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
当暑气开始消散,我将迎来下一届学生。虽然一切未知,但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很多学生一定会误以为我是一位理科教师,也一定会问我为什么要当语文教师。限于课堂时间,对前两届学生的回复稍显仓促,但总是绕不开几位我学生时代的老师。
启蒙老师总是让人受益终身。老师姓曹,讳光海。人如其名,其人海量,所以有让人印象深刻能撑船的宰相肚。加之身材魁伟,头发稀少,方面大耳,笑容可掬,活脱脱一尊弥勒。当然,他极有威严,说话做事说一不二。我们对他既敬又怕,奉他所说为圣旨。不过,今天想来,我对他只有敬重与感激。
他写得一手好字,学校的通知、公告、对联、标语等均出自他手。二十年前,印刷制品还比较有限,每逢新春佳节,也总有人备好红纸、笔墨、佳肴、美酒请他写对联。可能因为请的人多,所以一进入腊月很快就开始了。那时候还没有放寒假,有时他满面通红地走进教室,有酒气却不见醉意,举手投足,神态自若,我们也见怪不怪。有时,酒后思绪飘飞,讲到激动处,大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势,我们也听得如痴如醉。他强调书写,除了板书的时候细致讲解亲身示范外,对我们的作业也细致批改,红笔圈出写得不错的字,一笔一画纠正写得不好的字。我想,只要是认认真真跟着学的同学,应该都能写出一手好字吧。我们那个年代,我们那个地方,少有字帖。我一直好奇为什么父辈们物资比我们匮乏,却人人写得一手好字,大概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存在吧。
他推崇閱读和积累,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贯彻练字。那时,图书资料还比较匮乏,经他倡议,学校各个班级均组建了班级图书角,选出了图书管理员,负责从学校图书室借书并做好管理。他也鼓励大家自己带书,由此,阅读在我们这个山村小学蔚然成风。他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要求我们做摘抄,并每周评定等级,数量和质量都是重要依据。小学生的好胜心简直无法估量,我废寝忘食地抄过《唐诗三百首》原诗、注解、翻译、赏析,也曾抄过《天龙八部》里精妙的描写,曾经创下过一学期摘抄二十多本(那个年代才有的小作业本)的纪录,现在想来也很佩服自己。时至今日,那时的摘抄本已不见了踪影,摘抄的内容也已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摘抄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大学四年,还是看了不少书,写了不少摘抄的。工作以后,为了给学生补充素材,也经常收集时政热点,精心剪裁,做好摘抄,以待课堂之用。只是年岁渐长,日益懒惰,加上班主任事务庞杂而且科技进步飞速,我手写摘抄的次数越来越少。当然,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摘抄仍然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他很重视课堂实效,我至今仍记得几件事,虽然小,却不平常。依稀记得课本上涉及爬山虎,讲到爬山虎的“脚”时,苦于没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我们似懂非懂。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把我们安安静静地带出了教室,蹚过小河,爬坡上岭,终于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找到了一片茂密的爬山虎,忘了当时他讲了什么,也忘了什么时候返回学校,只记得那节课很开心,对爬山虎的印象无比深刻。有一年冬天大雪,他豪情万丈地给我们朗诵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特意重复了词中对雪的描写,并把我们带出教室,让我们感受对雪的精妙描写,最终演变成一场雪仗,男生女生一起参与,打得天昏地暗。胆子大的同学,把雪塞到他的脖子里,他也不恼,只是笑眯眯看着大家。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在记忆深处俯拾皆是。
他注重练笔,要求大家写日记,哪怕只有几句话,也一一批阅。每篇课文学完,都要求我们写读后感,因为是课堂时间,并且当堂交流,所以大家写得格外卖力,他随时点评,或言简意赅,或微言大义,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幽默风趣。他常常命题作文,要求大家一改再改,学期末组织大家连缀成册,自制封面,自编目录,交换着写序言。他的考试不多。那时都是手阅,所以即便客观题有些许错误,他也会在作文里帮我找补回来,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语文可以考满分,还是以这样的方式考满分,除了感动,就剩发奋的决心了。
小学毕业后,我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赛道,很少回学校,只是从别人口中知道老师调去了镇上的中心学校。初中时,他的儿子结婚,我前去吃婚酒,虽然他很忙,还是拉着我聊了许多,并骄傲地对部分宾客说我是他的得意门生。再次听到他的消息,竟是噩耗。他得了肝癌,发现已是晚期,可能很痛苦,但走得很快,那是高三下学期。我知道这个消息时已是高考后,虽不曾前去祭拜,但内心常有前去的冲动。
十多年过去了,我也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今时今日,受限于各种条条框框,我按部就班地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回想老师当时的做法,实在汗颜。
高中分科之后的老师姓刘,名伯君,秃头顶,宽下巴,风神潇洒,顾盼生辉,颇有梁任公先生的神韵,只是高高瘦瘦,不是短小精悍罢了。同梁任公先生一样,他涉猎广泛,知识渊博,讲课深入浅出,总是从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入手,至今仍记得他拿清明扫墓的事来解释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专业术语“摇摆”。当然,老学究们可能觉得这种讲课方式太过轻浮,难登大雅之堂。可是他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不过我们都能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他。
高中很忙很累,很多老师都喜欢疯狂加练,而他却是一股清流。与要求额外买资料的老师不同,我们班统一订购的资料都是选做的,不过他的要求较高,不允许敷衍完成,甚至需要我们在摘抄本上重新抄写。当时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后来确实受益匪浅。短假期,他几乎没有布置过作业,因为他觉得假期布置作业简直反人性,对大多数同学而言并无效果,而有需要的同学自然会想办法做点什么的。他反对题海战术,非但不鼓励我们刷题,碰见刷题的还要劝一劝。高三上学期,很多学校都开始了一轮复习,他还优哉游哉地带领我们学习新课,直至学完了《先秦诸子选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他开了博客,高三快要毕业时,他用他的语文课把我们带到了学校机房,让我们去他博客完成一篇古文的自我介绍,他说他想留个念想。我们毕业后,他是否去看过,我不得而知,看后作何感想,更是无法知道。不过,我倒是登进去过几次,一篇篇看同学们的文章,也看他自己写的博客,不知道他是否发现我来过的痕迹。
现在想来,他实在是一位不一般的老师,有思想,有主见,有决断,时间过去越久,我就越能理解他,越想成为他。
他拥有幸福的家庭,却很少在课堂上分享他的幸福。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他的老婆是他的学生,为他的才华所倾倒,毕业后嫁给了他。当然,这里并不涉及不伦恋的敏感话题,因为以前条件有限,老师工作比较早,而学生上学又稍晚。他有一个学霸女儿,在我们高二升高三时考上了湖南大学。他送女儿上学,但很快就回来了,回来就跟我们分享他在湖南大学以及周边大学的见闻,勉励我们力争上游,这对信息相对匮乏的我们而言,无疑是一扇窥见外部世界的窗户。多年以后,当我经过湖南大学行政楼,当我行走在岳麓书院,当我驻足在爱晚亭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他,当年的他是不是也在这些地方逗留拍照留念呢。
工作后,我在外地上班,回过母校一次,却并未遇见他。某一天,有同学发给我一张照片,是他们一家三口在电影院。他苍老了一些,可能快要退休了吧,但风采依旧。有机会,我一定要回去看看他,跟他讲讲我的工作,向他请教一些问题。
大学的老师几乎都很厉害,毕业后依旧可以在各种媒体上看见他们的消息。戴建业老师幽默机智的教学风格,亲切率真的人格魅力,不仅深受华中师大学子的热捧,还被广大网民尊称为“国民教授”,被全国青年学子称为“别人家的老师”。在学校读书时,他就是一位极受欢迎的教授,四年时间多次尝试都没有选到他的课,好在蹭过几回课,也没太大遗憾。在我们毕业后,借助短视频平台,他又爆火。虽有人非议过他,但终究爱他的人要多得多。谭邦和老师每年对高考作文的解读,我是必看的,有内涵有深度,比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解读有用得多。张筱楠老师依旧有很多拥趸,在各个毕业生群里保持着一定的热度……每每看见他们的消息,我都感觉非常亲切,又非常自豪。
当然,最让人意难平的一位老师是刘渊老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官网曾在2016年4月刊发了刘渊老师的有关稿件。这篇名为《刘渊老师:责任推动我不断前行》的文章写道“二十年的教书生涯见证了刘渊是如何履行身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他喜欢自由随性的穿着,不上课的时候穿着T恤、短裤便可以出门,但是他却很注意在课堂上的穿着,即使夏天很热的天气他依然穿着衬衫、长裤,坚持從这种细节上体现出老师在课堂的主导性与师者的尊严”。老实说,在校读书时,我并未注意到这些,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永远挂着微笑的脸庞和有些沙哑的声音。他的认真也让我深受震撼,并不断自我勉励向他学习。犹记得一堂晚课,教室里座无虚席,PPT(幻灯片)上寥寥几字,他侧身站在靠门的位置,将古希腊神话娓娓道来。当他讲到泰坦神时,一口气念出来12个名字:六个男泰坦神克洛诺斯、欧申纳斯、许珀里翁、克利俄斯、科俄斯、伊阿珀托斯,六个女泰坦神泰西斯、忒亚、摩涅莫绪涅、福柏、瑞亚以及忒弥斯,然后细细讲述发生的事情,我惊得目瞪口呆。后来,我去学校图书馆借到了《古希腊神话与传说》等书,细读几日,却发现连神的名字都分不清,于是对他的佩服又多了几分。我想,这就是术业有专攻吧。工作后,我自己买了一本《希腊神话故事》,却依旧没有看完。不过刘渊老师认真做事的态度却深深地影响了我,为了给学生讲清楚人物的生平经历、奇闻逸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我常常会读完一本本书。为了讲明《沁园春·长沙》《将进酒》《登高》等诗的写作背景,我读完了毛泽东、李白、杜甫的传记,为了讲清楚课本中的节选小说《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复活》等,我也一一读完了原著。然而,记忆力的减退,彼此割裂的阅读,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愈加佩服刘渊老师。
不幸的是,刘渊老师不幸于2017年8月13日19时50分因突发急性呼吸心力衰竭、高原性肺水肿等经抢救无效去世,终年46岁。而差不多在这两个多月前,我的毕业论文答辩时,刘渊老师还为我仗义执言,笑着提醒其他老师注意这仅仅只是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没必要上升到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高度。当时我正在工作单位见习,抽空回去答辩,准备仓促,面对刘渊老师伸出的援助之手,我的感激之情无法言说。
得知噩耗的第一时间,同学群里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声,我保持沉默,因为我相信应该没有人会恶毒到对这样一位老师编造去世谣言。消息确认后,群里是刷屏的痛悼话语,我也随大溜,但终究言不及义,无法表达内心的真情。网络上也有很多悼念他的文章,我差不多都看过,保留了一首他的同事兼兄弟写的诗:“西北沙漠起烟尘,东南雾气蒙眼睛。学人皆说大编辑,识者同称好先生。忍辱负重孺子牛,热心快肠云中君。奈何桥上步慢慢,桂子山间雨纷纷!”甚为中肯,读之伤神。
大学毕业后,我多次孤身一人回到华师校园,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走一走,看一看,期待与某一位老师重逢。然而,因为同是教师的缘故,节假日很难碰到他们,不过并无遗憾。毕竟,大学是一种难忘的经历,接触到的人,学到的知识,锻炼的能力,能够让自己受益,就已经足够了。2020年、2023年,我两次回到华师参加高考阅卷,见到了满头银发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师,不忍打扰。每一次回归,都是一次心灵的慰藉,都能获得不断前行的动力。
写到这里,我也觉察了自己的问题: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影响最深的老师已过世两人,我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面容,听不到他们的消息,实在痛心。其实影响过我的老师何止这些,只是无法一一诉诸笔端;而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活在我心里的老师,却不曾及时当面致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内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希望下一次重逢,我可以勇敢地走上前去,握住他们的手,表达自己的敬意与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