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教育发展奠基

2023-12-29 09:51:27刘秀珍
甘肃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临夏县幼儿园学校

刘秀珍

短短几年时间,临夏县改变了过去“旧房破桌,娃娃们上学惆怅”的情况,绘就了一幅“教学大楼新崭崭、微机光标校校闪、室亮窗明花木鲜、制度规范管理严、教学质量连年攀”的生动画卷,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临夏县按照“普及学前、巩固小学、加强初中、突出高中、重视职教”的发展思路,构建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实行15年免费教育等措施,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了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以及经费投入增长的目标,呈现出学前教育全面普及、義务教育巩固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喜人局面,加快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的形成。

抓投入强保障办学实力显著提升

多年来,临夏县委县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把打造幸福教育新生态作为目标定位,在政策、财力、人力方面下大力气,有效缩小了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过去,临夏县尹集乡卡家滩小学是临夏县最偏远的一所小学。学校教室是一排老旧平房,教室里课桌椅比较破旧,教师在水泥黑板上书写……后来,青岛海军某部队投入资金升级改造卡家滩小学校舍,学校更名为临夏县尹集镇卡家滩海军希望小学,从2003年秋季学期开始,升级为六年制完全小学。2018年,通过“全面改薄”项目,建起15间新教室,配齐各种功能教室教学设备,学校的办学条件“更上一层楼”。

看到学校的变化,校长马世英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学校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在校学生有98名,教师有11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为100%,全校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在临夏县,像卡家滩海军希望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有200多所。近年来,临夏县将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作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头等大事,强化项目建设领导,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使全县的乡村学校“家底”厚了、“颜值”高了。

临夏县榆林乡榆林小学原校址办学条件较差,是典型的薄弱学校。借助“全面改薄”项目,该校搬迁至新校址,建成总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及附属设施,如今学校已成为村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近年来,临夏县按照“农村主抓薄弱改造项目建设,城镇主抓布局优化和大班额控制”的思路,依靠国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项目,积极争取和统筹财政资金、社会投资,持续加大教育项目建设力度,优化育人环境。目前,各中小学校设备配置均达到国家办学标准,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要求达到了标准化建设目标,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抓控辍重巩固学生“上得起学,上好学”

聚全县之力,开展动员劝返失辍学学生冲刺行动,整县实现“清零”目标,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全部入学,这是临夏县委县政府作出的承诺。

为了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临夏县委县政府积极部署,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建立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联控联保”机制。结合推进冲刺清零行动,落实县级领导包片、部门领导包乡镇等“八包八到位”措施,劝返失学辍学学生,并严格落实“一生一案”巩固措施,实现了全县适龄少年儿童“一个不少”的入学目标。

在这场聚全县之力打赢的控辍保学攻坚战中,不少生动感人的故事温暖人心。

临夏县掌子沟乡中光中心小学教师马玉兰是当时动员失辍学学生返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和乡村干部一起多次进村入户上门劝说学生家长,动员学生回归校园。小琪(化名)是马玉兰劝返的学生之一,她想上学,但父母却坚持让她辍学打工。为了让小琪早日回到学校,马玉兰多次到小琪家中做小琪父母的思想工作,最终,小琪如愿复学。

另一名马玉兰劝返的学生马洁说:“一年级下学期,爸爸妈妈去外地打工,把我留在家里照顾年老多病的奶奶,我因此辍学在家。当村干部叔叔阿姨和学校老师知道我辍学的情况后,多次打电话说服我的父母,常来家里看望我和奶奶,很快我又重新回到了学校。这四年来,学校给我提供书包、学习用品,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下,我能安心读书,很幸福。”

“马洁是我们学校五年级学生,是我们曾动员劝返的失辍学学生之一,返校以来,她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令人欣慰。”掌子沟乡中光中心小学五年级班主任赵鹏说。

为了消除学生上学的后顾之忧,临夏县在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政策的基础上,全方位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建立完善了“应助尽助”的资助体系,实现了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为学生“上得起学,上好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资助保障。

强师资重培训队伍建设充满活力

自2021年以来,临夏县积极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开展校长、教师项目培训,选派教师赴厦门海沧附属学校跟岗学习,举办了中考、高考备考研讨会、中小学微课大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质课评选活动,并利用县教育局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展中小学中层领导同步课堂和网上巡课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临夏县把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健全完善校长管理、教师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体系,落实提高教学质量十二条措施,实现了教育管理向网格化、精细化迈进的重大突破。

临夏县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积极争取教师招聘录用、培训交流等方面政策支持,建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和交流轮岗机制,推动年轻的高学历教育人才向偏远山区学校流动。组织开展教学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实行“推门听课”“随机督导”,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城乡学校提供了高质量师资。

创特色重就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长期以来,临夏县委县政府在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扩大职校招生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针对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中职毕业生学历低、就业门路窄、县域职校招生难度大等现状,积极帮助县职业技术学校与省内高职院校和用工企业密切联系,采取“2+3”联合办学模式,与甘肃工业职业学院、甘肃建筑职业学院等12所高职院校签订“2+3”联合办学协议,为实现中职生的求学梦开辟了便捷通道。具体来说,“2+3”联合办学模式即学生在县职业学校完成2年中职专业学习后,按照学生自愿原则,与相应专业的高职院校签订升学协议,通过转段升学考试、面试等,升学到高职院校继续接受后3年的高等职业技术专业教育。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该县初中畢业生就读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积极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连续两年出现了职校生源猛增的现象。

在开设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高铁乘务、光伏发电、3D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导游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和旅游管理等10个市场热门专业的基础上,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与甘肃恒工工程检测公司等3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签订了定向培养就业协议。

“实施‘2+3联合办学模式、定向培养‘2+1(2年学习+1年实习)定向就业模式以来,职校生源大增,职校办学规模扩大。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县职校办学条件,使更多学生圆梦。”临夏县教育局职成股股长炭举国说。

提起“2+3”联合办学模式,现就读于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的学生江翠娟说:“2018年,我从韩集初中毕业,就读于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2020年,通过转段升学考试,考入了平凉职业学院,现在读大二。我很幸运,家人们也非常高兴,我会更加勤奋刻苦学习,再取得本科学历。”

“我是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汽修专业毕业生,毕业实习一年后,我和同校毕业的吕俊伟联合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型汽修店,现在我们每人每月能稳定拿到1万元到1.5万元的工资,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职校毕业生吴家辉说。

抓保障重启蒙学前教育全面普及

“过去,全乡都没有幼儿园。现在,我们漠泥沟这么偏远的地方也有了幼儿园,娃娃们上幼儿园还免费,离家也非常近,接送方便。”临夏县漠泥沟乡中心幼儿园大班幼儿马恩泽的家长马哈三高兴地说。

近年来,临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普及三年学前教育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总体规划、先点后面、样板引领、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幼儿园建设思路,新建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实现了全县3至6岁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的目标,县、乡、村幼儿园建设实现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临夏县采取换岗抽调、临时聘用、考录聘任、加强培训等方式,积极整合、补充优质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从2014年开始,全面实行保育保教费免费制度,按照每生每学期500元的补助标准,给各幼儿园及时足额拨付公用经费,保障了全县幼儿园正常运转。

“我们漠泥沟乡中心幼儿园现在有幼儿156名、教师6名,入园率达到100%。随着办园质量不断提高,广大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学前教育,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办好幼儿园的决心,也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创建省州一类标准化幼儿园的信心。”临夏县漠泥沟乡中心幼儿园园长马玉梅说。

抓网络享资源智慧教育云平台全覆盖

“自我们学区从去年10月底建成智慧教育云平台‘4+1模式数字校园以来,整个学区12所小学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目标,为学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你看,这是老师们通过临夏县智慧教育云平台下载的教学资源、制作的课件、编写的教案、录制的优质课、网络培训结业证……”临夏县漫路学区校长唐胜军高兴地说。

随着总投资1.29亿元的智慧教育云平台投入使用,标志着临夏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如期实现,开辟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通道。

据了解,临夏县智慧教育云平台包括临夏县教育智慧云平台、县级管理及指挥中心、“4+1”模式数字校园等内容。自该平台投用以来,实现了信息化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校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实现了临夏县教育信息1.0和优质资源班班通,保障了集远程巡课、同步课堂、远程培训、平安校园以及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等为一体的“4+1”校园数字化模式的实施,为该县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开辟了重要路径。

在此基础上,县教育局还通过远程视频方式,检查校园安全、班级卫生、重大活动开展、食堂食品加工、营养餐发放等工作,县级使用率达100%,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全县教学质量和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全县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班级“班班通”覆盖率达100%,网络接通率达100%,中学和中心小学利用网络资源上课已全面普及,为全面推进未来教育、幸福教育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抓特色推“双减”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临夏县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切入点,按照“统一部署、长远规划、先点后面、样板引领、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校园特色化建设思路,有12所中小学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足球特色校园,3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冰雪、篮球等特色校园,7所学校被评为甘肃省快乐校园,1所学校被评为甘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实现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建设成效显著。

尤其今年以来,相继开展了武术进校园、红歌进校园、书画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特色活动,打造了双城中心小学独轮车特技表演、土桥尹王中心小学手帕舞特技表演等校园特色名片。在第六届、第七届甘肃省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甘肃省青少年奥林匹克系列教育活动征文、绘画大赛中,获得了多项奖励。

不仅如此,临夏县把实施“双减”工作和“五项”管理作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切入点,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先后召开了“双减”工作推进会和课后服务工作安排会。采取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完善课后服务、建立学生评价机制、规范培训行为,进一步严格“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为内容的“五项管理”要求,极大地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韩集初级中学新集校区在“双减”政策落地后,立足实际情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双减”工作,在作业设计、教学质量提升、丰富社团活动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有效推进“双减”工作。开展合唱团、书法班、棋艺班、手工制作、读书分享会等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我平时喜欢阅读,在学校开展的课后延时服务中,我参加了课外阅读分享会,开阔了视野,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韩集初级中学新集校区九年级学生马小东说。

“自实施‘双减政策以来,我们学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校一案,合理安排下午课后延时服务,积极开展课后作业辅导,书法、围棋、篮球、武术、绘画、合唱等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双减政策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唐尕中心小学校长候占平说。

如今,在临夏县,学校已成为最美的风景。在校学生逐年增加,办学条件逐年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校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坚持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发展、抓未来的定位,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想方设法解决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统筹谋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继续加大保障力度,以抓铁有痕的工作精神,以新思路、新视角、远谋划、大手笔,全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实现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临夏县教育局局长李铁军如是说。

编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临夏县幼儿园学校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小布鞋大扶贫
民生周刊(2018年11期)2018-07-30 08:28:28
爱“上”幼儿园
临夏县冬小麦宽幅精准匀播最佳施肥技术研究
新农村(2017年20期)2017-09-28 11:32:15
浅谈临夏县玉米种植常见病防治
如何搞好临夏县天保工程二期中的森林管护
甘肃林业(2016年3期)2016-11-07 08:56:34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