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
北京房山,跑出一家电池独角兽。
11月中旬以来,因蔚来巨亏,李斌忙于裁员,降本增效。其实,他和蔚来投的产业链企业,有些发展迅猛,其中之一便是总部在房山的卫蓝新能源。
卫蓝的股东阵容豪华,小米、华为、IDG资本等均有入局。年中完成第9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超150亿元。
这家低调的固态电池公司,背后的掌舵者是三位博士:陈立泉、俞会根和李泓。
陈立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个著名的学生,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俞会根是原北汽新能源总工;李泓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
作为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53岁的李泓,露面更多。
据他透露,卫蓝最早将于2025年上市,届时希望公司营收达到100亿元。
固态电池是指,将动力电池中的电解液变为固体电解质,其更安全、续航时间更长。
今年,固态电池“上车”加速,开始量产应用。
卫蓝的合作方,是其投资人之一蔚来汽车。蔚来相关公司持有约15%的卫蓝股份,超过创始人之一的俞会根,为最大股东。
6月,在浙江湖州基地,公司宣布,360Wh/kg锂电池电芯已交付给蔚来汽车。卫蓝向对方提交质保承诺书,双方签署了年度订单。
按照早前计划,卫蓝应在上半年,提供150kWh半固态电池包,用在蔚来ET7改款车型上,续航将达到1000公里。
固态电池“上车”难,主要原因是成本昂贵、测试周期长。
“150度(kWh)电池包的成本很高,相当于一辆ET5的整车价格(约30万元)。”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曾解释。
“未来5~10年内,固态电池成本难以降到液态电池水平;成本稍微可控的半固态电池,也主要面向高端车型。”有业内人士告诉《21CBR》记者。
基于此,李泓称,卫蓝只能瞄准豪华车。
蔚来之外,为了加速“上车”,卫蓝也在开拓更多新客户。李泓表示,公司的技术已吸引了大众、福特、奔驰、吉利、小米等车企。其中,吉利和小米,均为卫蓝的股东。
公司正在积极扩大产能,7月,其湖州电池基地二期开工,投资109亿元,年产能20GWh。
以一台新能源汽车配备一块100kWh电池计算,理想状态下,该生产基地的产能可供应20万辆车。
卫蓝的创始人团队,技术积累深厚。
早在1976年,陈立泉就开始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做固态电池的相关研究,有近50年的行业经验。
俞会根,是该研究所研究生导师,曾任北汽新能源总工程师,有技术也有企业运营经验。
李泓本人,也是一位学者型创业者,兼任中科院博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等领域,合作发表了SCI论文380篇,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
2016年,三人共同发起创办卫蓝新能源,重点开发混合固液和全固态电池,提出原位固态化的解决方案。
“将固态电解质带入液态电池的电芯中,可兼容现有工艺、现有装备、现有材料,容易量产,具备更低的成本。”李泓曾解释。换句话说,该方案可以加速量产。
動力电池赛道,竞争激烈。李泓预估,即便到2025年,卫蓝的市场份额可能也会低于1%。
其团队还在扩展储能、无人机等应用场景。
10月下旬,卫蓝与三峡集团共同研制的“固态电池储能系统”,进入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实现了首次储能示范应用。
李泓在演讲中表示,在储能领域,公司瞄准12种场景,包括工业级储能、户外移动储能、户用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绿色建筑数据中心等方面。
在山东淄博,其正联合产业链上的企业,加速技术落地。
去年2月,卫蓝在齐鲁储能谷的100GWh固态锂电池项目开工,总投资4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2亿元,年产能20GWh。
离此地8公里外的蓝固新能源基地,生产固态电解质原材料。卫蓝拿到物料后,着手生产锂电池电芯,最后交给储能企业海博思创,形成终端产品。
卫蓝与蓝固,关系匪浅,师出同门,核心技术均来自中科院物理所。卫蓝还是蓝固的股东之一。
海博思创与卫蓝也建有合资公司。
卫蓝进入的新型储能赛道,正处在风口。据预测,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到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在加快布局。
除了储能,该公司还在无人机、3C消费等领域,推出相应电池产品。其中,卫蓝生产的无人机电池包,已实现批量交付。
这意味着,在消费电子市场,卫蓝的半固态电池产品已被企业接受。
从实验室到产品,新技术的落地并不容易。
“最难的地方,还是怎么把实验室的产品做到工程化,特别是在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开发方面,以及在这些过程中还需要引进一些资源、资本、资金,还有跟客户长期的交流和互动。”李泓称,技术产业化过程,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团队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直面困难。若有生产问题,他们就寻求企业的帮助,有资金问题就和政府洽谈合作。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半固态电池落地加速,未来三年将会有大量车企批量装车相关产品。
李泓乐观估计,到2025年公司将实现百亿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