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澍
魏源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海国图志》的作者,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魏源对外国侵略义愤填膺,同时他的世界观也受到极大冲击。此后他与林则徐往来密切,并亲自参与了抗英斗争。道光二十四年,他依据林则徐所辑的《四洲志》,编著成《海国图志》一书,向中国人详细且系统地介绍了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并于该书《筹海篇》中提出了自己对于如何处理对外事务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一瞥鸦片战争对他,对中国的知识分子乃至对整个中国产生的冲击。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在本书的原叙中,魏源开宗明义,说明了自己的写作目的:学习西方之技术以对抗西方。接下来,本文按照《筹海篇》的顺序逐一论述其观点。
以地利制夷—议守上
本篇开头,作者批驳了朝中议防堵者“御诸外洋”的激进观点,针对外国人的舰艇巨大、大炮难以击沉,船桅上有士兵瞭望、火船无法靠近,中国海岸线过长、难以防其闯突以及外国船只机动性远超中国船只四大难点,以安南的两次胜利为例,指出制胜的要点在于诱敌深入,设伏破敌。
之后,魏源进一步强调诱敌深入并非纵贼入庭,并针对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天津等地的具体防御方案,以及钱塘江、扬子江的特殊情况,军用物资的调度、沉舟以及火攻战术的使用做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接下来,魏源又通过分析水战战术、火炮机动性、命中率等要素,进一步凸显了诱敌深入的重要性,并重点批驳了“夷人陆战不可敌”的观点,同时指出了浙江定海沦陷的重要原因是:守军疲惫,英军乘虚而入。
最后,魏源引用诸多战役为例,强调了实施战术的两大要点:军队纪律与战术多变,即“正”与“奇”。
本篇中,魏源把握英国人强于海战、弱于陆战的特点,论证了实施诱敌深入、出奇制胜战术的重要性,并将其要点归结为“正”与“奇”两点。从对于英军海上优势的强调,不难发现,魏源对于侵略者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并以此批驳了朝中诸如御诸外洋、迷信札船与重炮的错误观点,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磨砺刀刃—议守下
魏源在开篇先是详细描述了各省防御英军时的调兵行动及其造成的混乱后果,并一一反驳了“本省不皆精锐”“一省兵力不足以抵御”等错误观点,进而提出各省应当训练精兵的主张。
在指出调度外省之兵系舍长用短、耗费财力之后,魏源指出,调兵的要点在于质量而非数量,以及招募土著具有服水土、熟道路、顾身家三大优势。再以英军进犯厦门时屡次调兵导致士气低迷,三元里抗英士气高涨,说明闽、粤两地民风彪悍,适合招募水勇的特点。
接下来,魏源又以雍正招募技勇、伊犁将军选罪犯为死士等为例,说明动员民间力量的重要性。又提出各省应当训练精兵、向本地富商收税并实行票盐制度以获取军饷、合理建设军事设施即“炮台不在多而在固”的建议,进一步详细描绘了他的军改蓝图。
从面对英国人的炮弹一触即溃的士兵中,魏源目光如炬,发现了中国国防系统中存在的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面对强大的敌人,魏源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概括为各省招募本地兵勇,从各省的财政税收中获取军饷,同时训练精兵,合理建设军事设施,提高军饷的使用效率。这一设想打破了原本的绿营兵制,预示了日后湘军等地方团练的崛起。
夷敌夷“友”—议战
在《筹海篇》中,魏源还提出了对于中国未来对抗外部势力的设想—以夷攻夷。他在一一介绍了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与所忌惮的清朝属国后,开始梳理几个国家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两大借助西方国家矛盾的方法:一为与俄罗斯和廓尔喀合作,进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二为与法国和美国合作,在海洋上制约英国。
之后,魏源指出应当翻译外国书籍、了解外国的事情,并痛陈先前失去与廓尔喀以及法国、美国建立合作关系的机会,对外国势力的不熟悉所造成的损失,并以汉用西域攻匈奴、唐用吐蕃攻印度等事例,加强了自己论点的说服力。
与此同时,魏源也强调了加强自身武备的重要性。在介绍了南印度各国殖民地中设立的造船厂与军工厂后,他提出应当建立造船厂与火器局,聘用法国、美国的技术人员,让工匠学习先进装备制造,训练精兵使用新式武器,并详细列明了所需的人力、物力。
在介绍了推广这一章程的六大优势之后,魏源指出中国并不缺乏军事现代化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反驳了“只需购买,无需设厂”的陈腐观点,指出军事科技的提升可以转化为商业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甚至提出了“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的观点。
在以驻扎在澳门的葡萄牙水兵为例,进一步论证了自己“精兵路线”的合理性后,魏源继续说明了战场上力、技、主、客、攻、守等因素的关系,以及对于民间办厂制造船只与火器的态度。
魏源在本篇的结尾处指出,英国对于中国市场的渴求必将使战争再次爆发,而自主掌握的军械制造技术将使中国在战场上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概括而言,魏源在本篇中提出了两种主动出击以制约英国的方法:一是联合英国的竞争对手,二是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前者体现了中国人放下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心态,开始主动了解外国,并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而后者则破除了将外国先进科技视为“奇技淫巧”的保守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瞥见未来“洋务运动”的曙光。
白銀的方向—议款
在表达了对鸦片输入造成中国财富外流的愤慨后,魏源对中英间的贸易活动作了分析。在指出中英间的茶叶、湖丝与鸦片贸易是自古未有之事后,他计算得出若无鸦片的影响,海外贸易将会为中国带来巨大的收入。随后,又指出西方对于中国茶叶的需求十分巨大,从而中国当时所有的洋钱都是鸦片泛滥前输入的。
之后,魏源介绍了一家英国公司的历史及其解散前在中国的活动,再一次论证了掌握外国信息的重要性。
接着,魏源批驳了将英军入侵归结为禁烟的后果的观点,指出英军入侵的真正原因在于贸易禁令。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后,魏源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以免除洋米进口关税为代价,让英国停止向中国出口鸦片,并鼓励其他货物的贸易。
随后,魏源又以荷兰通过斡旋令俄罗斯放弃向黑龙江扩张、鸦片战争前美国试图调停战争等为例,强调了以夷款夷的重要性。
最后,魏源强调在内禁鸦片方面,要实施严刑峻法,消除贩卖与吸食鸦片的影响。
不难看出,魏源已经发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萌芽。鸦片贸易无疑为大英帝国的王座砌上了一块银砖,然而比起贩卖鸦片,英国对于中国市场的渴求明显更为强烈,这一现象引起了魏源的关注。不过,消除粮食关税以谋求英国放弃鸦片输出的想法未免过于幼稚—当英国发现东方的巨龙不过是一条病恹恹的长蛇时,中国将会面临更加恐怖的命运—沦为资本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
鸦片战争绝非中原子民第一次面对外来民族的侵略:匈奴、契丹、突厥……无数个名字如同走马灯一般出现在史书上,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挥向朝堂庙宇的马刀最终总是化为嵌入土地的锄头。在稳定的农耕文明的诱惑下,游牧民族纷纷情愿或不情愿地下马躬耕,成为小农经济的一部分。
然而,来自海上的欧洲人送来了另一个世界的邀请函—资本主义的开拓者绕过奥斯曼帝国的封锁,叩响了神秘东方的大门。终于,在1840年,无数航船来往的量变最终引发了质变—以贱买贵卖的名义,为禁止鸦片而紧闭的城门被火炮轰碎,《南京条约》落笔之后,连同领土主权、关税主权一道失去的,还有中国有识之士对“天朝上国”的幻想。
这是外国列强对中国的野蛮入侵。1840年鸦片战争,也由此成为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水岭。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降临到中华民族头顶的时候,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就成为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两大历史任务。
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碰撞,是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曾经站在文明之巅的,现在却不得不平视甚至仰视对方。“落后挨打”的教训,迫使曾经夜郎自大的中国人开始思考:怎么赶上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