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工程项目稳定有序地开展是项目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是现阶段十分有效的管理模式之一。通信工程项目具有地域性和时限性,并存在较多干扰因素。目前,通信工程管理中采用的主要项目管理模式有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传统三角项目管理模式等。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具有管理模式丰富,管理能力强、基于合同效力,品质可控、管理层级变少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PMC承包公司并签订合同。
关键词:项目管理模式;通信工程管理;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通信技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通信工程也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工程,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1]。随着5G技术的发展,三大运营商对通信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增大。这使得现阶段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与规模不断壮大。但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难度较高,对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较高,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干扰因素。当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时,极易导致工程建设问题的产生,不利于提高通信工程建设品质,也降低了施工的安全性。另外,从当前我国通信工程采用的项目管理模式来看,明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通信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2]。PMC项目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国外较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实践证明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为了推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稳定运行,应高度重视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通信工程管理中的主要项目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将PMC项目管理模式应用到通信工程管理中的途径。希望能为提高我国通信工程建设的品质提供帮助。
一、通信工程项目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主要特征
通信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影响全国的烦琐、系统性建设工程[3]。为了确保能够提供充足的通信容量,通信工程项目一般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具有地域性特征。在进行通信工程建设时,往往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我国各个区域对通信网络的需求各不相同,例如在许多大城市,人口密集程度高,对通信网络的需求量较大;而在我国农村以及偏远地区,对通信网络的要求较低,不追求较高的网络质量。此外,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征,通信工程建设也存在较大差别,如基站数量、光纤长度等不同。第二,具有时限性特征。例如我国在全面推广4G网络时,提出要针对部分启动项目更换相应的光纤,这就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通信工程建设。第三,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在实际进行通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干扰因素。例如,一些城市在进行基站建设时,通常需要借用民用建筑,而居住人员会担心辐射对自身及家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从而阻碍施工。另外,在偏远地区,尤其是高海拔的山区,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并且与当地居民语言沟通不畅,也会对通信工程施工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二)发展趋势
结合近几年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通信工程项目发展表现出以下几种趋势。
第一,建设难度降低,种类更加多样。首先,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进一步提高,也能够更好理解通信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普通民众对项目建设的干扰情况将明显减少。其次,在进行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时,可以借助以往建设完成的通信工程项目,进行设施的更新与技术的优化,因此通信工程建设的难度会逐步降低。最后,通信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将导致不同领域对通信工程的需求出现明显的区别,使得今后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的类型更加多样化[4]。
第二,项目建设时间缩短。当下通信技术工程与互联网更新速度非常快,通信工程必须尽快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以缩短通信项目建设的时间。
第三,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要求变高。当下通信工程技术创新发展速度逐步加快,项目种类更加多样,社会经济已经离不开通信工程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通信工程具有较高的建设品质和较短的建设周期,因此需要采用适宜的管理模式。
二、通信工程管理中主要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一)IPMT管理模式
IPMT是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的简称,即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是承包管理模式中的一种[5]。如图1所示,该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投资方与管理企业共同参与完成相应的工作,即一体化工作。现阶段一体化重点表示为目标一体化、流程一体化和机构与人员分配一体化。
将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应用到通信工程管理中时,主要拥有以下几方面优势。首先,可以有效缩减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成本,同时投资方可以运用较少的精力达到项目建设目标。此外,还有助于实现对项目建设过程的调控,充分发挥企业已有资源优势进行管理与控制,既可以缩减工程施工周期,同时也可以很好地缩减公司建设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其次,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投资方可以直接与承包单位进行交流,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与效果。此外,该管理模式还有助于各方主体互惠共赢。最后,许多项目管理工作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进一步发挥管理企业中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增强投资方对管理企业的信任程度,保证工程项目稳定有序进行[6]。
然而,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該管理模式当中,投资方拥有较大的权力,极易造成管理队伍中的权益分配不合理。其次,当投资方与承包单位之间意见不一致时,会导致项目施工受阻,不利于通信工程项目的正常稳定开展。最后,投资方与承包单位之间保持较高的交流频率,反复的信息交互易造成信息与命令失真。
(二)传统三角项目管理模式
在我国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中,传统三角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涵盖了建设企业、项目承包商以及监理单位三个主体。如图2所示,该管理模式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三方之间的相互监督,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通信工程建设的品质[7]。
然而,随着通信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建设项目种类的增多,传统三角项目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设企业难以全面掌握建设项目的各个流程,从而难以从宏观战略层面对通信工程项目进行全局把控,可能导致项目建设方向的偏移。其次,监理单位管理范围广泛,重点在施工品质上,但无法对通信工程项目进行整体掌控,导致易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最后,传统三角项目管理模式涉及的管理主体较多,无形中降低了项目管理效率。
三、现代新型项目管理模式-PMC模式
PMC即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的简称,该管理模式也被称之为项目管理承包模式,通常是由投资者基于投标或其他行之有效的方式将项目承包给技术水平与信誉度都较高的管理公司,并由其行使项目管理与承包的责任[8]。现阶段,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主要涵盖了定义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行阶段这三个承包阶段,如图3所示。
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项目管理公司依照合同要求开展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第一,管理模式丰富多样,管理能力强。投资方自身不参与管理活动,所有的管理事务均由管理公司负责。由于选择的项目管理公司通常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信誉度,因此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管理单位的效率较高,管理模式也较为丰富,同時管理能力也较强。
第二,基于合同效力,品质可控。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有合同的约束,而合同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可。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内容都会被追究相关责任,因此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有助于提高对通信工程品质的控制。
第三,管理层级减少。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由管理公司负责。这有效地缩减了管理队伍规模,进一步精简了管理机构,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效果[9]。
四、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在实际通信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将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应用到通信工程管理当中,可借鉴相关行业的实战经验,确保通信工程项目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在实际应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投资方与管理公司签署通信工程项目合同时,可以通过在合同基础上附加补充合约的方式,要求管理公司在限定的建设资金中完成项目建设,从而为投资方节省一定的资金。投资方可在补充合约中明确奖励金额,并通过此奖励表达对管理公司的认可。管理公司获得投资方的奖励后,可将其引入公司简介,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为公司的长久稳定发展提供帮助。受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管理公司会全力以赴,努力提高工程建设品质,并在实现通信工程项目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减建设成本,为投资方节省更多资金。
第二,在合同签订时,投资方应详细阐述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验收时间和验收标准等。由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管理公司为提高品牌影响力,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将更加精简与高效,确保通信工程建设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尽管将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应用于通信工程管理具有较大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落实项目管理承包模式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承包公司至关重要。由于我国尚未完善诚信体系,在选择承包公司时需深入调研并仔细筛选。要预留充足的选择时间,切勿急于求成盲目选择项目管理承包公司。即便投资方与管理公司签署正式合同并受到法律保护,也可能导致大量时间资源的浪费,并产生额外的律师费用和人工费用等支出。其次,合同是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核心。在签署合同时,建议寻求专业律师团队的协助。国家政策往往在一年或若干年内发生变化,因此在采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时,合同必须由专业人员仔细阅读与分析后签署,以确保合同内容准确无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通信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残酷,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长久稳定发展,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通信公司应积极学习各种项目管理理论,严格规范自身行为,逐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稳定发展,推动我国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曾翀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参 考 文 献
[1]王欣.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加监理模式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09):54-55.
[2]王继刚.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关键路径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1):10-11.
[3]孙凤海.项目管理关键路径法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9(23):33-34.
[4]张纯洁.通信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的组织管理模式探析[J].通讯世界,2019,26(06):75-76.
[5]侯建华.试论项目管理方法在移动通信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12):35-36.
[6]王超.关于通信工程项目一体化监理组织管理模式的分析[J].数码设计,2018,7(01):189-190.
[7]郑涛.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种经典模式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2(12):119-121.
[8]顾丁烽.监理模式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01):7-8.
[9]李吉荣.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加监理模式的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06):26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