛道,逐步完善对境外的融资管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来获得资金增资。政府也需要帮助建立合法、合规、有序的境外资本市场,稳定民营企业可融资的赛道,推动境外资本流入内地市场,不断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有力动能,切实推动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将围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来谈谈政府如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如何完善内部的融资运行机制,共同为境外融资创造条件,持续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良好环境;民营企业;境外融资
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营而言的法人经济实体,在市场上占据大部分的就业机会,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维护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展开对境外资本市场的融资,加强对民营企业境外融资的规划指导和统筹协调,做好投向引导的导向政策,推动民营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决策水平,规范自身的境外经营行为,共同营造有序、健康、稳定的境外融资环境,切实帮扶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反向推动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民营企业进行境外融资的缘由
(一)能缓解资金匮乏的局面
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营造经商环境,但基数群大也让许多民营企业无法惠及福利,在资金筹备上逐渐捉襟见肘。许多民营企业因资金不足而面临破产与重组,融资渠道的狭窄与如今市面上可融资的限制条件过多,都进一步制约了民营企业向外扩展的发展道路。因此,为缓解资金匮乏的局面,民营企业进行境外融资便成为众多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相对于国内的市场上市,境外从程序上较为容易,手续上也相对简单,通过取得公司的股权、控制权与实际的资产,民营企业就能以资产上市,迅速获取上市后的经济收益,能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获得推动规模扩大的资金储备。再者,民营企业在境外的外汇与资金安排等经济政策都优于国内,能降低限制条件实际性的帮助有困难的民营企业进行借款,减少上市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释放民营企业在资金储备上的经济压力,达到境外融资的目的,为民营企业发展聚力发展动能。其次,在境外融资上市也能打开海外市场,提升民营企业自身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户来企业进行投资与合作,短时间内能快速积累人气与人脉,为民营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民营企业因其规模小、制度不完善、信誉方面无保障等问题,在国内申请贷款融资的通过率较低,本身具备的流动资金也较少,难以获得上市额度在国内市场上市,长此以往会陷入资金困难而面临危机的局面。境外资本市场对于上市条件相对国内而言并不严格,在征信、规模、制度等方面对民营企业有一定的宽容度。民营企业具备基本的条件就可在境外市场上市,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发展资金,投入更多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宽国外市场,也是在接轨国际化,能让民营企业从国外的市场中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自身的现代企业制度。延展境外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能让民营企业利用国外赛道来迅速集中资金,充实内部资产和流动发展资金,助力民营企业长足发展。国内的上市成本比国外的要高,冗长的上市准备时间和繁杂的上市准备手续都拖滞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境外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更为有力的赛道为民营企业优化生产经营,通过获取上市地位来充实资金库,逐步扩大发展规模,增强内核实力。
二、民营企业境外融资所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一定的政治与经济风险
境外资本市场虽然有一定的便利性,但也存在隐性的政治与经济风险。外部的一些因素等情况都会影响民营企业对海外直接融资,民营企业在国外的上市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问题,难以保障民营企业本身的安全性,稍有不慎便会卷入当地市场的波动中来,不但资金得不到增长,自身的发展也会因国际环境而受阻,举步维艰。融资项目也可能因外部环境而被迫延迟,拉长了融资周期,甚至是增大项目搁浅的风险,民营企业的海外融资项目从整体上而言也会变得困难重重。再加上境外资本市场与国内的法律体系不同,在民营企业遇到法律纠纷时也会因文化差异而处于弱势,不利于民营企业稳定发展,也加大了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的隐形成本,同样也加大了不利于发展的沉没成本。
(二)民营企业本身的经营风险较大
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小,同时在核心竞争力上也难以与市面上较强的企业抗衡,容易被吞没和打击,甚至有直接破产倒闭的经营风险。境外资本市场的融资环境相对于国内而言较为良好,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实力较强的企业。民营企业在经营规模、盈利能力、核心实力、制度体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在直接融资方面也有一定的短板,容易在境外上市之后受到其他企业的冲击。再加上境外资本市场对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及治理能力等多方面的高要求,缩小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困境。国外的竞争激烈,也不利于民营企业从基础发展,甚至是强推着民营企业前进,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容易造成民营企业陷入经济风险危机,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三)缺少管理规定
要维护民营企业境外融资的稳定,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法律政策来扶持发展。但实际上,政府在这一方面的优惠政策相对而言较为单薄,尤其是在自然人境外投资这一方面的管理规定还不足。随着经济发展,国家的外汇储备也逐渐变多,越来越多的居民想要通过闲置的资金来进行境外投资,提升个人资产来获得实际收益。自然人的投资需求与实际的管理规定并不匹配,相关的管理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境外投资渠道供自然人进行自由投资。这些都阻碍了民间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经营运作,给民营企业进行境外融资同样也增多了难度。除了自然人投资的管理规定,民营企业在国外上市的有关管理规定也显得较为模糊,没有明确规定外汇资产的具体要求,外汇随环境波动的风险也加剧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困难。再加上对外汇监管的力度不大,资产环境上也不稳定,留下的经营隐患较多。
三、营造良好环境为民营企业境外融资创造条件
(一)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融资效率
在目前的融资审批流程中,对外汇资金来源的审批程序较为繁杂。程序过多、过杂,不仅加大着企业的时间成本,也不利于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的快速上市,背离了原先的发展目标。因此,政府需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省略掉不必要的规章制度,为有困难、有需要的民营企业打开“绿色通道”,简化境外融资的审批流程,根据民营企业所呈批次的资料进行一次性审核,给民营企业核定好可融资的额度。在限额内,企业可以自行到银行办理关于外汇付汇的工作手续,由银行这边凭借凭据进行备案和存档,实现快捷、科学且高效的审批效果,也能保障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另外,国家也需要改善相关的审核标准,对民营企业境外融资的审核手续进行简化,支持企业通过反向并购、股权置换、可转债等资本运作模式对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另外,国家也需要放款对自然人投资的相关限制,让外汇资金流动更加自由,逐步放宽市场门槛,允许自然人以合法的外汇资金对境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不断积累个人资金,为实现人民币全面兑换奠定重要的基础。国家的扶持推动民营企业持续性的向外进发,能更为迅速的筹集到所需的发展资金,不断扩大发展规模,聚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高效、公正且透明的市场融资环境,推动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二)出台二级证券市场
境外资本市场是民营企业向外拓展融资渠道的一条道路,而国内的境内融资也作为另一个赛道供民营企业筹集资金。为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出台二级证券市场,为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提供可融资的另一渠道,根据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具体状况来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资本市场,能满足不同类型民营企业的融资需要,营造起属于中小企业进行经营合作的资本市场,能更为实际的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资金困境,通过降低门槛、提高通过率、简化审批程序、给予福利补贴等方式来提高民营企业的经济收益,能最大限度的帮助民营企业实现资金的快速积累,促进企业本身的长足发展。证券二级市场由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构成,而交易所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严格的交易时间,对于所进入的证券公司也会有一定的资质要求。这都保障了整个交易市场的公平性与安全性,更为有序的开展市场交易,帮助民营企业加入证券买卖交易上来,规范证券行业交易,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产管理的计划运作,让证券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政府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指导统筹
境外资本市场的政治风险与经济风险都是民营企业在进行境外融资时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要在时代的浪潮下稳定自己的脚步扎根,政府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宏观指导,从全局来协调统筹好企业自身的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规划指导。政府应成立专业的专题小组来研究民营企业进行境外融资的各种问题与状况,规划好一系列的境外融资进程点,做出具备理论基础的模型拟测,能帮助民营企业避开境外资本市场所留下的“坑”,引导民营企业能更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把握发展方向,集中企业力量聚焦境外融资,提升对融资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协调好民营企业开展工作时存在的问题;其次,需要对民营企业的境外融资进行投向引导。境外资本市场是另一个大熔炉,里面所隐藏的情况数不胜数,民营企业如果不做好市场调研和具体的计划部署,容易受境外资本市场的冲击而无功而返。因此,政府应给予民营企业一个宏观上的整体发展方向,有重点地引导不同情况的民营企业朝着最有利的方向进行融资来获取资金。这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统一规范好民营企业境外融资的经营行为,通过政府清晰的部署加持融资的成功率,能避免沉没成本的增大;另外,需要扶持企业提高自身的自主决策水平。事实上,无论是投资还是融资,都是企业为发展内部而做出的资金筹备行动。如果企业自身的自主决策水平不高,容易坠入市场的蓝海里遭到反噬,影响整体的经营运作。提高自身的自主决策水平,需要引导民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宏观部署与局部微调,按照市场发展的运行规律及宏观上的经济发展规律来展开境外融资活动,同时通过有意识的观察与总结防范市场风险,规避境外融资骗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课程开设、评优评先、交流讲座等方式来增强内部与外部的风险管控,运用自主决策的能力来统筹兼顾企业整体的发展,同时也能抵御境外资本市场会产生的政治风险与经济风险,形成不可侵犯的安全堡垒,降低经营风险,能更好的保障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应持续完善好关于境外融资的政策法规,加大对民营企业境外融资以法律、政策上的扶持,推动民营企业境外融资的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通过有效的政策法规来为民营企业疏通发展通道,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建立起完善的境外融资服务体系。企业也应与政府旗下的银行进行紧密的合作,政府也能通过宏观调配提供民营企业适当的贷款支持,帮助民营企业积极拓宽海外业务,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国外上市,积累好所需的活动与发展资金。
(四)建立完善的外汇市场
建立完善的外汇市场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的全面兑换,也有利于境外市场的拓宽与融入。政府应加强建立与完善外汇市场体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国内银行的外汇管理变革,二是推出合适民营企业发展的投融资产品,实现外汇储备资金的合理配置。除此以外,国内的外汇市场也应根据市场内汇率的状况和对外开放的情况进行调整与变革,建立起多元化且统一有序的外汇市场体系。首先是拓宽交易范围,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由服务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转而服务中小企业这一类的新兴企业上来,能满足市场多元化主体的需求,也有利于逐步扩大外汇市场规模,完善与拓宽外汇市场的投资交易功能。再者,需要丰富交易工具,即推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投融资产品,根据市场需求有重点的提供专业的外汇服务,并推出有助于外汇投融资的衍生工具品种,能提升整体的市场效率,发挥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还需要完善与健全外汇市场的基础设施,建立高效、有序且统一的外汇市场交易和清算体系,为民营企业发展外汇市场而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能在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下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积累可用于发展的流动资金,更为顺畅的进行国内与海外的交易,理顺外汇市场的价格机制和传导机制。最后,政府应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外汇市场抵御风险的管理能力,组织专业的监管团队负责定期巡查外汇市场的状况,完善对外汇市场的监测管理体系制度,推动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与落实,完善工作问责与追责机制,能更好的营造市场内部良好的交易氛围,形成公平、高效且稳定的市场秩序。
(五)完善境外融资的服务保障
要充分融入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不仅需要企业自主决策能力、政府的政策扶持,同时也需要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这就需要政府健全外交部门关于对民营企业帮扶的相关规定,加强外交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利用外交工作来充分发挥对话磋商机制的优势,利用外交工作具备的优势为民营企业展开境外融资建立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为民营企业的长足发展保驾护航。另外,驻外机构也要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系,当民营企业遭遇境外融资骗局时要积极的开展帮扶计划,为民营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和法律指导,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好在境外资本市场所遇到的难题,利用条约与法律进行程序谈判,为民营企业在国外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四、结束语
境外资本市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是一道崭新的融资渠道,但同时也具备着隐藏的政治风险与经济风险。民营企业要把握好境外融资的机遇,同时也要注意境外资本市场所存在的骗局与风险。政府应在审批流程、法规政策、外汇市场、服务保障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而企业也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决策能力,抓住机会紧跟时代的潮流实现弯道超车,积累发展资金,壮大自身规模发展。
参考文献:
[1]种昂,林凡,吴园军.民企能否走出境外融资困境[N].联合日报,2006.
[2]孟繁秋,梁顶峰.营造良好环境为民营企业境外融资创造条件[J].黑龙江金融,2006(0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