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杨群
摘要:当前,基于现代化技术构建的智能管理平台成为重点。在智能化管理平台的支持下,消防工程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互联网+智慧消防”带来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互联网+智慧消防”促进消防工程管理机制创新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三点建议,以充分发挥优势,助推我国消防工程管理实现持续化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消防;消防工程管理;创新发展;建议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智慧消防的概念被普遍认可。在先进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综合运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并且在各试点城市的实践验证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的智慧消防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仍然有待完善。近年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智慧消防建设提供了支持,进一步促进了系统的优化,整合了核心系统的功能,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自动化收集、整理、分析和存储等操作。与此同时,智慧消防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与智慧城市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智慧消防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由于消防安全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焦点,因此,基于智慧消防的优势,推动消防工程管理的创新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二、智慧消防的优势
自智慧消防建设以来,消防工程领域的信息传递效率、消防设施管理水平、资源共享效率、执法力度和管理效果以及救援能力等方面得到了优化改善。智慧消防的智能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火灾险情防控、日常管理、现场救援作战、现场或远程指挥四个方面。这四方面内容为消防工程管理的创新提供了便利。
(一)智能防控方面
在智慧消防建设过程中,“互聯网+”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了各种尖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作为基本框架,以支持整个系统的运行。这些先进技术赋予了智慧消防系统较强的识别能力和感知能力。一旦发生火灾险情,识别设备和感知设备将发出响应并收集异常信息,再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当部分数据超出预设的危险值范围时,系统将立即做出响应,将相关信息传输到总控端和用户终端,以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并迅速发布险情预警,有效控制火灾情况。其中,烟雾报警器是最常见的设备之一,当室内烟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报警器会自动响应,并向物业终端发布警报信息,使物业人员能够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前往现场进行实地查看。[1]。
(二)智能管理方面
在传统的消防工程管理过程中,往往依赖人力来完成各项任务,例如,消防设备的维修检查和维护工作都需要人员负责。这种模式不仅耗费时间和人力,还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人的主观性使得工作中可能出现间歇性的偷懒行为,甚至存在侥幸心理。监管机制的漏洞和风险管控机制不完善也容易增加安全风险,引发消防隐患。而随着“互联网+”和智慧消防等技术的应用,智能管理平台成为热门趋势。通过传感器、高清摄像头、识别系统等构建全覆盖的监控网络,可以在一些局部工作领域取代人工操作,例如设备检测和维护工作。使用摄像头进行无人化管理可以避免主观失误和人为懈怠问题,全天候监控消防体系,一旦发生火灾,系统立即启动,利用物联网、红外线感知和高清摄像头等设备收集信息,为后续救援工作提供参考。智慧消防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保障了消防安全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三)智能作战方面
智慧消防为消防工程管理提供更大便利。传统的消防工程由于技术水平较为低下,很难第一时间了解火灾现场具体情况,通常需要依靠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后采集信息,才能得出最优救援方案,这不仅耽误时间,还容易造成更大的安全风险。而在“互联网+智慧消防”应用后,智能化管理平台可以在救援队伍未到达现场之前收集现场信息,如位置信息、火情现场图片、建筑结构图等,并将这些信息整合传输到用户终端,以便救援人员三维化查阅。尤其是智慧消防的建设,使建筑物具备强抗干扰能力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在火灾发生有烟雾等影响的情况下,辅助消防人员查看险情,尽可能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从而提升救援能力,强化救援效率[2]。
(四)智能指挥方面
智能消防为消防工程管理提供了三维可视化界面。通过技术支撑和各模块的交互与共享,收集的信息数据可以通过平台整合、分析和挖掘形成直观的可视化图表。智慧消防平台已经实现了连接所有数据和系统的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技术支撑,可以将相关信息整合展示为动态化的景象,以便工作人员查看现场信息和远程指挥。即使指挥人员不在现场,也可以借助用户端获得现场资料和图像,并科学地分配人员、救援物资、车辆和设备,辅助救援人员就近取水,这对于提升救援效率和保证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三、智慧消防助力消防工程管理强化实际案例分析
结合某市区的体育场馆建设相关信息,更为详细地阐述智慧消防在消防工程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一)案例信息阐述
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智慧场所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某市的体育馆建设中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了智能化管理平台,以提升体育馆的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基于智慧消防建设的管理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慧消防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子项目,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从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优化,对传统的消防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优势。当前,体育馆内各种支持智慧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例如供水、供电、供气及照明等体系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同时,大力推动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构建信息库,分门别类收集体育馆的各项信息数据,并形成数据资源信息池,并且与相关部门系统构建互联互通渠道,确保双方能够及时交互相关信息。在此,着重阐述智慧消防建设的内容。
智慧消防的目的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技术等,形成区域性的火灾风险智能防控和应急救援渠道,进而大幅度提升该区域消防安全防护能力和公共安全水平。智慧消防建设过程中关注的内容包括场馆风险评估、任务管理、可视化展示和数字化预案,依托这四个方面实现体育馆整体消防安全管理、风险识别、评估、现场指挥等目标,最大限度地提升消防工程管理效率。在“互联网+”和智慧消防双重帮助下,构建的管理平台以体育馆的建筑特征为基础,精确识别现有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等位置,查清潜藏的危险源,进而构建支持远程操纵、自动化监测、自动收集信息数据的管理平台,全天候对体育馆内各处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同时,依托模型算法得出科学结论,对其中风险过高的区域提出整改意见,打造“风险识别、实施评估、整改反馈、改进优化、再次评估、再次改进”的螺旋式风险控制机制,真正落实体育馆消防安全全方位管控。此外,构建的消防工程管理平台还嵌入建筑物动态实时监测反馈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及数据信息超出预设标准值自动预警模块、突发事件反馈模块等,在“互联网+”指引下,实现自动化识别和预判反馈,从而有效提升体育馆消防安全防护等级,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3]。
(二)基于智慧消防的消防工程管理创新
结合上文案例, 在智慧消防影响下,消防工程管理模式得到了创新发展,智能化程度和先进化水平大幅度增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消防管理模式创新
在大数据等支持下,管理模式得到优化,依托高效的现代化技术,与火灾相关的信息数据实现自动化采集、整理、分析和存储,并借助智能系统实现可视化分析,使得各模块和各级终端可以高效、及时地收到相关信息数据,确保各项业务有序开展。同时,大数据技术为系统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在全面、完善的数据参考下,管理、风险防控、监测等得到有效保障[4]。此外,在多种现代化技术支持下,可以感知设备的响应次数,例如,烟雾报警器的响应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标准值,或者是否超过电路系统温度传感器的报警次数。依据不同感应系统的对比,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建筑工程内的火灾隐患,并基于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调整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工作重点,及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这对于提升消防安全防护、降低火灾风险有着积极作用。图2为当前在物联网和智慧消防、“互联网+”等技术支持下构建的一体化监控分布图,为消防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2.火灾隐患监督模式创新
随着研究的深入,物联网等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得到广泛应用,智慧消防功能也愈加完善,为我国消防工程管理的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万物互联”,现今的消防管理平台可以提前识别和预测火灾隐患,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同时,借助先进技术的支持,实现所有事物的自动化监控,包括火灾险情位置的定位、救援行动的追踪监控和消防设备的监控等。另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在智能化平台的助力下自定义相关选项,构建更贴合实际需求的模块。例如,可以针对监控区域的消防设备设定动态监控模块,在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辅助下,实现自由切换监控视角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最大限度地规避盲区,从而保证消防安全[5]。
四、发挥智慧消防优势,促进消防工程管理创新的建议
结合上文的分析讨论,基于当前创新发展情况,以下提出三点可行建议,以最大化地发挥智慧消防的 优势,助力消防工程管理创新。
(一)加强火灾预警自动化建设
第一,加强动态监控、防控建设。首先,建立更为完善的远程监控系统,并将系统接入工程消防管理平台之中,与数据库、可视化界面协调一致,确保远程监控系统收集、观测到的信息数据可以第一时间传输到管理中心,使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当前工作情况。其次,在重要的设施部件中安装传感终端机械设备,依托互联网实现设备状态全方位监测,并对重要的消防设施和易发生火灾区域进行重点防控,例如增设摄像头、增加传感器等,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防护能力。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打破技术壁垒,确保管理平台可以兼容由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系统,实现一体化平台管理。
第二,加强火灾风险监控评估。在推动技术、理论体系研发革新过程中,着重对火灾风险评估方面展开研究,借助大数据等实现数据科学收集、分析、处理和存储,并确保数据库和模型算法之间衔接得当。同时,依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可以有效预测建筑工程、工程周围区域存在的火灾风险和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影响[6]。
(二)推动灭火应急救援智能化建设
第一,构建更为完善的一体化综合急救救援平台。借助“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多平台、多部门整合,形成集公安、消防、水务、交通、卫生、医疗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性管理平台,整合所有消防应急救援力量,确保消防救援队伍、政府专职队、企业专职队、社区微型消防站、重点单位小型消防站等实现资源科学配置。当出现火情时,三者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救援链,并基于火情状况,自动科学化分配物资、设备和人员,将火场相关信息通过用户端传达到救援队伍人员手上,避免因信息传输不到位而干扰救援活动的展开[7]。
第二,建立全要素救灾模式。将文字、语音和视频三者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形成流畅的信息传输网,当火灾发生时,通过全区域的天网监控系统、单兵无线图传、智能手持终端等,实时传报火场信息,确保指挥人员三维立体地了解火场资料,从而得出最优救援方案。
第三,构建数字化预案库。将以往的火灾救援案例和经验形成完成的音频、文字資料库,在收集过程中,确保从接警出动到完成救援各环节均涉及在内,然后将其作为参考资料,通过模型算法实现救援全过程网络模拟再现,并依据智能化方案做出对比分析,通过以往救援活动得出经验教训,并将这些数据科学分类保存在数据库之中,为后续制定救援活动智能化方案提供借鉴。
(三)推动消防大数据云平台建设
在已有的消防工程管理平台系统基础上,引入智慧消防理念,并结合大数据、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构建更为智能的消防大数据云平台,实现动态仓库建设,并丰富现有管理平台功能,支持远程访问和信息交换,为普通大众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同时,基于人性化理念,不断丰富平台功能,革新支撑技术,升级系统,并嵌入新的功能模块。这对于提升消防安全和消防工程管理质量极为重要[8]。
五、结束语
消防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此背景下,智慧消防得到了重视,我国多个地区展开试点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智慧消防的持续化推进为我国消防工程管理创新发展提供了助力。借助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模式优化和系统升级,也为消防工程管理的创新提供了便利。基于智慧消防的思路,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自动化、智能化的消防工程管理平台具备了动态创新的优势,能够在强化消防安全防护能力、保证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
作者单位:王猛 杨群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
参 考 文 献
[1]徐俊.互联网助推智慧消防创新发展的措施研究[J].今日消防,2022,7(6):67-69.
[2]费建华.刍议建筑消防工程质量管理知识体系的构建[J].建设监理,2022,33(3):54-57.
[3]马砺,黄霄,李莉,等.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下的消防工程人才培养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13(51):9-12.
[4]王文超.浅探如何做好建筑消防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J].中国设备工程,2021,37(23):257-258.
[5]申绍庆.“智慧消防”精准助推消防工作的思考[J].今日消防,2020,5(8):10-11.
[6]高盛立.建设阶段消防工程的全过程监管——新《消防法》对建设阶段消防工程管理的影响[J].工程质量,2020,38(7):9-12.
[7]朱贺平.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智慧消防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20,32(10):52-53.
[8]路佳惠,王晓晨.加强消防工程管理建议[J].住宅产业,2019,16(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