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第二校园建设,推动师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023-12-29 12:00赵志鸿赵宗国
教育家 2023年49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师范教育师范生

赵志鸿 赵宗国

实践基地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场所,是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优质师范教育基地是提高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想要建好优质中小学实践基地,发挥其在师范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我们科学认识优质中小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并在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中探索优质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方式。

第二校园:优质中小学实践基地的重新定位

当前,推动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须深刻认识建设优质中小学校实践基地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如果说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第一校园,肩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国家重任,那么,优质中小学校便是教师教育的第二校园,为师范生搭建教育实践平台,培养他们乐教、从教的硬实力。

历史之所承。中小学校参与师范教育具有普遍性,是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规律。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建附属学校,并将附属学校作为师范生实习、教育研究、教育实验基地,是师范教育的宝贵经验和有效做法。附属学校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对其进行业务指导,二者是“亲子关系”——高等师范院校为主体,统筹师范生教育;中小学校作为实践基地,为师范生见习、实习、研习提供场所。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传承发扬我国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优质中小学校实践基地建设,更好地发挥优质中小学校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时代之所需。党的二十大开启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新征程。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的使命,民族复兴需要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培养时代新人,需要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队伍。随着时代发展,师范教育规模越来越大,教师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高等师范院校及其附属学校不能完全满足教师教育的要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迫在眉睫。鉴于此,高等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建立了契约式的“伙伴关系”,一大批优质中小学校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基地,承担起师范生实践任务。教师教育第二校园的提出,是提升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举措。

问题之所困。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度重视师范生教育实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小学实践基地建设机制不健全,规模扩张快、质量提升慢,被动执行师范院校任务多、主动谋划少,过程管理不到位,基本规律研究少等,严重影响了教育实践质量。教育实践依然是师范教育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配中小学的需要。提出建设教师教育第二校园,就是针对师范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把中小学校作为延伸师范人才培养的链条和实现职前职后教育贯通的渠道,从而形成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切实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何以为能:第二校园内在属性分析

作为教师教育第二校园的优质中小学校,延伸和补充了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项功能,成为师范教育的校验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试验田、区域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助推器以及国家先进文化传承的新引擎。第二校园是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的升级版,其内在属性决定了优质中小学校作为教师教育第二校园的重要地位。

目标具有整体育人性。整体育人是教师教育的关键特性。第二校园作为师范生见习、实习、研习的实践主阵地,可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教研、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机会,培养师范生的育人本领,帮助其领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优质中小学校的实践导师作为师范生的引路人,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去影响师范生,不仅要做他们的“学问之师”,传授其“成事之才”;还要当他们的“人生之师”,涵养其“立世之德”。因此,整体育人是第二校园的目标指向。

关系具有协同共生性。协同共生性,是系统性的重要表现形式。高等师范院校第一校园与中小学校第二校园是相互依赖的共生体,高等师范院校可发挥办学优势,将师范院校附属学校、区域合作学校、资源服务学校、托管学校纳入第二校园建设,通过持续性、多样化的交流与合作,协同完成师范生培养目标。高等师范院校可在办学理念、办学资源、科学研究等方面赋能中小学校第二校园建设,第二校园的真实案例、经验成果又可反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科学研究。因此,协同共生成为第二校园的显著特征。

功能聚焦于实践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师范生教育实践需要以教育现场的学习及反思为基础。第二校园的教育实践致力于帮助师范生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师范生可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教育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反思,从而对所学理论予以验证和内化。因此,实践反思是第二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

底蕴彰显于教育研究。中小学校第二校园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概括凝练,指导师范生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反思、教育叙事,从而帮助他们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在浓郁的研究氛围中,树立师范生做研究型教师的意识,坚定研究教育的信念。因此,研究性是第二校园的鲜明特质。

机制创新:推进第二校园高质量建设的思路

当前,将优质中小学校纳入教师教育第二校园建设还面临一些问题:如教育实践目标不清、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指导力不强等。赋能第二校园建设,须破解难题、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其重点在于充分发挥多方优势、形成合力。

明确育人目标,丰富教育内容

标准任务指引机制。建立“教师教育实践”专业机构,其职能为:長期与大中小学进行广泛接触,掌握全面的教育实践信息,牵头聘请、组织相关专家研制标准、设定实践任务清单,优化实施流程,做好相关反馈评估。包括开发设计针对师范生、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教育实践指南》《教育实习手册》等,用基于专业标准的任务驱动方式指引师范生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实践。

实践阶梯递进机制。建立健全师范生贯通培养的教育实践体系,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确保实践教学前后衔接、阶梯递进。对师范生大学期间的教育实践可模块化实施,实践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及证书。例如:大一年级见习期,初步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初步形成职业发展规划意识;大二、大三年级实习期,对部分一线教育工作进行实操,对教育理论相关知识进行初步运用和反思,确定研习课题,增强从教能力;大四进入研习阶段,对基础教育学校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及学校运行工作进行深入实践,完成研习课题,具备从教能力。

教育资源供给机制。高等师范院校第一校园拥有大量的教育研究资源,可为师范生提供教育相关的课程、工具等资源,支持师范生教育实践。中小学校第二校园拥有大量鲜活典型的教育实践资源,如教学设计、课件、案例等。第一校园与第二校园应实现资源的双向供给,指导教师和师范生同为资源的建设者、分享者、受益者,从而提升教育实践质量。

融合育人力量,强化实践过程

学习共同体机制。基于共生的理念,着力建立三个共同体。一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和师范生的师生共同体,在师范生教育实践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通过驻校、巡视、线上交流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二是师范生共同体,师范生相互间平等地探讨问题、分享经验、反思教育教学,共同进步。三是高等师范院校理论导师与中小学校实践导师共同体,双方就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进行交流,以确保多方在合作中互助、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双向互动模式。创建“双师”制度,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师为理论导师与中小学校实践导师共同指导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践。创立“双进”培养模式,高等师范院校理论导师进入第二校园助力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试验;中小学校第二校园实践导师进入师范院校课堂,为师范生带来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一线案例,充实和丰盈师范生课堂。创设多样态的“双实践”教育情境,为师范生提供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不同层次学校教育实践资源,全方位培养师范生从教能力。

实践平台联动机制。构建师范生教育实践平台,建立教育实践“双选”通道,通过师范生与中小学校第二校园的双向选择,实现教育实践的人校匹配。与优质中小学校签订合作协议,跨学校组团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就业信息发布专栏,及时推送中小学招聘信息。教育实践信息在平台上流转,教育实践资源在平台上共享,就业指导信息在平台上发布,通过构建线上教育生态,实现多主体互联,为培养“四有”好老师提供服务。

规范组织管理,提升育人质量

培育与认证机制。建立并完善准入机制,坚持培育中认证、认证中培育。一要培育与认证第二校园,设定第二校园标准。第二校园由中小学校自主申报,专家从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学校管理等维度进行评定。在认证时遵循质量性、代表性、示范性原则,考虑城市与乡村、公办与民办、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示范性与普通学校等科学配置。二要培养与认证指导教师。培养方面,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需要重点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能力;认证方面,根据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进行评价,并为其颁发证书。培育与认证有利于在公平的基础上提升第二校园标准化建设水平。

评价激励机制。全面客观评价师范生教育实践,以指导教师评价为主,兼顾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综合运用课堂观察、学生访谈及教育实践档案分析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对优秀的师范生予以表彰奖励,促进师范生反思和改进。对表现优秀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完善指导教师的绩效奖励机制。地方政府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对中小学校第二校园进行评估。通过建立评价激励机制,调动多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组织保障机制。构建政府、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校第二校园、教师教育实践机构四位一体的教育实践组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领导,对第二校园予以政策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育实践的主导者,主要负责制定教育实践方案、开设相关课程等。中小学校第二校园则应履行教育实践指导的义务和重要责任。设立“教师教育实践”机构,机构由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践负责人、院校课程负责人、第二校园教育实践负责人组成,并由专业人员根据院校要求设计方案,提供教育实践、评估等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实践”机构的纽带作用,推动第二校园建设,形成开放、协同、联动的新格局。

综上,教师教育第二校园建设仍处于探索期,其概念、内涵、特点有待进一步厘清。在政策上仍需大力支持,如:由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相关政策,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师范院校建立教师教育实践机构;设立教育实践专项经费,加大对教育实践工作的经费投入,为承担师范生培養任务的中小学校第二校园提供经费支持,为承担实践任务的教师提供补助和津贴等。第二校园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持续优化体制机制,不断促进师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从而为实现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师范教育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师范教育“初等数论”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影像中的教育学——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与职前教师培养探究