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承
单元作文
文题呈现
《包身工》用文学笔法报道真实事件,其中的人物、事件、环境都是真实的,但又运用了较多的文学手法,如塑造形象、刻画细节、营造气氛等,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入阅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就作品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写一篇札记。
思路点拨
首先要明确何为“札记”。札记是指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心得或随笔、记事等文字,相当于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就本题而言,是就《包身工》所具有的“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进行写作,所以我们还要了解何为“新闻性”、何为“文学性”。这一点题目中的“用文学笔法报道真实事件,其中的人物、事件、环境都是真实的,但又运用了较多的文学手法,如塑造形象、刻画细节、营造气氛等,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提示。
新闻性是报告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其核心是真实准确,而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追求作者心理表现的艺术真实,同时报告文学的新闻性还要讲究时效,即满足广大读者心理上的迫切需要。
文学性是报告文学显著但不是本质的特点。报告文学往往多种表达方式共用、叙述和描写并重,在既不虚构又不夸张的前提下,对大量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也可以适当运用曲折的情节,并采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来反映社会上的人物和事件。
文题要求我们“深入阅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就作品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写一篇札记”,我们要思考:《包身工》一文的新闻性体现在哪里?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二者是如何统一的?但是不论怎样分析,一定要依据《包身工》这篇文章,需引用具体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
佳作一
于文字中听惊雷
萧棋文
那是一个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的黑暗帝国,暗夜的静寂、死水的腐臭,掩盖住一群人的屈辱,只剩下苦难、欺骗、伪饰。没有人性,更别提生活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打破帝国牢笼的竟然是一篇文章——《包身工》。作者夏衍以敏锐的洞察力、执着的毅力,用血淋淋的文字,掀起了夜幕中的惊雷。
《包身工》是作者亲自考察后写下的一篇极具新闻性的报告文学。在当时,人们很少知道世间还有这样一群人——包身工。文中是这样介绍她们的:她们出身贫苦之家,父母迫于生计,小小年纪就出来打工。带工的骗她们是去住洋房小楼,吃鱼肉荤腥,还能休息、赚大钱。可现实完全相反,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惊天的阴谋、人口拐卖的骗局——所谓包身工,吃的不比猪,居无良所,没有人权,和奴隶无异。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如果是虚构的也就罢了,可这都是真实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女孩真切的生活。一个个切实的数据,一个个典型的场景,将真实事件披露,震撼人心。
我读《包身工》时,心情是震悚又愤懑的。之所以如此沉痛,与这篇文章的文学性密不可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是指在忠实于真实的前提下,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细节、营造氛围等,以此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首先,得益于文章塑造的人物。文中说包身工在工头们眼中是“猪猡”“赚钱机器”“死娼妓”,轻蔑的称谓下流淌着的是冷漠的血。作者对“猪猡”们做了精彩的群体描写:她们汇成河流流入工厂,穿得肮脏,走得蹒跚,活得低贱,将真实场景如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激发出人们无限的愤慨。其中塑造了典型人物——芦柴棒。她“露骨”“瘦弱”,连名字也没有。她因为生病蜷缩着身体,却被鞭打驱赶,甚至被泼了一身刺骨的冷水。同时,作者刻画了一群残暴的剥削者形象:他们居高临下,肆意凌辱他人,充分展现了人性的恶。再者,得益于作者营造的压抑氛围,“这一晚,整屋子除了快要断气的呻吟一般的呼喊之外,再没有别的声音。屏着气,睁着眼,百千个奴隶在黑夜中叹息她们的命运”,将那种绝望之感深深烙印在读者心上。还有“慈祥”的老板、“懒虫”等反语,也让人深思。这就是作品文学性的魅力。
《包身工》将文学性和新闻性结合起来,为身处黑暗中的人们呐喊出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炸出了一道惊雷,让所有人得见黎明。
【四川绵阳东辰学校2021级(20)班】
点评
本文先总述了对《包身工》的一些感受,肯定了这篇文章的价值与意义;接着分别论述《包身工》的新闻性和文學性这两个特点,以包身工的真实存在点出了文章的新闻性;同时从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出发,指出文章所具有的文学性的特点,如形象的塑造、营造的氛围等;最后总结这两处特点,再次回扣题目,以“惊雷”来总结《包身工》这篇文章的意义。
佳作二
真实的新闻,动人的文学
冉 苒
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一片黑暗,劳动人民被剥削被压迫,不用提身心被无情地折磨,就连做人的尊严也被统治阶级置于脚下任意践踏。他们忍受着,无处发声。而《包身工》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的诞生,替受害者发出被压迫后的“有声的呻吟”。
《包身工》是一篇典型的报告文学,作者执文学笔法叙述真实的事件,使文章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两大特点。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是指所反映的人物、事件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真人真事。这个特点含在“报告”二字中。它意味着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创作,即它必须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如《包身工》这篇文章开篇就对包身工起床后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详细描述:“上午四点过一刻……”“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对时间、场景的交代无不体现了其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后对包身工这一制度进行了插叙,真实具体地介绍了这一制度形成的原因。
而“双线结构”“点面结合”等文学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表达具有深层的意蕴,提升了作品的可读性。比如以“芦柴棒”为典型人物去体现包身工群体遭遇的苦难生活,使得文章内容充实,增强了整体感。再比如用“红砖头”“红头鬼”等比喻来突出包身工工作环境的恶劣……《包身工》是一篇新闻报道,只是经过作者的文学加工,便使其更触动人心。
《包身工》这篇报告文学做到了新闻性与文学性的和谐统一。它将叙述与议论相结合,对包身工饱受摧残的真实原因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刻分析,做到了站在客观视角剖析问题。分点议论,每个论点提出后,以“芦柴棒”等主要人物串联情节,上下文结构照应。全文在刻画形象时,注意多角度切入,从动作、神态等再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处境。
新闻性在于其故事真实,文学性在于其故事动人。而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统一,旨在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彰显作者的写作目的。报告文学不同于一般新闻作品的零度写作,而是有作者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包身工》这文章的结尾就直抒胸臆,升华了主题,体现了作者的“良心”——观照时代、关心弱小、关注生命。
《包身工》里记述的苦难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民族的苦难史,是旧中国亿万农民、工人苦难家族史的一部分。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四川绵阳东辰学校2021级(14)班】
点评
作者先从时代背景出发理解《包身工》这一作品的价值,紧接着以具体文本为例,证明其具有的真实性,也就是新闻性的特点。关于作品的文学性,作者点出了一些具体的手法,例如点面结合、双线结构等,便于大家理解。最后从艺术感染力和主旨等维度阐述新闻性和文学性相统一的价值,肯定了作者的“良心”。作者还有深刻的时代担当,结尾号召大家把握当下,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